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有效防护措施是避免烟雾的形成,特别是不要在封闭的工艺单元内使可燃液体形成烟雾。如果会形成烟雾,则 需将物质系数提高1级,并请教有关专家。 4)物质系数的温度修正 如果物质闪点小于60℃或反应活性温度低于60℃,则该物质系数不需要修正;若工艺单元温度超过60℃,则 对MF应作修正,见表7。 表7物质温度系数修正表 M温度修正 备注 1.填入NF(粉尘为s)、MR 1.贮存物由于层盎 2.若稳定<60℃,则转至“”项 放置和阳光照射,温 3.若温度高于闪点,或>60℃,则在N栏内填“1” 度可达到60℃ 4.若温度大于放热起始温度或自燃点则在№档内填“1”∩ 2.若工艺单元是反 5.各竖行数字相加,当总数≥5时,墒“4 应器,则不必考虑温 6.用“5”栏数和表5确定M 度修正 注:贮存物由于层放置和阳光照射,温度可达到60℃。 4.3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包括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对每项系数都要恰当地进行评价。 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中各项系数时,应选择物质在工艺单元中所处的最危险的状态,可以考虑的操作状 态有:开车、连续操作和停车。 计算F&EⅠ时,一次只评价一种危险,如果MF是按照工艺单元中的易燃液体来确定的,就不要选择与可燃性 粉尘有关的系数,即使粉尘可能存在于过程中的另一段时间内。合理的计算方法为:先用易燃液体的物质系数进行
11 最佳有效防护措施是避免烟雾的形成,特别是不要在封闭的工艺单元内使可燃液体形成烟雾。如果会形成烟雾,则 需将物质系数提高 1 级,并请教有关专家。 4)物质系数的温度修正 如果物质闪点小于 60℃或反应活性温度低于 60℃,则该物质系数不需要修正;若工艺单元温度超过 60℃,则 对 MF 应作修正,见表 7。 4.3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包括—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对每项系数都要恰当地进行评价。 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中各项系数时,应选择物质在工艺单元中所处的最危险的状态,可以考虑的操作状 态有:开车、连续操作和停车。 计算 F&EI 时,一次只评价一种危险,如果 MF 是按照工艺单元中的易燃液体来确定的,就不要选择与可燃性 粉尘有关的系数,即使粉尘可能存在于过程中的另一段时间内。合理的计算方法为:先用易燃液体的物质系数进行
评价,然后再用可燃性粉尘的物质系数评价,只有导致最高的F&EI和实际的可能的最大财产损失的计算结果才需 要报告 个重要的例外是混合物,如果某种混杂在一起的混合物被视作最高危险物质的代表,则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 数时,可燃性粉尘和易燃蒸气的系数都要考虑 一般工艺危险性 般工艺危险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共有6项。根据实际情况,并不是每项系数都采用,各项系数 的具体取值参见以下方面: 1)放热化学反应 若所分析的工艺单元有化学反应过程,则选取此项危险系数,所评价物质的反应性危险已经为物质系数所包括: (1)轻微放热反应的危险系数为0.3,包括加氢、水合、异构化、磺化、中和等反应 (2)中等放热反应系数为0.5,包括: ①烷基化一一引入烷基形成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②酯化一一有机酸和醇生成酯的反应 ③加成—一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和无机酸的反应,无机酸为强酸时系数增加到0.75 ④氧化——物质在氧中燃烧生成CO2,H2O的反应,或者在控制条件下物质与氧反应不生成CO2,H2O的反应 对于燃烧过程及使用氯酸盐、硝酸、次氯酸、次氯酸盐类强氧化剂时,系数增加到1.00; ⑤聚合——将分子连接成链状物或其他大分子的反应; ⑥缩合一一两个或多个有机化合物分子连接在一起形成较大分子的化合物,并放出H2O和HCl的反应 (3)剧烈反应—一指一旦反应失控有严重火灾、爆炸危险的反应,如卤化反应,取1.00。 (4)特别剧烈的反应,系数取1.25,指相当危险的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
12 评价,然后再用可燃性粉尘的物质系数评价,只有导致最高的 F&EI 和实际的可能的最大财产损失的计算结果才需 要报告。 一个重要的例外是混合物,如果某种混杂在一起的混合物被视作最高危险物质的代表,则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 数时,可燃性粉尘和易燃蒸气的系数都要考虑。 一般工艺危险性 一般工艺危险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共有 6 项。根据实际情况,并不是每项系数都采用,各项系数 的具体取值参见以下方面: 1)放热化学反应 若所分析的工艺单元有化学反应过程,则选取此项危险系数,所评价物质的反应性危险已经为物质系数所包括: (1)轻微放热反应的危险系数为 0.3,包括加氢、水合、异构化、磺化、中和等反应。 (2)中等放热反应系数为 0.5,包括: ①烷基化——引入烷基形成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②酯化——有机酸和醇生成酯的反应; ③加成——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和无机酸的反应,无机酸为强酸时系数增加到 0.75; ④氧化——物质在氧中燃烧生成 CO2,H2O 的反应,或者在控制条件下物质与氧反应不生成 CO2,H2O 的反应, 对于燃烧过程及使用氯酸盐、硝酸、次氯酸、次氯酸盐类强氧化剂时,系数增加到 1.00; ⑤聚合——将分子连接成链状物或其他大分子的反应; ⑥缩合——两个或多个有机化合物分子连接在一起形成较大分子的化合物,并放出 H2O 和 HCl 的反应。 (3)剧烈反应——指—旦反应失控有严重火灾、爆炸危险的反应,如卤化反应,取 1.00。 (4)特别剧烈的反应,系数取 1.25,指相当危险的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
反应器中所发生的任何吸热反应,系数均取0.25 (1)煅烧一一—加热物质除去结合水或易挥发性物质的过程,系数取为0.40 (2)电解一一用电流离解离子的过程,系统为0.20 (3)热解或裂化——在高温、高压和触媒作用下,将大分子裂解成小分子的过程,当用电加热或高温气体间解加 热时,系数为0.20:直接火加热时,系数为0.4。 3)物料处理与输送 本项目用于评价工艺单元在处理、输送和贮存物料时潜在的火灾危险性。 (1)所有Ⅰ类易燃或液化石油气类的物料在连接或未连接的管线上装卸时的系数为0.5 (2)采用人工加料,且空气可随时加料进入离心机、间歇式反应器、间歇式混料器设备内,并且能引起燃烧或发 生反应的危险,不论是否采用惰性气体置换,系数均取0.5。 (3)可燃性物质存放于库房或露天时的系数为 ①对N=3或Na4的易燃液体或气体,系数取0.85,包括桶装、罐装、可移动挠性容器和气溶胶罐装; ②对表9—7中所列N=3的可燃固体,系数取0.5 ③对表中所列N=2的可燃性固体,系数取0.4 ④对闭杯闪点大于37.8℃并低于60℃的可燃性液体,系数取0.25。 若上述物质存放于货架上且未安设洒水装置时,系数要加0.20,此处考虑的范围不适合于一般贮存容器。 4)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 处理易燃液体和气体的场所为敞开式,有良好的通风,以便能迅速排除泄漏的气体和蒸气,諴少了潜在的爆炸 危险。粉尘捕集器和过滤器也应放置在敞开区域并远离其他设备 封闭区域定义为有顶且三面或多面有墙壁的区域,或无顶但四周有墙封闭的区域。 封闭单元内即使专门设计有机械通风,其效果也不如敞开式结构,但如果机械通风系统能收集所有的气体并排
13 反应器中所发生的任何吸热反应,系数均取 0.25。 (1)煅烧——加热物质除去结合水或易挥发性物质的过程,系数取为 0.40。 (2)电解——用电流离解离子的过程,系统为 0.20。 (3)热解或裂化——在高温、高压和触媒作用下,将大分子裂解成小分子的过程,当用电加热或高温气体间解加 热时,系数为 0.20;直接火加热时,系数为 0.4。 3)物料处理与输送 本项目用于评价工艺单元在处理、输送和贮存物料时潜在的火灾危险性。 (1)所有Ⅰ类易燃或液化石油气类的物料在连接或未连接的管线上装卸时的系数为 0.5。 (2)采用人工加料,且空气可随时加料进入离心机、间歇式反应器、间歇式混料器设备内,并且能引起燃烧或发 生反应的危险,不论是否采用惰性气体置换,系数均取 0.5。 (3)可燃性物质存放于库房或露天时的系数为: ①对 NF=3 或 NF=4 的易燃液体或气体,系数取 0.85,包括桶装、罐装、可移动挠性容器和气溶胶罐装; ②对表 9—7 中所列 NF=3 的可燃固体,系数取 0.5; ③对表中所列 NF=2 的可燃性固体,系数取 0.4; ④对闭杯闪点大于 37.8℃并低于 60℃的可燃性液体,系数取 0.25。 若上述物质存放于货架上且未安设洒水装置时,系数要加 0.20,此处考虑的范围不适合于一般贮存容器。 4)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 处理易燃液体和气体的场所为敞开式,有良好的通风,以便能迅速排除泄漏的气体和蒸气,减少了潜在的爆炸 危险。粉尘捕集器和过滤器也应放置在敞开区域并远离其他设备。 封闭区域定义为有顶且三面或多面有墙壁的区域,或无顶但四周有墙封闭的区域。 封闭单元内即使专门设计有机械通风,其效果也不如敞开式结构,但如果机械通风系统能收集所有的气体并排
出去的话,则系数可以降低 系数选取原则如下 (1)粉尘过滤器或捕集器安置在封闭区域内时,系数取0.50。 (2)在封闭区域内,在闪点以上处理易燃液体时,系数取0.3:如果处理易燃液体量>4540kg,系数取0.45 (3)在封闭区域内,在沸点以上处理液化石油气或任何易燃液体量时,系数取0.6;若易燃液体的量大于4540k8, 则系数取0.90 (4)若已安装了合理的通风装置时,(1)、(3)两项系数减50% 5)通道 生产装置周围必须有紧急救援车辆的通道,“最低要求”是至少在两个方向上设有通道,选取封闭区域内主要 工艺单元的危险系数时要格外注意。 至少有一条通道必须是通向公路的,火灾时消防道路可以看做是第二条通道,设有监控水枪并处于待用状态 整个操作区面积大于925m2,且通道不符合要求时,系数为0.35 整个库区面积大于2315m2,且通道不符合要求时,系数为0.35 面积小于上述数值时,要分析它对通道的要求。如果通道不符合要求,影响消防时,系数取0.20。 6)排放和泄漏控制 此项内容是针对大量易燃、可燃液体溢岀危及周围设备的情况,不合理的排放设计已成为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 该项系数仅适用于工艺单元内物料闪点60℃或操作温度大于其闪点的场合 为了评价排放和泄漏控制是否合理,必须估算易燃、可燃物总量以及消防水能否在事故时得到及时排放。 (1)F&EI计算表中排放量按以下原则确定 ①对工艺和贮存设备,取单元中最大储罐的贮量加上第二大储罐10%的贮量 ②采用30min的消防水量
14 出去的话,则系数可以降低。 系数选取原则如下: (1)粉尘过滤器或捕集器安置在封闭区域内时,系数取 0.50。 (2)在封闭区域内,在闪点以上处理易燃液体时,系数取 0.3;如果处理易燃液体量>4540kg,系数取 0.45。 (3)在封闭区域内,在沸点以上处理液化石油气或任何易燃液体量时,系数取 0.6;若易燃液体的量大于 4540k8, 则系数取 0.90。 (4)若已安装了合理的通风装置时,(1)、(3)两项系数减 50%。 5)通道 生产装置周围必须有紧急救援车辆的通道,“最低要求”是至少在两个方向上设有通道,选取封闭区域内主要 工艺单元的危险系数时要格外注意。 至少有一条通道必须是通向公路的,火灾时消防道路可以看做是第二条通道,设有监控水枪并处于待用状态。 整个操作区面积大于 925m2,且通道不符合要求时,系数为 0.35; 整个库区面积大于 2315m2,且通道不符合要求时,系数为 0.35。 面积小于上述数值时,要分析它对通道的要求。如果通道不符合要求,影响消防时,系数取 0.20。 6)排放和泄漏控制 此项内容是针对大量易燃、可燃液体溢出危及周围设备的情况,不合理的排放设计已成为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 该项系数仅适用于工艺单元内物料闪点 60℃或操作温度大于其闪点的场合。 为了评价排放和泄漏控制是否合理,必须估算易燃、可燃物总量以及消防水能否在事故时得到及时排放。 (1)F&EI 计算表中排放量按以下原则确定: ①对工艺和贮存设备,取单元中最大储罐的贮量加上第二大储罐 10%的贮量; ②采用 30min 的消防水量
将上述①、②两项之和填入F&EI计算表中一般工艺危险的F&EI。 (2)系数选取的原则: ①设有堤坝防止泄漏液流入其他区域,但堤坝内所有设备露天放置时,系数取0.5; ②单元周围为一可排放泄漏液的平坦地,一旦失火,会引起火灾,系数为0.5 ③单元的三面有堤坝,能将泄漏液引至蓄液池的地沟,并满足以下条件,不取系数 ·蓄液池或地沟的地面斜度不得小于下列数值:土质地面为2%,硬质地面为1%; ·蓄液池或地沟的最外缘与设备的之间的距离至少小于15m,如果没有防火墙,可以减少其距离 ·蓄液池的贮液能力至少等于(1)中①与②之和 ④如蓄液池或地沟处设有公用工程管线或管线的距离不符合要求,系数取0.5。 简而言之,有良好的排放设施才可以不取危险系数。 特殊工艺危险性 特殊工艺危险是影响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因素,特定的工艺条件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特殊工艺 危险有下列12项。 1)毒性物质 毒性物质能够扰乱人们机体的正常反应,因而降低了人们在事故中制定对策和减轻伤害的能力。毒性物质的危 险系数为0.2×NH,对于混合物,取其中最高的№值 NH是美国消防协会在NFPA04中定义的物质毒性系数,其值在NFA325M或NPA49中已列出。附表中给 出了许多物质的NH值;对于新物质,可请工业卫生专家帮助确定。 NFPA704对物质的NH分类为 NH=0火灾时除一般可燃物的危险外,短期接触没有其他危险的物质 NH=1短期接触可引起刺激,致人轻微伤害的物质,包括要求使用适当的空气净化呼吸器的物质
15 将上述①、②两项之和填入 F&EI 计算表中一般工艺危险的 F&EI。 (2)系数选取的原则: ①设有堤坝防止泄漏液流入其他区域,但堤坝内所有设备露天放置时,系数取 0.5; ②单元周围为一可排放泄漏液的平坦地,一旦失火,会引起火灾,系数为 0.5; ③单元的三面有堤坝,能将泄漏液引至蓄液池的地沟,并满足以下条件,不取系数: ·蓄液池或地沟的地面斜度不得小于下列数值:土质地面为 2%,硬质地面为 1%; ·蓄液池或地沟的最外缘与设备的之间的距离至少小于 15m,如果没有防火墙,可以减少其距离; ·蓄液池的贮液能力至少等于(1)中①与②之和。 ④如蓄液池或地沟处设有公用工程管线或管线的距离不符合要求,系数取 0.5。 简而言之,有良好的排放设施才可以不取危险系数。 特殊工艺危险性 特殊工艺危险是影响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因素,特定的工艺条件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特殊工艺 危险有下列 12 项。 1)毒性物质 毒性物质能够扰乱人们机体的正常反应,因而降低了人们在事故中制定对策和减轻伤害的能力。毒性物质的危 险系数为 0.2×NH,对于混合物,取其中最高的 NH 值。 NH是美国消防协会在 NFPA704 中定义的物质毒性系数,其值在 NFPA 325 M 或 NFPA49 中已列出。附表中给 出了许多物质的 NH 值;对于新物质,可请工业卫生专家帮助确定。 NFPA704 对物质的 NH 分类为: NH=0 火灾时除一般可燃物的危险外,短期接触没有其他危险的物质; NH=1 短期接触可引起刺激,致人轻微伤害的物质,包括要求使用适当的空气净化呼吸器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