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09年2月 授课题目:呼吸系统的影像诊断 授课教师:李杰讲师 授课对象:2006级临床医学二系 学时:8学时 目的要求:1、熟悉胸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掌握呼吸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3、掌握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4、掌握常见疾病(肺脓肿、肺炎、肺结核、原发肺癌)的 典型X线表现 重 点:1、正常表现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肺野、肺纹理、肺门、肺实质、肺间质 肺小叶、腺泡。 2、基本病变:支气管阻塞的表现、肺实变、结节影、肿块、空洞与空腔 胸腔积液及气胸。 3、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难 点:胸部CT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 1、第一次课(1.5学时) 概述、胸部影像检查技术(10分钟) 正常胸部X线表现(30分钟)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支气管阻塞性表现(20分钟) 2、第二次课(15学时)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肺实变、结节影、肿块、空洞与空腔、间质表现 钙化、胸腔积液(30分钟)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气胸与液气胸、胸膜增厚、粘连、钙化(10分钟 正常胸部CT表现(20分钟) 3、第三次课(1学时) 胸部病变的基本CT表现(20分钟) 大叶性肺炎(10分钟) 小叶性肺炎(10分钟) 4、第四次课(2学时) 肺脓肿(20分钟) 肺结核的病理演变过程、分类、I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20分钟) Ⅱ、Ⅲ、Ⅳ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40分钟) 5、第五次课(2学时)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09 年 2 月 授课题目:呼吸系统的影像诊断 授课教师:李杰 讲师 授课对象:2006 级临床医学二系 学 时:8 学时 目的要求:1、熟悉胸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掌握呼吸系统的正常 X 线表现。 3、掌握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 X 线表现。 4、掌握常见疾病(肺脓肿、肺炎、肺结核、原发肺癌)的 典型 X 线表现 重 点:1、正常表现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肺野、肺纹理、肺门、肺实质、肺间质。 肺小叶、腺泡。 2、基本病变:支气管阻塞的表现、肺实变、结节影、肿块、空洞与空腔、 胸腔积液及气胸。 3、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难 点:胸部 CT 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 1、第一次课(1.5 学时) 概述、胸部影像检查技术(10 分钟) 正常胸部 X 线表现(30 分钟) 胸部病变的基本 X 线表现:支气管阻塞性表现(20 分钟) 2、第二次课(1.5 学时) 胸部病变的基本 X 线表现:肺实变、结节影、肿块、空洞与空腔、间质表现、 钙化、胸腔积液(30 分钟) 胸部病变的基本 X 线表现:气胸与液气胸、胸膜增厚、粘连、钙化(10 分钟) 正常胸部 CT 表现(20 分钟) 3、第三次课(1 学时) 胸部病变的基本 CT 表现(20 分钟) 大叶性肺炎(10 分钟) 小叶性肺炎(10 分钟) 4、第四次课(2 学时) 肺脓肿(20 分钟) 肺结核的病理演变过程、分类、Ⅰ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20 分钟) Ⅱ、Ⅲ、Ⅳ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40 分钟) 5、第五次课(2 学时)
原发性肺癌(60分钟) 纵隔肿瘤(20分钟)
原发性肺癌(60 分钟) 纵隔肿瘤(2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