其时,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各样的思想都传播到川南师范, 学生中思想十分活跃。有的学生将无政府主义等思潮作为新思 想而加以吸收。为了将学生们引导到马克思主义的轨道,恽代 英深入学生中,用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循循善诱地指导他们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他还利用教外文的机会,在学生中宣传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常把自已翻译和保存的马列经典著作秘密 地在进步师生中传阅。在他的组织下,川南师范不久便建立了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 团的组织,为在四川发展革命力量,建立党团组织播下了种子。 这年寒假,恽代英将教员六人、学生二十四人组织成讲演 团,徒步旅行川南隆昌、内江、自流井、富顺、南溪、宜宾等 县巡回讲演,“往返一月,行近二千余里,讲演二十余次,沿 途考察社会状况”。①每天清晨,恽代英背着行李走在队伍的 前面,虽然脚板起了血泡,但他总是精神振奋,经常哼起他所 喜欢的“梅花三弄”的曲子。他们每到一处,向广大民众进行 爱国宜传,传播革命思想。 一九二二年四月,恽代英担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他进一 步对学校进行改革,聘请一些具有新思想的教师到校,解聘了 一些顽固守旧的腐儒。他主张师生平等,组织学生参加校务委 员会,鲜明地提出“择师运动”、“经济公开”,打破了陈腐 的教育制度,使学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新四川通讯 社一篇报道所说的那样:“该校教师,大多是富有新思想之教 育家。教育制度上采用新学制,适合新教育原理,教材采用适 ①《四川会员近况,见《少年中国>第3卷第7期,1922年2月 1日
应新思潮之课程,校内组织采取委员制,委员会由学生与教职 员共同组织,凡事均由委员会决定。凡有束缚学生之思想、身 体的一切不良管理,必须打破。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对于校内 外秩序极端遵守。学暇时,常与教职员互相探讨关于学生之讨 论,教职员偶有错误,学生每而(面)斥其非,教职员不以为 迁,而学生每有意见,教职员亦竭诚容纳交付委员会。”① 川南师范的教育改革影响是很大的,在四川各学校中引起 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广泛的赞扬,但也遭到了守旧派的攻 击。 这年暑假,军阀赖心辉乘泸县杨森东下之机,女占了泸 县,任旅长张英(挺生)为永宁道尹。⑧泸县的反动势力勾结 张英,趁恽代英在上海为学校置办图书仪器之机,抢占了学校 地盘。他们造谣诬蔑恽代英:“他是外省人,挟重财远离泸 州,又值换防,一定不会再回来了。”张英借此撤了恽代英的 职,委任了新校长,撒换了进步的教师。 反动军阀的行动,激怒了川南师范的师生,他们举行了罢 课。九月一日,全校二百六十四名学生,又发出了“快邮代 电”,向全国揭露张英的罪行,强烈要求恢复学生自治的权 利,将新校长和私聘教员请出校外,由学生另行推举,坚决表 示:“非到目的,宁死不止。” 恽代英在上海办完公务,即给川南师范回电,告知不久将 返学校。全校师生接电欣喜万分。当他回到学校时,师生们含 ①转引自张至皋:《恽代英同志在泸州,见《社会科学研究 1980年第1期。 ②永宁道管辖川南25县,.道府在泸县。永宁道尹为永宁道的最高行 政官,相当于明清时的道台。 16
泪相迎。恽代英的返校戴穿了反动派的谎言,更鼓舞了学生们 的斗志。张英气急败坏将挥代英扣押起来。张英这一举动,使 得愤怒的师生将监狱团团围住,要求释放恽代英。张英见事态 严重,一方面被迫宣布撤掉新校长,由自己兼任,另一方面开 除罢课学生一百余人,并嘱省内各校不许收留被开除的学生。 这些学生到河北、江苏等省,到成都、重庆、合江、巴县等 地,揭发张英镇压学生运动的罪行。重庆、川东、巴县、成都 等地学校纷纷行动起来,声援川南师范学生的正义行动。泸县 二百余所学校也一致起来声援,一场“择师运动”波及全四川。 色厉内荏的张英,慑于革命学潮的威力,只好请求知名人 士吴子俊出面斡旋,并请他出任代理校长,以求缓和矛盾。同 时请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吴玉章和吴子俊出面,保释恽代 英。十一月八日,恽代英回校。 一九二三年初,恽代英辞去了川南师范学校的职务,应吴 玉章、王右木①的聘请,经重庆到成都,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 和西南公学任教,继续传播马克思主义。初夏,他离开了四 川。恽代英虽离川,但在他辛勤教育、帮助和影响下,张霁 帆②、余泽鸿@、曾润白④等一批革命战士迅速成长起来。他 ①王右木,四川江油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四川最早的马克思主义 传播者。时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务长。 @张霁帆,字询卓,四川宜宾人,川南师范第14班学生,由恽代英 介绍入团,后参加共产党。大革命时期,曾任共青团河南省委书 记,1936年8月在徐州被捕,后病死于南京款中。 ③余泽鸿,字世恩,笔名晓野、性因,四川长宁人,川南师范13班 学生,1925年人党。曾任党中央组织部秘书,中央秘书处秘书长 等职,1935年在四川江安县被敌杀害。 ④曾润白,四川泸县人,川南师范第15班学生,经恽代英介绍入 团,入党后曾任中共万县县委书记,1928年牺性。 17
们相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献出了宝 贵的生命。郭沫若后来回忆恽代英这段历史说,“代英在四川 泸县做过师范工作,四川的青年受他的影响的,因此也特别 多。.四川那样山坳里,远远跑到广东去投考黄埔军校的一 些青年,恐怕十个有九个是受了代英的鼓舞的吧?”① (五) 一九二三年夏,恽代英应邓中夏之约,来到了东海之滨的 上海,在党创办的上海大学执敦。八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恽代英出席并被选为中央执 行委员,负责团的宣传工作。 十月二十日,在邓中夏、恽代英的精心筹划下,团中央机 关刊物《中国背年》半月刊问世了。《中国青年》是广大青年 最喜爱读的革命刊物之一,发行量很快激增到三万册。它犹如 闪烁在中国夜空上的启明星,指引广大革·命青年前进的方 向。 恽代英是《中国背年》的主要编委之一。为了引导广大青 年走上革命道路,他呕心沥血,精心编辑,并亲自撰写文稿, 先后在该刊上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和四、五十封通讯,`用马克 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广大青年,帮助他们树立革命的人生观、正 确对待和处理理想、前途、学习、工作和婚姻恋爱等问题,在 广大革命青年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①郭沫若:《由人民英雄恽代英想到“人民英雄列传”,见《中 国青年1950年第38期。 18
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发表的文章,从中国的现状出 发,根据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和路线,用具体材料,从改治、 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揭露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军阀 相勾结,镇压中国革命,奴役中国人民的罪行,进一步宣传了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 恽代英在何谓国民革命》、《农村运动》等许多文章 里,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阐明了中国革命的 基本问题。他十分明确地指出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打倒帝国 主义与军阀的唯一可靠的力量”。①农民“是革命的大力 量”,中国革命“若不是能得着大多数农民的赞助,不容易有 力量而进于成功”。②小资产阶级有其革命的一面,但“每是 怯懦而自私的”®,只有依附于无产阶级才有出路,否则将坠 入反革命的泥淖。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无 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合作,必须保持警惕,要“善于应付”而 “不栖性自已的利益”。④大商买办阶级则“一定是反革命 的”。⑤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我们不打 倒军阀,便不能组织革命的人民政府,以引导全国的民众,以 反抗帝国主义,同时,我们不打倒帝国主义,便不能灭绝外国 ①但一:《上海日纱厂罢工所得的教训>,见《中国青年》第70 期,1925年3月14日。 ②但一:《何谓国民革命>,见《中国青年,第20期,1924年3 月1日。 ③代英:《农村运动>,见《中国青年,第37期,1924年6月28 日。 ④代英:《五四运动与阶级斗争》,见《中国青年,第103期, 1925年11月28日。 ⑤代英:《与李琯卿君论新国家主义”,见《中国青年》第73 期,1925年4月4日。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