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教研室[2014]号 关于印发《莱芜市2014年 初中学业考试各学科说明》的通知 各区教研室,市直各学校: 初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初中学 生学科学习目标评价的主要手段。实行初中学业考试的目的 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各学科课程学习上所达到的 水平。初中学业考试成绩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为切实做好我市初中学业考试工作,保障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根据《莱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莱政办发[20 08]91号)精神,我室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了《莱芜市 2014年初中学业考试各学科说明》(附件),作为我市2014 年初中学业考试命题和指导学生备考的基本依据,现予以印 发
1 莱教研室[2014] 号 关于印发《莱芜市 2014 年 初中学业考试各学科说明》的通知 各区教研室,市直各学校: 初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初中学 生学科学习目标评价的主要手段。实行初中学业考试的目的 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各学科课程学习上所达到的 水平。初中学业考试成绩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为切实做好我市初中学业考试工作,保障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根据《莱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莱政办发[20 08] 91 号)精神,我室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了《莱芜市 2014 年初中学业考试各学科说明》(附件),作为我市 2014 年初中学业考试命题和指导学生备考的基本依据,现予以印 发
附件:《莱芜市2014年初中学业考试各学科说明》 二○一四年二月十二日 主题词:学业考试说明通知 莱芜市教学研究室 2014年2月12日印发 (共印25份)
2 附件:《莱芜市 2014 年初中学业考试各学科说明》 二〇一四年二月 十二 日 主题词: 学业考试 说明 通知 莱芜市教学研究室 2014 年 2 月 12 日印发 (共印 25 份)
2014年初中学业考试说明 思想品德 1、考试性质 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检查、评价初中毕业生 在思想品德课学习方面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 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 l、命题原则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密切联系 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反映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关注家乡建设,体现地方特 点:突出能力立意的理念,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 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题要层次清晰,题量适当,难易适度,易于选拔,体现综 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充分发挥其对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导向作用。 Ⅲ、考试内容及要求 1.命题基本依据 命题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本届毕业生使用的省编 四年制初中《思想品德》教材。 2.考试内容范围与要求 考试水平要求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按照教材顺序进行了整合, 每项要求基本都包含着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 知识——包括基本观点、原理、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一般表述为知道、了解 懂得、分辨、认识、理解等)。注重考査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 二、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表述为学会、学习、掌握、运用)。注重考査获取 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包括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 一般表述为感受、体会、体验、关心、尊重、养成等)。既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尊重 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 对考生的总体要求: (1)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 (2)再认或再现所学的法律知识、我国基本国情等方面的知识。 (3)理解法律知识、我国基本国情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的内在 联系 (4)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及现实问题 (5)恰当使用法律知识、我国基本国情方面的观点、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 (6)具备亲近自然、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尊重权
3 2014 年初中学业考试说明 思 想 品 德 Ⅰ、考试性质 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检查、评价初中毕业生 在思想品德课学习方面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 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Ⅱ、命题原则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密切联系 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反映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关注家乡建设,体现地方特 点;突出能力立意的理念,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 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题要层次清晰,题量适当,难易适度,易于选拔,体现综 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充分发挥其对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导向作用。 Ⅲ、考试内容及要求 1.命题基本依据 命题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本届毕业生使用的省编 四年制初中《思想品德》教材。 2.考试内容范围与要求 考试水平要求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按照教材顺序进行了整合, 每项要求基本都包含着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 一、知识——包括基本观点、原理、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一般表述为知道、了解、 懂得、分辨、认识、理解等)。注重考查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 二、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表述为学会、学习、掌握、运用)。注重考查获取 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 (一般表述为感受、体会、体验、关心、尊重、养成等)。既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尊重 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 对考生的总体要求: (1)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 (2)再认或再现所学的法律知识、我国基本国情等方面的知识。 (3)理解法律知识、我国基本国情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的内在 联系。 (4)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及现实问题。 (5)恰当使用法律知识、我国基本国情方面的观点、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 述。 (6)具备亲近自然、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尊重权
利、遵守法律、负责奉献,热爱祖国、热爱和平、放眼世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考试内容范围 (一)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 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 们的合法权益。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知道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 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 的人格尊严 (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 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5)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 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6)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二)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知道依法治 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 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2)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 会秩序。 (3)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 享有的监督权利 (三)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 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 利、遵守法律、负责奉献,热爱祖国、热爱和平、放眼世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考试内容范围 (一)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 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 们的合法权益。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知道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 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 的人格尊严。 (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 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5)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 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6)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二)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知道依法治 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 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2)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 会秩序。 (3)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 享有的监督权利。 (三)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 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 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第二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 (1)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当前 所有问题的关键。理解改革的必要性,知道对外开放的形式,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2)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知道科技、教 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的作用,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理解增强中华民族创新能力 的重要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 创新型人才 3)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4)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如何弘扬 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1)了解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 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2)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理解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立志在将来的职 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3)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增 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4)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知道人才的内涵、成才的关键和途径,不懈追求,实现人生 的意义。 (四)时事政治 2013年5月—2014年4月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共90分钟 2.试卷结构 全卷满分100分。试卷分卷I和卷Ⅱ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约40分;卷Ⅱ为非选择 题,约60分 3.试题内容比例 四年制初三思想品德约占20%:初四思想品德约占65%;时事政治约占15% 4.试题难度控制在0.65左右,易、中、难三档题目所占比例为6:3:1
5 (3)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 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第二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1)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当前 所有问题的关键。理解改革的必要性,知道对外开放的形式,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2)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知道科技、教 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的作用,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理解增强中华民族创新能力 的重要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 创新型人才。 (3)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4)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如何弘扬 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1)了解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 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2)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理解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立志在将来的职 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3)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增 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4)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知道人才的内涵、成才的关键和途径,不懈追求,实现人生 的意义。 (四)时事政治 2013 年 5 月—2014 年 4 月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共 90 分钟。 2.试卷结构 全卷满分 100 分。试卷分卷 I 和卷Ⅱ两部分。卷 I 为选择题,约 40 分;卷Ⅱ为非选择 题,约 60 分。 3.试题内容比例 四年制初三思想品德约占 20%;初四思想品德约占 65%;时事政治约占 15%。 4.试题难度控制在 0.65 左右,易、中、难三档题目所占比例为 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