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牙体缺损的粘结修复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彭伟
第六章 牙体缺损的粘结修复 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内科学教研室 彭 伟
粘结技术原理牙色修复材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术前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后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
粘结技术原理 牙色修复材料 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术 前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 后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
第一节牙体粘结技术原理一、概述(一)粘结的基本概念1.粘结(adhesion):两种同种或异种固体,由于介于两者表面的另一物质作用而产生牢固的结合,这种现象称为粘结或粘合。两种固体第一种固体是牙齿再一种固体是树脂、金属、瓷类(主要讨论树脂)另一种物质:氧化锌水门汀、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体水门汀、复合体树脂水门汀、树脂粘结剂(主要讨论树脂粘结剂)2.粘接剂(bondingagent):是介导两种固体表面结合的媒介物3.粘结技术:利用粘接剂的粘结力是固体表面连接的方法4.牙体粘结:修复材料与牙体之间通过牙本质粘结系统产生牢固和有效的结合。5.粘结原理:物理性粘结: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化学性粘结:化学键机械性粘结:扣锁作用、微机械固位
第一节牙体粘结技术原理 一、概述 (一)粘结的基本概念 1.粘结(adhesion):两种同种或异种固体,由于介于两者表面的另一物质作用而 产生牢固的结合,这种现象称为粘结或粘合。 • 两种固体 第一种固体是牙齿 再一种固体是树脂、金属、瓷类(主要讨论树脂) • 另一种物质:氧化锌水门汀、 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体水门汀、 复合 体 树脂水门汀、 树脂粘结剂(主要讨论树脂粘结剂) 2.粘接剂 (bonding agent):是介导两种固体表面结合的媒介物 3.粘结技术:利用粘接剂的粘结力是固体表面连接的方法 4.牙体粘结:修复材料与牙体之间通过牙本质粘结系统产生牢固和有效的 结合。 5.粘结原理: 物理性粘结:范德华力、静电作用 化学性粘结:化学键 机械性粘结:扣锁作用、微机械固位
(二)粘结剂的发展·第1代:与传统的牙釉质粘接剂基本相同。粘接力小,术后易出现过敏反应。·第2代:利用复合层进行粘接,粘接力有所提高,术后过敏也多。·第3代:首先采用酸性液体预处理牙本质表面,再用两组分的粘接体系,粘接强度明显提高,术后过敏反应轻,但操作步骤多。使用寿命也不够长,3年后固位力降低
• 第1代:与传统的牙釉质粘接剂基本相同。粘接力小,术 后易出现过敏反应 。 • 第2代:利用复合层进行粘接,粘接力有所提高,术后过 敏也多。 • 第3代:首先采用酸性液体预处理牙本质表面,再用两组 分的粘接体系,粘接强度明显提高,术后过敏反应轻,但 操作步骤多。使用寿命也不够长,3年后固位力降低。 (二)粘结剂的发展
。第4代:特征是在牙本质上形成混杂区域,产生胶原与粘接剂树脂的复合区。另一特征是对牙本质和牙釉质同时酸蚀和对潮湿牙本质粘接。组分多,操作复杂。临床分三步。:第5代:单组分,在潮湿表面粘接,粘接力强,操作简单,几无术后过敏反应。临床分二步,强度20-24MPa:第六代:自酸蚀粘结系统:由自酸蚀预处理剂、粘结剂组成,强度18-23MPa。临床分二步。·第七代自酸蚀粘结系统:自酸蚀预处理剂、粘结剂一步完成,强度18-25MPa
• 第4代:特征是在牙本质上形成混杂区域,产生胶原与粘接剂树脂的复 合区。另一特征是对牙本质和牙釉质同时酸蚀和对潮湿牙本质粘接。组 分多,操作复杂。临床分三步。 • 第5代:单组分,在潮湿表面粘接,粘接力强,操作简单,几无术后过 敏反应。临床分二步,强度20-24MPa • 第六代:自酸蚀粘结系统:由自酸蚀预处理剂、粘结剂组成,强度18- 23MPa。临床分二步。 • 第七代自酸蚀粘结系统:自酸蚀预处理剂、粘结剂一步完成,强度18- 2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