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集小学 四年级语文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备课序号(节数): 主备教师 王兴华 协备教师 教学内容 18、山和海的书信 课型 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认识“捎、屹”两个字,学会10个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肯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白朋友的第三个含义:互相景仰,惺惺相惜。 教学重、难点在故事中感悟朋友的第三个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方案及教学 初步教学活动设计 随慼 特点分析: 1、体裁别致新颖, 结构内容相似。 第一课时 2、语言优美,描 教学目标 写手法多样。 1.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一是大量运用修 2.自学生字新词 辞,有比喻,拟人,排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是用词华美,句 在你的眼中山和海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来听听《山和海的 式整齐 书信》,看看它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 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1 姚集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备课序号(节数): 主备教师 王兴华 协备教师 教学内容 18、山和海的书信 课型 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认识“捎、屹”两个字,学会 10 个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肯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明白朋友的第三个含义:互相景仰,惺惺相惜。 教学重、难点 在故事中感悟朋友的第三个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初步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修改方案及教学 随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你的眼中山和海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来听听《山和海的 书信》,看看它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特点分析: 1 、体裁别致新颖, 结构内容相似。 2 、语言优美,描 写手法多样。 一是大量运用修 辞,有比喻,拟人,排 比; 二是用词华美,句 式整齐
2.借助拼音读生字。 3.教师检査:重点指导“拜、挠、敢” 三、再读课文,梳理课文 思考:你觉得山眼中的海是怎样的?海眼里的山又是怎样 的?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课文中感悟朋友的含义。 教学重点 感悟山和海之间的相互景仰。 教学过程 读课文,重点感知。 本课中作者运用了 大量的排比,拟人句在 (1)读山给海的信,了解山眼里的海。 思考:1.在山的眼里海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习的时候要具体地 2.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海,如果不用拟人的手法,你知/的好项悟这样写 从文中摘录4个词语概括 指导学生 道应该怎样描写海吗?试着以“晴空万里”那个词为例,描述 下大海的景色。 (天气晴朗,大海是温柔的,十分平静。海面上几乎看不到 波浪。海的上方是深蓝色的天空,一望无垠,漂着朵朵白云。) 3.山还从哪些途径了解到海的哪些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海给山的信,了解海眼里的山。学习方法同上。 (3)海和山的书信中,你觉得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2 2.借助拼音读生字。 3.教师检查:重点指导“拜、挠、敢”。 三、再读课文,梳理课文。 思考:你觉得山眼中的海是怎样的?海眼里的山又是怎样 的?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课文中感悟朋友的含义。 教学重点: 感悟山和海之间的相互景仰。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重点感知。 (1)读山给海的信,了解山眼里的海。 思考:1. 在山的眼里海是什么样子的呢? 从文中摘录 4 个词语概括。 2.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海,如果不用拟人的手法,你知 道应该怎样描写海吗?试着以“晴空万里”那个词为例,描述一 下大海的景色。 (天气晴朗,大海是温柔的,十分平静。海面上几乎看不到 波浪。海的上方是深蓝色的天空,一望无垠,漂着朵朵白云。) 3. 山还从哪些途径了解到海的哪些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海给山的信,了解海眼里的山。学习方法同上。 (3)海和山的书信中,你觉得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本课中作者运用了 大量的排比,拟人句在 学习的时候要具体地 指导学生领悟这样写 的好处
二、课文,感悟道理 学生扮演山和海进行对话。 思考:你觉得这个故事中感悟到作为朋友双方应该怎样做才学完课文要让学生 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呢? 了解到山和海之间那 学生回答,师提炼。 种早已互相敬仰的感 a)他们经常相互关注对方。 情 b)它们都对对方互相抱有好感 c)他们都有和对方成为好朋友的冤枉 三、整体回顾,升华情感。 男女分别表演山和海的对话。 四、布置作业 课后要复述课文。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文中又没的词句品一品
3 二、课文,感悟道理。 学生扮演山和海进行对话。 思考:你觉得这个故事中感悟到作为朋友双方应该怎样做才 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呢? 学生回答,师提炼。 a)他们经常相互关注对方。 b)它们都对对方互相抱有好感。 c)他们都有和对方成为好朋友的冤枉。 三、整体回顾,升华情感。 男女分别表演山和海的对话。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文中又没的词句品一品。 学完课文要让学生 了解到山和海之间那 种早已互相敬仰的感 情。 课后要复述课文
4
4
二次修改方案及教学 初步教学活动设计 随感 作业设计: 1.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抄写文中又没的词句品一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山和海的书信 本课两个部分构段方式相似,我重 山眼中的海 海眼中的山 点指导阅读第一个部分,采用边扶边放 文雅安静 青春翠绿 的方法,把导学与自学相结合,提高课 像……青年 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 平易亲切 巍然屹立 能力 像……勇士 学习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畅谈你 变化多端 千变万化 最喜欢什么时候的大海,谈出自己的想 像……魔法师 法,读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学习第一个
5 初步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修改方案及教学 随感 作业设计: 1.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抄写文中又没的词句品一品。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18、山和海的书信 山眼中的海 海眼中的山 文雅安静 青春翠绿 像……青年 平易亲切 巍然屹立 像……勇士 变化多端 千变万化 像……魔法师 本课两个部分构段方式相似,我重 点指导阅读第一个部分,采用边扶边放 的方法,把导学与自学相结合,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 能力。 学习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畅谈你 最喜欢什么时候的大海,谈出自己的想 法,读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学习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