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并条第一节概述一、并条工序的任务在各种纤维的粗梳纺纱系统及精梳纺纱系统中,纤维材料经粗梳或精梳之后,都必须经过并条工序加工,以保证成纱质量。而在废纺系统和粗梳毛纺系统中,由粗梳机制成的纤维条,则是直接进行纺纱的,而不再经过并条工序。纤维材料经前道工序的开松、梳理,已制成了连续的条状半成品,即条子,又称生条。梳棉机制成的生条,长片段不匀率很大,纤维排列素乱,大部分纤维成弯钩状态,而且还有束纤维存在。要制成质量合乎要求的细纱,需要将生条经过并条工序进一步加工,以提高棉条质量。并条工序的任务如下。1. 并合将6-8根条子并合,使不同条子的粗细段能够随机的叠合,改善棉条的长片段不匀。生条的重量不匀率约为4.0%,熟条的重量不匀率降到1%以下。2.牵伸利用罗拉牵伸将并合后的棉条抽长拉细,改善纤维伸直平行度,并使小棉束分离为单纤维。通过调整并条机的牵伸倍数还可以将熟条定量有效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3.均匀混合通过各道并条机的并合与牵伸,可使各种不同性能的纤维得到充分混合,以防止产生“色差”。在染色性能差异较大的纤维混纺时,如化纤与棉混纺,并条的均匀混合作用显得尤为重要。4.成条将并条机制成的棉条,有规则地圈放在棉条筒内,以便储存、运输,供下道工序使用。1
1 第六章 并条 第一节 概述 一、并条工序的任务 在各种纤维的粗梳纺纱系统及精梳纺纱系统中,纤维材料经粗梳或精梳之 后,都必须经过并条工序加工,以保证成纱质量。而在废纺系统和粗梳毛纺系统 中,由粗梳机制成的纤维条,则是直接进行纺纱的,而不再经过并条工序。 纤维材料经前道工序的开松、梳理,已制成了连续的条状半成品,即条子, 又称生条。梳棉机制成的生条,长片段不匀率很大,纤维排列紊乱,大部分纤维 成弯钩状态,而且还有束纤维存在。要制成质量合乎要求的细纱,需要将生条经 过并条工序进一步加工,以提高棉条质量。并条工序的任务如下。 1. 并合 将 6-8 根条子并合,使不同条子的粗细段能够随机的叠合,改善棉条的长片 段不匀。生条的重量不匀率约为 4.0%,熟条的重量不匀率降到 1%以下。 2. 牵伸 利用罗拉牵伸将并合后的棉条抽长拉细,改善纤维伸直平行度,并使小棉束 分离为单纤维。通过调整并条机的牵伸倍数还可以将熟条定量有效地控制在一定 范围内。 3. 均匀混合 通过各道并条机的并合与牵伸,可使各种不同性能的纤维得到充分混合,以 防止产生“色差”。在染色性能差异较大的纤维混纺时,如化纤与棉混纺,并条 的均匀混合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4. 成条 将并条机制成的棉条,有规则地圈放在棉条筒内,以便储存、运输,供下道 工序使用
二、并条机的工艺流程8-1一喂入条筒2一导条板3一导条罗拉4一导条柱5,7,9一胶辊68,10一后、中、前罗拉11一压力棒12一集束器13,14一集束罗拉及其胶辊15一导条管16一喇叭头17一紧压罗拉18—输出条筒图6-1并条机的工艺流程并条机由喂入、牵伸和成型卷绕三个部分组成。棉型并条机的工作过程如图6-1所示。并条机机后导条架的左右两侧各放6~8个条筒,排成两行。喂入条筒1中引出的条子经过导条板2和导条罗拉3及导条柱4后在导条台上并列向前输送,进入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网经集束器12初步收拢后由集束罗拉14输出,进入导条管15,再经喇叭头16凝聚成条,被紧压罗拉17压紧后,由圈条器将纤维条有规律地圈放在机前的输出条筒18内。条子在机后(喂入)部分断头时,光电自停装置(也有采用机械自停与光电自停相结合)使用自停电路接通,机器停车:当条子在机前(输出)部分断头时,通过装在喇叭口和紧压罗拉处的电气自停装置,使机器自动停车。在高速并条机上,为了防止在牵伸过程中短纤维和小杂质粘附在罗拉、胶辊表面而引起缠罗拉断头,都采用上下吸风式自动清洁装置;为了对输出条子的中长片段不匀及短片段不匀实施匀整,一般都设有自调匀整装置;为了减少换筒时间,减轻劳动强度,设有自动换筒装置。并条机一般每台两眼。由6根或8根条子并合喂入,经牵伸后制成一根条子,这样一个单位称为一眼。生产中,一般生条要通过2道或3道并条机并合、牵伸,根据其先后顺序,依次称为头并、二并、三并。制成的条子分别称为半熟条和熟条(最后一道并条机制成的条称为熟条)。2
2 二、并条机的工艺流程 1—喂入条筒 2—导条板 3—导条罗拉 4—导条柱 5,7,9—胶辊 6,8,10—后、中、 前罗拉 11—压力棒 12—集束器 13,14—集束罗拉及其胶辊 15—导条管 16—喇叭头 17—紧压罗拉 18—输出条筒 图 6-1 并条机的工艺流程 并条机由喂入、牵伸和成型卷绕三个部分组成。棉型并条机的工作过程如图 6-1 所示。并条机机后导条架的左右两侧各放 6~8 个条筒,排成两行。喂入条筒 1 中引出的条子经过导条板 2 和导条罗拉 3 及导条柱 4 后在导条台上并列向前输 送,进入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网经集束器 12 初步收拢后由集束罗拉 14 输出, 进入导条管 15,再经喇叭头 16 凝聚成条,被紧压罗拉 17 压紧后,由圈条器将 纤维条有规律地圈放在机前的输出条筒 18 内。条子在机后(喂入)部分断头时, 光电自停装置(也有采用机械自停与光电自停相结合)使用自停电路接通,机器 停车;当条子在机前(输出)部分断头时,通过装在喇叭口和紧压罗拉处的电气 自停装置,使机器自动停车。在高速并条机上,为了防止在牵伸过程中短纤维和 小杂质粘附在罗拉、胶辊表面而引起缠罗拉断头,都采用上下吸风式自动清洁装 置;为了对输出条子的中长片段不匀及短片段不匀实施匀整,一般都设有自调匀 整装置;为了减少换筒时间,减轻劳动强度,设有自动换筒装置。 并条机一般每台两眼。由 6 根或 8 根条子并合喂入,经牵伸后制成一根条子, 这样一个单位称为一眼。生产中,一般生条要通过 2 道或 3 道并条机并合、牵伸, 根据其先后顺序,依次称为头并、二并、三并。制成的条子分别称为半熟条和熟 条(最后一道并条机制成的条称为熟条)
三、并条机的发展建国以来,并条机的发展非常迅速,它始终是围绕着优质、高产、能适应多种长度的纤维纯纺和混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等总目标而进行的。从并条机的出现到现在,并条技术在高产、优质和自动化水平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设计制造出第一代并条机一1242型、1243型并条机,牵伸型式为四上四下渐增牵伸和四上四下双区牵伸,出条速度为3070m/min。60年代中期,设计制造出第二代并条机一A272系列并条机,出条速度提高到120~250m/min,牵伸型式改为三上四下曲线牵伸,并在A272F型并条机上发展成压力棒曲线牵伸。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使用第三代并条机一FA系列并条机,牵伸型式均采用压力棒曲线牵伸,出条速度大幅度提高。目前生产的FA系列并条机在高产、优质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保证和提高。如湖北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FA317型、FA319型等型号双眼并条机,最高出条速度可达700m/min;个别机型,如陕西宝成新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FA371型、湖北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FA318型单眼并条机,出条速度可达1000m/min;沈阳宏大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FA327型并条机也具有很高的出条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从瑞土、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引进了多种新型并条机,如SH800、青泽720系列等并条机,出条速度一般都在400~800m/min,最高达到1000m/min。随着并条工序对成纱质量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国内外新型并条机已采用了各种新技术,使并条工序在高速化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了熟条的质量,并具有加工纯纺和混纺、短纤维和中长纤维通用化的特点。3
3 三、并条机的发展 建国以来,并条机的发展非常迅速,它始终是围绕着优质、高产、能适应 多种长度的纤维纯纺和混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等总目标而进行 的。 从并条机的出现到现在,并条技术在高产、优质和自动化水平方面取得了较 大的进步和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我国设计制造出第一代并条机—1242 型、 1243 型并条机,牵伸型式为四上四下渐增牵伸和四上四下双区牵伸,出条速度 为 30~70m/min。60 年代中期,设计制造出第二代并条机—A272 系列并条机,出 条速度提高到 120~250m/min,牵伸型式改为三上四下曲线牵伸,并在 A272F 型 并条机上发展成压力棒曲线牵伸。80 年代中期开始,研制使用第三代并条机— FA 系列并条机,牵伸型式均采用压力棒曲线牵伸,出条速度大幅度提高。目前 生产的 FA 系列并条机在高产、优质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保证和提高。如湖北天 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 FA317 型、FA319 型等型号双眼并条机,最高出条 速度可达 700m/min;个别机型,如陕西宝成新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 FA371 型、湖北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 FA318 型单眼并条机,出条速度可达 1000m/min;沈阳宏大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 FA327 型并条机也具有很高的出 条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从瑞土、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引进了多种 新 型 并 条 机 , 如 SH800 、 青 泽 720 系 列 等 并 条 机 , 出 条 速 度 一 般 都 在 400~800m/min,最高达到 1000m/min。随着并条工序对成纱质量重要性认识的深 化,国内外新型并条机已采用了各种新技术,使并条工序在高速化的条件下,进 一步提高了熟条的质量,并具有加工纯纺和混纺、短纤维和中长纤维通用化的特 点
第二节并合与罗拉牵伸基本原理一、并合原理(一)并合的基本概念所谓并合,就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须条,沿其轴向平行的叠合起来成一整体的过程。并合后须条集合体的均匀度不论是短片段或长片段均会得到改善。同时也使须条中不同种类的纤维得到混合。在纺纱流程中,并合作用主要在并条机上完成。如图6-2(a)所示为最简单的两根条子a、b并合成为条子c。把每根条子划为6个有粗有细、也有粗细适中的片段。当a、b两根条子并合时,当粗段同细段并合(如片段5和片段6)时,有着明显的均匀作用;当粗段同粗段(如片段1)或细段同细段(如片段3)相并合,不匀虽没有改善,但也没有恶化。然而这两种情况是小概率情况,因为并合是随机性的,多数情况是粗段与较细段或粗细适中的条子(片段2和片段4)相并合,致使并合后条子的单位长度重量或粗细的差异有所减少。这种差异减少的程度与并合数有关。根据数理统计原理,n根条子随机并合时,若它们的不匀率相等,都为C。,则条子并合前后不匀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C=CVn式中:C一并合后的条子不匀率;C。一并合前的条子不匀率;n一并合根数。并合数与不匀的关系如图6-2(b)所示,图中曲线表示并合后的不匀率随着并合倍数的增加而降低,但从曲线的斜率可以看出,当并合数n较小时,增加n可显著地减少不匀,而当n增加到一定值时,不匀的减少就不显著了。另外,并合数越多,以后的牵伸负担越重,而牵伸倍数的增加又会使纤维条均匀度变差,故并合数不宜过多。4
4 第二节 并合与罗拉牵伸基本原理 一、并合原理 (一)并合的基本概念 所谓并合,就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须条,沿其轴向平行的叠合起来成一整 体的过程。并合后须条集合体的均匀度不论是短片段或长片段均会得到改善。同 时也使须条中不同种类的纤维得到混合。在纺纱流程中,并合作用主要在并条机 上完成。 如图 6-2(a)所示为最简单的两根条子 a、b 并合成为条子 c。把每根条子划 为 6 个有粗有细、也有粗细适中的片段。当 a、b 两根条子并合时,当粗段同细 段并合(如片段 5 和片段 6)时,有着明显的均匀作用;当粗段同粗段(如片段 1)或细段同细段(如片段 3)相并合,不匀虽没有改善,但也没有恶化。然而 这两种情况是小概率情况,因为并合是随机性的,多数情况是粗段与较细段或粗 细适中的条子(片段 2 和片段 4)相并合,致使并合后条子的单位长度重量或粗 细的差异有所减少。这种差异减少的程度与并合数有关。根据数理统计原理,n 根条子随机并合时,若它们的不匀率相等,都为C0 ,则条子并合前后不匀的关 系可用下式表达。 C0 C n 式中:C —并合后的条子不匀率; C0 —并合前的条子不匀率; n —并合根数。 并合数与不匀的关系如图 6-2(b)所示,图中曲线表示并合后的不匀率随着 并合倍数的增加而降低,但从曲线的斜率可以看出,当并合数n 较小时,增加n 可显著地减少不匀,而当n 增加到一定值时,不匀的减少就不显著了。另外,并 合数越多,以后的牵伸负担越重,而牵伸倍数的增加又会使纤维条均匀度变差, 故并合数不宜过多
(20)Y10.80.60.4输吸0.25024681012棉条并合数(n)(a)并合作用(b)并合数与不匀的关系图6-2并合作用及其与须条不匀的关系(二)并合与牵伸的关系并合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须条不匀的效果,但并合后纱条变粗,又必须施加一定的牵伸使之变细,从而又附加了不匀。牵伸与并合对纱条不匀来说是彼此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纺纱过程中,对某台设备而言,牵伸与并合不是同时进行的。可以先牵伸后并合,也可以先并合后牵伸。如并条机的喂入方式,大多采用平行喂人,从表面上看纱条在进入牵伸机构前就已经并在一起,但从实际上看,由于喂入的各根条子是平行的,而不是叠合成一束喂人的,故这种牵伸对各根纱条是单独起作用的,属于先牵伸后并合。牵伸与并合的次序对纱条均匀度的影响可推导如下。设将n根不匀均为C。的须条分别经过并合与牵伸,牵伸中产生的附加不匀均为C附。(1)先牵伸后并合时,最终须条的不匀为:C*_ C+Can(2)先并合后牵伸时,最终的须条不匀为:c-Ci+Can可见,采用先牵伸后并合所纺出纱条的不匀率要小于先并合后牵伸所纺出纱条的不匀率。即采用先牵伸后并合的工艺可以得到不匀率更小的产品。二、罗拉牵伸基本原理(一)牵伸的基本概念5
5 (a)并合作用 (b)并合数与不匀的关系 图 6-2 并合作用及其与须条不匀的关系 (二)并合与牵伸的关系 并合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须条不匀的效果,但并合后纱条变粗,又必须施加 一定的牵伸使之变细,从而又附加了不匀。牵伸与并合对纱条不匀来说是彼此联 系而又相互制约的。 在纺纱过程中,对某台设备而言,牵伸与并合不是同时进行的。可以先牵伸 后并合,也可以先并合后牵伸。如并条机的喂入方式,大多采用平行喂人,从表 面上看纱条在进入牵伸机构前就已经并在一起,但从实际上看,由于喂入的各根 条子是平行的,而不是叠合成一束喂人的,故这种牵伸对各根纱条是单独起作用 的,属于先牵伸后并合。牵伸与并合的次序对纱条均匀度的影响可推导如下。 设将n 根不匀均为C0 的须条分别经过并合与牵伸,牵伸中产生的附加不匀均 为C附 。 (1)先牵伸后并合时,最终须条的不匀为: 2 2 2 0 C C C n 附 (2)先并合后牵伸时,最终的须条不匀为: 2 2 0 2 C C C n 附 可见,采用先牵伸后并合所纺出纱条的不匀率要小于先并合后牵伸所纺出 纱条的不匀率。即采用先牵伸后并合的工艺可以得到不匀率更小的产品。 二、罗拉牵伸基本原理 (一)牵伸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