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由李奶奶的去世引出猴王长顺儿,最后一段又以长顺儿的消息 照应开篇,前后呼应,首尾圆合。 B.当秦梦编造长顺儿的罪过时,“我”深为长顺儿鸣不平,充满了对长顺儿悲剧命运的同 情,希望它下辈子能为自己做主。 C.作者在刻画长顺儿时抓住了猴子的主要特征,通过几十细节描写将长顺儿的猴性刻画得 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惹人喜爱 D.小说的语言朴实平淡,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却很探沉,真挚动人,如画线句子简单平实, 却饱含了“我”对李奶奶的深情。 5.作者说长顺儿“实在是太淘了”,长顺儿的“淘”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6.小说的主角是长顺儿还是李奶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B5.①举止粗俗,看见谁家姑娘穿了花哨些的衣服,就冲人家龇牙咧嘴 还发出像吐痰般的声音。②贪吃,偷吃葡萄。③顽劣,学李奶奶抽烟,还乱扔烟头。④爱折 腾,整天上蹿下跳。 6.示例一:主角是长顺儿。原因:①长顺儿贯穿全文,是行文线索,它是所有事件的主角, 李奶奶只是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②作者在小说里表达了对长顺儿的喜爱以及对它命运 的担忧。③作者借长顺儿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李奶奶的深情。 示例二:主角是李奶奶。原因:①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李奶奶 的深情,而李奶奶是“我”怀念童年生活的主要原因。②长顺儿虽然给“我”带来了快乐, 但这些快乐的根源还是李奶奶。③李奶奶在文中虽然所占篇幅不多,但她决定了小说的情节 发展,长顺儿的命运也跟她有一定关系。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 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 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 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充满了对长顺儿悲剧命运的 同情”错误,“悲剧命运”并不成立,从文中来看,长顺儿没有因此受到责罚:“充满… 同情”也不对,当时“我”和“秦梦”只是孩子,这只是一个孩子的单纯,还不能上升到“同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由李奶奶的去世引出猴王长顺儿,最后一段又以长顺儿的消息 照应开篇,前后呼应,首尾圆合。 B. 当秦梦编造长顺儿的罪过时,“我”深为长顺儿鸣不平,充满了对长顺儿悲剧命运的同 情,希望它下辈子能为自己做主。 C. 作者在刻画长顺儿时抓住了猴子的主要特征,通过几十细节描写将长顺儿的猴性刻画得 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惹人喜爱。 D. 小说的语言朴实平淡,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却很探沉,真挚动人,如画线句子简单平实, 却饱含了“我”对李奶奶的深情。 5. 作者说长顺儿“实在是太淘了”,长顺儿的“淘”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6. 小说的主角是长顺儿还是李奶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B 5. ①举止粗俗,看见谁家姑娘穿了花哨些的衣服,就冲人家龇牙咧嘴, 还发出像吐痰般的声音。②贪吃,偷吃葡萄。③顽劣,学李奶奶抽烟,还乱扔烟头。④爱折 腾,整天上蹿下跳。 6. 示例一:主角是长顺儿。原因:①长顺儿贯穿全文,是行文线索,它是所有事件的主角, 李奶奶只是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②作者在小说里表达了对长顺儿的喜爱以及对它命运 的担忧。③作者借长顺儿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李奶奶的深情。 示例二:主角是李奶奶。原因:①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李奶奶 的深情,而李奶奶是“我”怀念童年生活的主要原因。②长顺儿虽然给“我”带来了快乐, 但这些快乐的根源还是李奶奶。③李奶奶在文中虽然所占篇幅不多,但她决定了小说的情节 发展,长顺儿的命运也跟她有一定关系。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 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 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 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 项,“充满了对长顺儿悲剧命运的 同情”错误,“悲剧命运”并不成立,从文中来看,长顺儿没有因此受到责罚;“充满…… 同情”也不对,当时“我”和“秦梦”只是孩子,这只是一个孩子的单纯,还不能上升到“同
情长顺儿命运”的层次。故选B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作者说长顺儿‘实在是太淘了’,长顺儿的‘淘’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题干要求考生到文中找出“长顺儿”“淘”的表现,“长顺儿”虽然是一只猴子,但考生依 然可以到文中找到直接或间接描写长顺儿的内容,尤其要注意找出“淘”的内容。如一、二 段“是不是还在这世界上冲着某家的花姑娘吐口水,或是早就被打死了也说不定,它实在是 太淘了”“身为猴王的它见不得姑娘穿的漂亮,但凡谁家的姑娘穿了花哨些的衣服,它就疯 了,冲人家齜牙咧嘴,还发出像吐痰般的声音”“这举止实在是过于粗俗”,“淘”的表现 之一是“举止粗俗”:如第三段“没吃多一会,就发现手里的葡萄已经所剩无几,再一看, 长顺儿神不知鬼不觉地躺在那串葡萄下,两只手紧忙活着往嘴里倒腾,两个腮帮子已经快被 撑爆了。长顺儿贪吃这个毛病看来是改不了了”,“淘”的表现之二“贪吃”:如第四段“长 顺儿蹲在摇椅上,学着李奶奶的样子,用两根手指头正夹着烟。一股一股的烟雾正从它的嘴 里吐出来,云山雾罩的”,“淘”的表现之三是“顽劣”:如倒数第二段“长顺儿终于跑出 来了,直接窜到家中的最高处一一书柜顶上,真是一点长进也没有”,“淘”的表现之四是 “上蹿下跳,爱折腾”。考生可以依据这些内容答题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 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如本题“小说的主角是长顺儿还是李奶奶?请结合文本, 谈谈你的看法”,这是探讨小说的主角,一般从情节线索、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着墨的多 少、主题的显示等方面分析作答。解答本题,考生要先明确观点,即“主角是李奶奶”或“主 角是长顺儿”,然后从标题到行文,圈出与该对象相关的内容,再从前面所列举的几个角度 分析。如认可“长顺儿”,小说的标题是“猴王”,小说中的事件都是围绕“长顺儿”展开, 如长顺儿冲姑娘吐口水、长顺儿偷吃葡萄、长顺儿学李奶奶抽烟、长顺儿被送走和接回,最 后以长顺儿被卖收尾,由此可见,“长顺儿”贯穿全文,是文中所有事件的主角:文章在塑 造长顺儿这一形象时,对长顺儿进行了肖像、动作还有神态方面的描写,重点突出长顺儿的 “淘”,着墨最多:作者在塑造长顺儿这一形象时,虽然看似把长顺儿写得很“淘”,实际 上表达的是对长顺儿的喜爱以及对它命运的担忧,借以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如认可是李 奶奶,长顺儿是李奶奶养的一只猴儿,这只猴儿虽然“淘”,但李奶奶依然待它很好,“只 要它健康快乐就行”,而随着李奶奶的去世,猴儿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可见“李奶奶”虽
情长顺儿命运”的层次。故选 B 项。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作者说长顺儿‘实在是太淘了’,长顺儿的‘淘’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题干要求考生到文中找出“长顺儿”“淘”的表现,“长顺儿”虽然是一只猴子,但考生依 然可以到文中找到直接或间接描写长顺儿的内容,尤其要注意找出“淘”的内容。如一、二 段“是不是还在这世界上冲着某家的花姑娘吐口水,或是早就被打死了也说不定,它实在是 太淘了”“身为猴王的它见不得姑娘穿的漂亮,但凡谁家的姑娘穿了花哨些的衣服,它就疯 了,冲人家龇牙咧嘴,还发出像吐痰般的声音”“这举止实在是过于粗俗”,“淘”的表现 之一是“举止粗俗”;如第三段“没吃多一会,就发现手里的葡萄已经所剩无几,再一看, 长顺儿神不知鬼不觉地躺在那串葡萄下,两只手紧忙活着往嘴里倒腾,两个腮帮子已经快被 撑爆了。长顺儿贪吃这个毛病看来是改不了了”,“淘”的表现之二“贪吃”;如第四段“长 顺儿蹲在摇椅上,学着李奶奶的样子,用两根手指头正夹着烟。一股一股的烟雾正从它的嘴 里吐出来,云山雾罩的”,“淘”的表现之三是“顽劣”;如倒数第二段“长顺儿终于跑出 来了,直接窜到家中的最高处——书柜顶上,真是一点长进也没有”,“淘”的表现之四是 “上蹿下跳,爱折腾”。考生可以依据这些内容答题。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 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如本题“小说的主角是长顺儿还是李奶奶?请结合文本, 谈谈你的看法”,这是探讨小说的主角,一般从情节线索、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着墨的多 少、主题的显示等方面分析作答。解答本题,考生要先明确观点,即“主角是李奶奶”或“主 角是长顺儿”,然后从标题到行文,圈出与该对象相关的内容,再从前面所列举的几个角度 分析。如认可“长顺儿”,小说的标题是“猴王”,小说中的事件都是围绕“长顺儿”展开, 如长顺儿冲姑娘吐口水、长顺儿偷吃葡萄、长顺儿学李奶奶抽烟、长顺儿被送走和接回,最 后以长顺儿被卖收尾,由此可见,“长顺儿”贯穿全文,是文中所有事件的主角;文章在塑 造长顺儿这一形象时,对长顺儿进行了肖像、动作还有神态方面的描写,重点突出长顺儿的 “淘”,着墨最多;作者在塑造长顺儿这一形象时,虽然看似把长顺儿写得很“淘”,实际 上表达的是对长顺儿的喜爱以及对它命运的担忧,借以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如认可是李 奶奶,长顺儿是李奶奶养的一只猴儿,这只猴儿虽然“淘”,但李奶奶依然待它很好,“只 要它健康快乐就行”,而随着李奶奶的去世,猴儿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可见“李奶奶”虽
然着墨不算多,但她决定了情节的发展,长顺儿的命运也与她相关:文章开头说“前些日子 秦梦的奶奶去世了,虽然长大后很少再能见着李奶奶,但听闻这一消息后还是无比心 痛”“长顺儿死了也好,这样李奶奶就不寂寞了”,最后说“后来,李奶奶再也没回过这个 家”,由此可知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李奶奶的深情。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方 面答题 【点睛】小说形象题是高考小说阅读常考的题型,考查的形式多样,但答题的思路基本一致。 而针对小说主人公的探讨则与一般的形象题有所不同。如何判断小说的主角,不能仅仅根据 着墨的多少,要看小说情节与形象的关联,看文章在塑造该形象时使用的描写手法,看该人 物形象在展示小说主题方面的意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 有关近视的遗传方式看法不一,主要观点有多因子遗传、隐性遗传、单因子遗传、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等。对近视眼患者家族的调查发现,父母为近视者子女近视率为48.28%,其 中高度近视者占52.12%,明显高于父母无近视者子女的近视率27.28%、高度近视率36.76% 而又的资料却表明,双亲单纯性近视或变性近视,子代不一定都出现近视。在临床研究中发 现,父母都有近视而子女患近视的不足半数。还有人认为中低度近视的发病有肯定的家族倾 向性,与遗传密切相关。先天性遗传患者长大以后近视甚至会超过两千度,这主要是遗传所 致,因此目前无有效方法可阻止其继续加深 外部因素中,用眼过度、阅读距离太近等错误的读写习惯等都将导致视力下降。原因是 长时间的阅读或近距离操作精密仪器使眼体视物聚集的睫状肌处于痉挛状态,从而不能放松 到原来位置。处于一个大量学习和阅读的环境中,近视的发生率就会相对提高。而且来自世 界各地的数据都显示近视在学龄前很少出现,而在上学期间逐渐增加并会在学习紧张的大学 期间达到高峰。 缺乏体育锻炼,体质较差也会导致近视。某视力矫治中心搜査的资料显示:体校学生近 视率明显小于普通高校,仅为普通高校的四分之一。这一方面与体育专业学生课业负担较轻 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体育专业学生喜爱运动、体质好有关,体校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多,在 室外视野也比较开阔。普通学校女生比男生更不喜欢运动,也存在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的现 象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近视。某视力矫治中心搜集的大量资料说明:近视眼的形成与
然着墨不算多,但她决定了情节的发展,长顺儿的命运也与她相关;文章开头说“前些日子 秦梦的奶奶去世了,虽然长大后很少再能见着李奶奶,但听闻这一消息后还是无比心 痛”“长顺儿死了也好,这样李奶奶就不寂寞了”,最后说“后来,李奶奶再也没回过这个 家”,由此可知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李奶奶的深情。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方 面答题。 【点睛】小说形象题是高考小说阅读常考的题型,考查的形式多样,但答题的思路基本一致。 而针对小说主人公的探讨则与一般的形象题有所不同。如何判断小说的主角,不能仅仅根据 着墨的多少,要看小说情节与形象的关联,看文章在塑造该形象时使用的描写手法,看该人 物形象在展示小说主题方面的意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有关近视的遗传方式看法不一,主要观点有多因子遗传、隐性遗传、单因子遗传、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等。对近视眼患者家族的调查发现,父母为近视者子女近视率为 48.28%,其 中高度近视者占 52.12%,明显高于父母无近视者子女的近视率 27.28%、高度近视率 36.76%。 而又的资料却表明,双亲单纯性近视或变性近视,子代不一定都出现近视。在临床研究中发 现,父母都有近视而子女患近视的不足半数。还有人认为中低度近视的发病有肯定的家族倾 向性,与遗传密切相关。先天性遗传患者长大以后近视甚至会超过两千度,这主要是遗传所 致,因此目前无有效方法可阻止其继续加深。 外部因素中,用眼过度、阅读距离太近等错误的读写习惯等都将导致视力下降。原因是 长时间的阅读或近距离操作精密仪器使眼体视物聚集的睫状肌处于痉挛状态,从而不能放松 到原来位置。处于一个大量学习和阅读的环境中,近视的发生率就会相对提高。而且来自世 界各地的数据都显示近视在学龄前很少出现,而在上学期间逐渐增加并会在学习紧张的大学 期间达到高峰。 缺乏体育锻炼,体质较差也会导致近视。某视力矫治中心搜查的资料显示:体校学生近 视率明显小于普通高校,仅为普通高校的四分之一。这一方面与体育专业学生课业负担较轻 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体育专业学生喜爱运动、体质好有关,体校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多,在 室外视野也比较开阔。普通学校女生比男生更不喜欢运动,也存在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的现 象。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近视。某视力矫治中心搜集的大量资料说明:近视眼的形成与
机体缺乏钙、铬等微量元素有关。铬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青 少年,铬的需求量比成年人大。铬主要存在粗粮、红糖、蔬菜及水果等食物中,青少年如果 长期吃精细食物,会造成铬的缺失而患上近视。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视力报告》) 材料二 2010年中外学生近视率比较 小学生近视率 初中生近视率 高中生近视率 大学生近视率 中 29.96% 53.43% 72.80% 77.95% 日 25.70% 49.00% 63.80% 高于63.80% 本 德 8.80 15.60% 20.40% 国 2017年中国学生近视率统计 学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近视率 43.50% 71.89% 81.89% 90.29% (摘编自《世界各国近视概况》) 材料三 中国眼科专家、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执行主任许迅介绍说:“近视可能导致严重的眼病, 如青光眼、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等。”较高的高度近视率将来可能导致失明者增多。而且, 近视率上升的趋势目前尚未得到遏制。一个孩子患上近视后,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近视程 度通常会逐年加重 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健康视觉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 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那时,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领域,符 合视力要求的劳动者可能出现巨大缺口,将直接威胁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安全
机体缺乏钙、铬等微量元素有关。铬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青 少年,铬的需求量比成年人大。铬主要存在粗粮、红糖、蔬菜及水果等食物中,青少年如果 长期吃精细食物,会造成铬的缺失而患上近视。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视力报告》) 材料二: 2010 年中外学生近视率比较 小学生近视率 初中生近视率 高中生近视率 大学生近视率 中 国 29.96% 53.43% 72.80% 77.95% 日 本 25.70% 49.00% 63.80% 高于 63.80% 德 国 8.80% 15.60% - 20.40% 2017 年中国学生近视率统计 学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近视率 43.50% 71.89% 81.89% 90.29% (摘编自《世界各国近视概况》) 材料三: 中国眼科专家、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执行主任许迅介绍说:“近视可能导致严重的眼病, 如青光眼、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等。”较高的高度近视率将来可能导致失明者增多。而且, 近视率上升的趋势目前尚未得到遏制。一个孩子患上近视后,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近视程 度通常会逐年加重。 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健康视觉报告》称,到 2020 年,中国 5 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 率将增长到 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 7 亿。那时,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领域,符 合视力要求的劳动者可能出现巨大缺口,将直接威胁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