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2高浓度或短期接触可致人暂时失去能力或残留伤害的物质,包括要求使用单独供给空气的呼吸器的物 质 NH=3短期接触可致人严重的暂时或残留伤害的物质,包括要求全身防护的物质 NH=4短暂接触也能致人死亡或严重伤害的物质。 注:上述毒性系数NH值只是用来表示人体受害的程度,它可导致额外损失。该值不能用于职业卫生和环境的 评价。 2)负压操作 本项内容适用于空气泄入系统会引起危险的场合。当空气与湿度敏感性物质或氧敏感性物质接触时可能引起危 险,在易燃混合物中引入空气也会导致危险。该系数只用于绝对压力小于500mmHg6661Pa)的情况。系数为0.50 如果采用了本项系数,就不要再采用下面“燃烧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和“释放压力”中的系数,以免重复 大多数汽提操作,一些压缩过程和少许蒸馏操作都属于本项内容。 表压=绝对压力一大气压 3)燃烧范围或其附近的操作 米某些操作导致空气引入并夹带进入系统,空气的进入会形成易燃混合物,进而导致危险。本条款将讨论以下有 情况: (1N=3或Nˉ-4的易燃液体贮罐,在贮罐泵岀物料或者突然冷却时可能吸入空气,系数取0.50 打开放气阀或在负压操作中未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时,系数为0.50 贮有可燃液体,其温度在闭杯闪点以上且无惰性气体保护时,系数也为0.50。 如果使用了惰性化的密闭蒸汽回收系统,且能保证其气密性则不用选取系数 (2)只有当仪表或装置失灵时,工艺设备或贮罐才处于燃烧范围内或其附近,系数为0.30 任何靠惰性气体吹扫,使其处于燃烧范围之外的操作,系数为0.30,该系数也适用于装载可燃物的船舶和槽
16 NH=2 高浓度或短期接触可致人暂时失去能力或残留伤害的物质,包括要求使用单独供给空气的呼吸器的物 质; NH=3 短期接触可致人严重的暂时或残留伤害的物质,包括要求全身防护的物质; NH=4 短暂接触也能致人死亡或严重伤害的物质。 注:上述毒性系数 NH 值只是用来表示人体受害的程度,它可导致额外损失。该值不能用于职业卫生和环境的 评价。 2)负压操作 本项内容适用于空气泄入系统会引起危险的场合。当空气与湿度敏感性物质或氧敏感性物质接触时可能引起危 险,在易燃混合物中引入空气也会导致危险。该系数只用于绝对压力小于 500mmHg(66661Pa)的情况。系数为 0.50。 如果采用了本项系数,就不要再采用下面“燃烧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和“释放压力”中的系数,以免重复。 大多数汽提操作,一些压缩过程和少许蒸馏操作都属于本项内容。 表压=绝对压力—大气压 3)燃烧范围或其附近的操作 某些操作导致空气引入并夹带进入系统,空气的进入会形成易燃混合物,进而导致危险。本条款将讨论以下有 关情况: (1)NF=3 或 NF=4 的易燃液体贮罐,在贮罐泵出物料或者突然冷却时可能吸入空气,系数取 0.50。 打开放气阀或在负压操作中未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时,系数为 0.50。 贮有可燃液体,其温度在闭杯闪点以上且无惰性气体保护时,系数也为 0.50。 如果使用了惰性化的密闭蒸汽回收系统,且能保证其气密性则不用选取系数。 (2)只有当仪表或装置失灵时,工艺设备或贮罐才处于燃烧范围内或其附近,系数为 0.30。 任何靠惰性气体吹扫,使其处于燃烧范围之外的操作,系数为 0.30,该系数也适用于装载可燃物的船舶和槽
车。若已按“负压操作”选取系数,此处不再选取 0.3)由于惰性气体吹扫系统不实用或者未采取惰性气体吹扫,使操作总是处于燃烧范围内或其附近时,系数为 4)粉尘爆炸 粉尘最大压力上升速度和最大压力值主要受其粒径大小的影响。通常,粉尘越细,危险性越大。这是由于细尘 具有很高的压力上升速度和极大压力伴生。 本项系数将用于含有粉尘处理的单元,如粉体输送、混合粉碎和包装等。 所有粉尘都有一定的粒径分布范围。为了确定系数,采用10%粒径,即在这个粒径处有90%粗粒子,其余10% 为细粒子。根据表8确定合理的系数。 除非粉尘爆炸试验已经证明没有粉尘爆炸危险,否则都要考虑粉尘系数 表8粉尘爆炸危险系数碥症表 粉尘爆炸危险系数 粉尘粒径/μm 泰勒筛/网目 175 60~80 0.25 150~ >100~150 2100~150 75~100 150~200 25 在惰性气体气氛中操作时,上述系数减半。 5)释放压力 操作压力高于大气压时,由于高压可能会引起高速率的泄漏,因此要采用危险系数。是否采用系数,取决于单
17 车。若已按“负压操作”选取系数,此处不再选取。 (3)由于惰性气体吹扫系统不实用或者未采取惰性气体吹扫,使操作总是处于燃烧范围内或其附近时,系数为 0.80。 4)粉尘爆炸 粉尘最大压力上升速度和最大压力值主要受其粒径大小的影响。通常,粉尘越细,危险性越大。这是由于细尘 具有很高的压力上升速度和极大压力伴生。 本项系数将用于含有粉尘处理的单元,如粉体输送、混合粉碎和包装等。 所有粉尘都有一定的粒径分布范围。为了确定系数,采用 10%粒径,即在这个粒径处有 90%粗粒子,其余 10% 为细粒子。根据表 8 确定合理的系数。 除非粉尘爆炸试验已经证明没有粉尘爆炸危险,否则都要考虑粉尘系数。 5)释放压力 操作压力高于大气压时,由于高压可能会引起高速率的泄漏,因此要采用危险系数。是否采用系数,取决于单
元中的某些导致易燃物料泄漏的构件是否会发生故障。 例如:己烷液体通过6.5cm2的小孔泄漏,当压力为517kPa(表压时,泄漏量为272kg/min:压力为2069kPa(表 压时,泄漏量为上述的2.5倍即680kg/min。用释放压力系数确定不同压力下的特殊泄漏危险潜能,释放压力还 影响扩散特性 由于高压使泄漏可能性大大增加,所以随着操作压力提高,设备的设计和保养就变得更为重要。 系统操作压力在20685kPa(表压)以上时,超出标准规范的范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非直接火加热压力容器规范 中第八章第一节)。对于这样的系统,在法兰设计中必须釆用透镜垫圈、圆锥密封或类似的密封结构 参见图2,根据操作压力确定初始危险系数值。下列方程适用于压力为0~6895kPa(表压)时危险系数Y的确定 (译者注:直接引用原文公式,故公式中的压力即X值的单位应为“磅/英寸2”)。 Y=0.16109+1.61503(X/1000-1.42879(X/1000)2+0.5172(X/1000 0..0 压力表压)x/(bin2) 注: I Ib/in2-689476Pa
18 元中的某些导致易燃物料泄漏的构件是否会发生故障。 例如:己烷液体通过 6.5cm2的小孔泄漏,当压力为 517kPa(表压)时,泄漏量为 272kg/min;压力为 2069kPa(表 压)时,泄漏量为上述的 2.5 倍即 680kg/min。用释放压力系数确定不同压力下的特殊泄漏危险潜能,释放压力还 影响扩散特性。 由于高压使泄漏可能性大大增加,所以随着操作压力提高,设备的设计和保养就变得更为重要。 系统操作压力在 20685kPa(表压)以上时,超出标准规范的范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非直接火加热压力容器规范 中第八章第一节)。对于这样的系统,在法兰设计中必须采用透镜垫圈、圆锥密封或类似的密封结构。 参见图 2,根据操作压力确定初始危险系数值。下列方程适用于压力为 0~6895kPa(表压)时危险系数 Y 的确定。 (译者注:直接引用原文公式,故公式中的压力即 X 值的单位应为“磅/英寸 2”)。 Y=0.16109+1.61503(X/1000)-1.42879(X/1000)2+0.5172(X/1000)3
图2易燃、可燃液体的压力危险系数图 表9可确定压力为0~6895kPa(表压)的易燃、可燃液体的压力系数(也包括图2在内)。 表9易、可燃液体的压力危险系数 压力(表压)/kPa 危险系数 压力表压/MPa 危险系数 86 17238 0.98 00 13790 0.96 用图2中的曲线能直接确定闪点低于60℃的易燃可燃液体的系数。对其他物质可先由曲线査出初始系数值,再 用下列方法加以修正: (1)焦油、沥青、重润滑油和柏油等高粘性物质,用初始系数乘以0.7作为危险系数 (2)单独使用压缩气体或利用气体使易燃液体压力增至103kPa(表压)以上时,用初始系数值乘以1.2作为危险 系数 (3)液化的易燃气体(包括所有在其沸点以上贮存的易燃物料),用初始系数值乘以1.3作为危险系数。 确定实际压力系数时,首先由图2查出操作压力系数,然后求出释放装置设定压力系数,用操作压力系数除以 设定压力系数得出实际压力系数调整系数,再用该调整系数乘以操作压力系数求得实际压力系数。这样,就对那些 具有较高设定压力和设计压力的情况给予了补偿。 注意调节释放压力使之接近于容器设计压力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对于使用易挥发溶剂,特别是气态的反应 可以通过调节反应中释放的温度并根据反应物质及有关动力学数据,用计算机模拟来确定是否需要释放压力:但是 在一些反应系统中并不需要释放压力。 在一些特定场合,增加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以降低释放的可能性是有利的,在有些场合也许能达到容器的最大
19 图 2 易燃、可燃液体的压力危险系数图 表 9 可确定压力为 0~6895kPa(表压)的易燃、可燃液体的压力系数(也包括图 2 在内)。 用图 2 中的曲线能直接确定闪点低于 60℃的易燃可燃液体的系数。对其他物质可先由曲线查出初始系数值,再 用下列方法加以修正: (1)焦油、沥青、重润滑油和柏油等高粘性物质,用初始系数乘以 0.7 作为危险系数。 (2)单独使用压缩气体或利用气体使易燃液体压力增至 103kPa(表压)以上时,用初始系数值乘以 1.2 作为危险 系数。 (3)液化的易燃气体(包括所有在其沸点以上贮存的易燃物料),用初始系数值乘以 1.3 作为危险系数。 确定实际压力系数时,首先由图 2 查出操作压力系数,然后求出释放装置设定压力系数,用操作压力系数除以 设定压力系数得出实际压力系数调整系数,再用该调整系数乘以操作压力系数求得实际压力系数。这样,就对那些 具有较高设定压力和设计压力的情况给予了补偿。 注意调节释放压力使之接近于容器设计压力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对于使用易挥发溶剂,特别是气态的反应, 可以通过调节反应中释放的温度并根据反应物质及有关动力学数据,用计算机模拟来确定是否需要释放压力;但是 在一些反应系统中并不需要释放压力。 在一些特定场合,增加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以降低释放的可能性是有利的,在有些场合也许能达到容器的最大
允许压力 6)低温 本项主要考虑碳钢或其他金属在其展延或脆化转变温度以下时可能存在的脆性问题:如经过认真评价,确认在 正常操作和异常情况下均不会低于转变温度,则不用系数。 测定转变温度的一般方法是对加工单元中设备所用的金属小样进行标准摆锤式冲击试验,然后进行设计,使操 作温度高于转变温度。正确设计应避免采用低温工艺条件 系数给定原则为: (1)采用碳钢结枃的工艺裝置,操作温度等于或低于转变温度时,系数取0.30。如果没有转变温度数据,则可 假定转变温度为10℃。 (2)装置为碳钢以外的其他材质,操作温度等于或低于转变温度时,系数取0.20。切记,如果材质适于最低可 能的操作温度,则不用给系数。 7)易燃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 易燃和不稳定物质数量主要讨论单元中易燃物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与危险性的关系。分为3种类型,用各自的 系数曲线分别评价。对每个单元而言,只能选取一个系数,依据是已确定为单元物质系数代表的物质 (1)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 该系数主要考虑可能泄漏并引起火灾危险的物质数量,或因暴露在火中可能导致化学反应事故的物质数量。它 应用于任何工艺操作,包括用泵向贮罐送料的操作。该系数适用于下列已确定作为单元物质系数代表的物质: ①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60℃的可燃液体 ②易燃气体 ③液化易燃气 ④闭杯闪点大于60℃的可燃液体,且操作温度高于其闪点时;
20 允许压力。 6)低温 本项主要考虑碳钢或其他金属在其展延或脆化转变温度以下时可能存在的脆性问题;如经过认真评价,确认在 正常操作和异常情况下均不会低于转变温度,则不用系数。 测定转变温度的一般方法是对加工单元中设备所用的金属小样进行标准摆锤式冲击试验,然后进行设计,使操 作温度高于转变温度。正确设计应避免采用低温工艺条件。 系数给定原则为: (1)采用碳钢结构的工艺装置,操作温度等于或低于转变温度时,系数取 0.30。如果没有转变温度数据,则可 假定转变温度为 10℃。 (2)装置为碳钢以外的其他材质,操作温度等于或低于转变温度时,系数取 0.20。切记,如果材质适于最低可 能的操作温度,则不用给系数。 7)易燃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 易燃和不稳定物质数量主要讨论单元中易燃物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与危险性的关系。分为 3 种类型,用各自的 系数曲线分别评价。对每个单元而言,只能选取一个系数,依据是已确定为单元物质系数代表的物质。 (1)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 该系数主要考虑可能泄漏并引起火灾危险的物质数量,或因暴露在火中可能导致化学反应事故的物质数量。它 应用于任何工艺操作,包括用泵向贮罐送料的操作。该系数适用于下列已确定作为单元物质系数代表的物质: ①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 60℃的可燃液体; ②易燃气体; ③液化易燃气; ④闭杯闪点大于 60℃的可燃液体,且操作温度高于其闪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