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和《论语》。 2、认读字词。 3、理解、背诵各则语录。 4、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初步了解中国古代 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背诵各则语录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步骤: 孔子及《论语》简介 (1)《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上以教育 为主,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体现了孔 子及其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2)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 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 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新知学习 课文朗读: ①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自渎:学生自读课文 ③感知:本文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学生交流后,教师概 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 2、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 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u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 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曾子曰:“吾日三省(xi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 义,不是确数
《论语》十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和《论语》。 2、认读字词。 3、理解、背诵各则语录。 4、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初步了解中国古代 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背诵各则语录;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步骤: 一、孔子及《论语》简介 (1)《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上以教育 为主,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体现了孔 子及其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2)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 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 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二、新知学习: 1.课文朗读: ①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自渎:学生自读课文。 ③感知:本文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 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 2、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 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 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 “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 义,不是确数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 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 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 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3、整理实词、虚词的含义 (1)通假字: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古今异义君子可以匹夫 (3)词类活用时日故新传饭乐 (4)一词多义为知而其 (5)特殊句式 4、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和警句等 成语: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格言警句 1、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2、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 新 3、谈道德修养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各抒己见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 【点拨】 1、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 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 件 2、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因为物质条件 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 最终迷失了自我。 3、现在没有必要完全摈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好它为我们的学习 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 四、当堂训练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 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 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 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3、整理实词、虚词的含义 (1)通假字: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古今异义 君子 可以 匹夫 三 (3)词类活用 时 日 故 新 传 饭 乐 (4)一词多义 为 知 而 其 (5)特殊句式 4、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和警句等。 成语: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格言警句 1、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2、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 新 3、谈道德修养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各抒己见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 【点拨】 1、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 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 件。 2、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因为物质条件 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 最终迷失了自我。 3、现在没有必要完全摈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好它为我们的学习 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 四、当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