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六年级测试卷 语文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阅读60分 文言文阅读(35分) (一)默写(10分) 1.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2.,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蝉噪林逾静,。(王籍《入若耶溪》 5.,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6分)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6.这首诗的作者是(1分) 7.”排闼”意思是(2分 8.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0)(3分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 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 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C.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 味深长 (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0分) 管鲍之交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9.《管鲍之交》选自《》(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鲍叔终善遇之()(2)及小白立() 11.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0)(3分) 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主要原因是鲍 叔知道管仲没遇上好时运 B.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这是鲍叔知贤、荐贤、让贤的结果, 说鲍叔是最大的功臣一点都不为过 C.在常人看来,管仲无德、无才,但鲍叔独具慧眼,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 潜能 D.本文虽选自《管晏列传》,但并没有把主要笔墨放在写管仲的个人功绩上,而是着重写管 仲与鲍叔牙的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 12现在常用”管鲍之交"这个成语比喻(2分)
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六年级测试卷 语文 (时间 100 分钟 满分 100 分) 第一部分阅读 60 分 一、文言文阅读(35 分) (一)默写(10 分) 1.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2.,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蝉噪林逾静,。(王籍《入若耶溪》) 5.,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江南春》)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6-8 题.(6 分)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6.这首诗的作者是(1 分) 7.”排闼”意思是(2 分) 8.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 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 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C.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 味深长。 (三)阅读下文,完成 9-12 题(10 分) 管鲍之交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9.《管鲍之交》选自《》(1 分)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1)鲍叔终善遇之 ( )(2)及小白立() 11.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主要原因是鲍 叔知道管仲没遇上好时运。 B.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这是鲍叔知贤、荐贤、让贤的结果, 说鲍叔是最大的功臣一点都不为过。 c.在常人看来,管仲无德、无才,但鲍叔独具慧眼,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 潜能。 D.本文虽选自 《管晏列传》,但并没有把主要笔墨放在写管仲的个人功绩上,而是着重写管 仲与鲍叔牙的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 12.现在常用”管鲍之交"这个成语比喻(2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9分) 文徵明习字 文徴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①,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②,惑答人简札 ③,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注释:①率:标准②苟且:马虎③简札:书信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日以十本为率0(2)未尝荷且0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15.文徵明是明朝著名书画家,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取 得如此高的成就,源于他求学时具有和的精神.(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共14分) 竹节人(节选) 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 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③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④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 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 子差不多 ⑤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 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⑥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土″便显出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⑦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 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⑧找到两根针织机上fei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 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⑨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 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⑩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chou,给竹节人粘 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 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 对方大呼胜利。 D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 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①2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③3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16.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fei0弃技高一chou0 17.第⑥段划线句用了修辞,表达效果是 (3分) 18.第⑦⑧都有“神气”这种反复的写法有什么好处?(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13-15 题(9 分) 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①,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②,惑答人简札 ③,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注释:①率:标准 ②苟且:马虎 ③简札:书信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日以十本为率()(2)未尝荷且()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 分)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15.文徵明是明朝著名书画家,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取 得如此高的成就,源于他求学时具有和的精神.(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20 题。(共 14 分) 竹节人(节选) 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 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③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④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 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 子差不多。 ⑤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 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⑥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⑦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 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⑧找到两根针织机上 fei 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 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⑨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 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 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⑩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 chóu,给竹节人粘 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 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 对方大呼胜利。 ⑾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 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⑿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⒀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16.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feì()弃技高一 chóu() 17. 第⑥段划线句用了修辞,表达效果是 。(3 分) 18. 第⑦⑧都有“神气”这种反复的写法有什么好处?(3 分)
19.“偃月刀”是《三国演义》中(人名)的兵器,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都出 现了它的身影。(1分) 20.从句式和标点符号两方面分析第(12)(13)两段的表达效果.(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1分)11环文 13元“遗产 凤仙草 ①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得去躺一会儿,你吃 完先走吧。碗筷等会儿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还 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②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眼晴咪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 力。一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烧得像一团炭火。我说:“孩子,你发烧了,我们得 去看医生。”她说:“不用,可能是感冒了,睡上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妈,你去把碗洗了吧。”她 的声首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 ③我知道她是在敷衍我,因为一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她怕。“不行,得赶紧去医院!”我 果断地说,然后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当我把所有能找到的钱连同刚从夜市上挣来的散币堆 在床上清点时,危机感油然而生。我胡乱地将钱塞进口袋里,搀女儿上了三轮车 ④三年前,丈夫身患绝症离我们而去,我没有工作,只得在夜市摆小摊。那一年女儿还不 到13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她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⑤我回头望了她一眼,看见她像一只受伤的小羊羔那样无助地趴在车斗里,眼睁睁地望 着我。在女儿微弱的呻吟声中,我发疯似的蹬着三轮车,生怕耽误了 ⑥女儿终于躺在病床上,挂上了吊瓶,我才松了一口气。医生说,眼下正流行病毒性脑炎, 女儿的症状有些像,要待明天做了脊液检査才能确诊,今晚先做退烧观察处理。 ⑦我的心又提了起来。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儿。女儿突然示意我靠近她,说 “妈,我感觉很难受,浑身都痛,和以往不一样。医生的话我听见了,我很有可能是脑炎,我怕 是不行了…” ⑧“别瞎想,我肯定你不是的。” ⑨“妈,你听我说,”女儿突然严肃起来,很认真地说:“你记住了,家里床头柜的下层, 最里面靠右角,那里有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些钱,那是我攒下的,留给妈妈。” ⑩猛地一阵酸楚直冲我的鼻子,我的眼睛蒙胧了。 ωD第二天上午,经过检査,确诊女儿得的是一般性肺炎。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 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她还从来没有对我这样过,我们都哭了。 ①回家后,我打开了女儿的床头柜,那里果然有一个小布包,里面是13元钱,全是角票。 捧着那个小布包,我的眼泪又来了。 3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高考时,以她的分 数可以进北大清华,但她的第一志愿就是这所大学。用她的话说是不用交钱还管吃管穿,能减 轻母亲的负担。 0这些年来,我始终保存着女儿的那个布包,那是她郑重留给我的“遗产”,13元,我只 想永久地将它珍藏 (选自《读者》,有删 21.母亲从夜市回来,“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就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为什么?(2分) 22阅读下面描写女儿神态、动作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分析女儿当时的心理。(共4分)
19.“偃月刀”是《三国演义》中(人名)的兵器,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都出 现了它的身影。(1 分) 20.从句式和标点符号两方面分析第(12)(13)两段的表达效果.(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21-25 题.(11 分)11 环文 13 元“遗产” 凤仙草 ①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得去躺一会儿,你吃 完先走吧。 碗筷等会儿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还 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②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眼晴咪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 力。一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烧得像一团炭火。我说:“孩子,你发烧了,我们得 去看医生。”她说:“不用,可能是感冒了,睡上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妈,你去把碗洗了吧。”她 的声首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 ③我知道她是在敷衍我,因为一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她怕。“不行,得赶紧去医院!”我 果断地说,然后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当我把所有能找到的钱连同刚从夜市上挣来的散币堆 在床上清点时,危机感油然而生。我胡乱地将钱塞进口袋里,搀女儿上了三轮车。 ④三年前,丈夫身患绝症离我们而去,我没有工作,只得在夜市摆小摊。那一年女儿还不 到 13 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她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⑤我回头望了她一眼,看见她像一只受伤的小羊羔那样无助地趴在车斗里,眼睁睁地望 着我。在女儿微弱的呻吟声中,我发疯似的蹬着三轮车,生怕耽误了她。 ⑥女儿终于躺在病床上,挂上了吊瓶,我才松了一口气。医生说,眼下正流行病毒性脑炎, 女儿的症状有些像,要待明天做了脊液检查才能确诊,今晚先做退烧观察处理。 ⑦我的心又提了起来。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儿。 女儿突然示意我靠近她,说: “妈,我感觉很难受,浑身都痛,和以往不一样。医生的话我听见了,我很有可能是脑炎,我怕 是不行了……” ⑧“别瞎想,我肯定你不是的。” ⑨“妈,你听我说,”女儿突然严肃起来,很认真地说:“你记住了,家里床头柜的下层, 最里面靠右角,那里有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些钱,那是我攒下的,留给妈妈。” ⑩猛地一阵酸楚直冲我的鼻子,我的眼睛蒙胧了。 ⑾第二天上午,经过检查,确诊女儿得的是一般性肺炎。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 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她还从来没有对我这样过,我们都哭了。 ⑿回家后,我打开了女儿的床头柜,那里果然有一个小布包,里面是 13 元钱,全是角票。 捧着那个小布包,我的眼泪又来了。 ⒀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高考时,以她的分 数可以进北大清华,但她的第一志愿就是这所大学。用她的话说是不用交钱还管吃管穿,能减 轻母亲的负担。 ⒁这些年来,我始终保存着女儿的那个布包,那是她郑重留给我的 “遗产”,13 元,我只 想永久地将它珍藏。 (选自 《读者》,有删改) 21.母亲从夜市回来,“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就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为什么?(2 分) 22.阅读下面描写女儿神态、动作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分析女儿当时的心理。(共 4 分)
(1)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3分) (2)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2分) 23.第13段说:“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事情”指什么?(2分) 24.文章为仕么用“13元‘遗产’”为题?谈谈你的理解。(3分) 第二部分写作40分 25题目:真的有意思 要求:(1)立意自定 (2)5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3 分) (2)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2 分) 23.第 13 段说:“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事情”指什么?(2 分) 24.文章为仕么用“13 元‘遗产’”为题?谈谈你的理解。(3 分) 第二部分 写作 40 分 25.题目:真的有意思 要求:(1)立意自定 (2)500 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弟一部分阅读60分 文言文阅读(35分) (一)默写(10分) 1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2 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蝉噪林逾静, (王籍《入若耶溪》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6分)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6这首诗的作者是 (1分) 7排闼”意思是 8.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 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 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C.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0分) 管鲍之交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 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 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国天下,管仲之谋也 9.<<管鲍之交>选自<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鲍叔终善遇之 (2)及小白立 11.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主要原因是鲍叔知道管 仲没遇上好时运。 B.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这是鲍叔知贤、荐贤、让贤的结果,说鲍叔是 最大的功臣一点都不为过 C在常人看来,管仲无德、无才,但鲍叔独具慧眼,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潜能。 D.本文虽选自《管晏列传》,但并没有把主要笔放在写管仲的个人功绩上,而是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 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 12.现在常用管鲍之交“这个成语比喻 (四)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9分) 文徵明习字 文微明临写(千字高日以十本为率①,书大进,平生子书,未尝萄且②,或答人简礼,少不 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做愈老而总精妙.吏 刻 注释:①率:标准②苟且:马虎③简札:书信 文得不藏意就围三改瓶不厌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