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1几种主要噬菌体的特性 噬菌体宿主 类型 核酸类型 基因图形态 烈性 ds-DNA(线状) 环状 蝌科蚪状头部,收缩性尾 温和 ds-DNA在细胞外为线 状,在细胞内本为环状/线状 蝌科蚪状20面体头部, 非收缩性尾部 广范围宿主温和 ds-DNA(线状) 线状 蝌蚪状20面体头部, 收缩性尾部 蝌科蚪状8面体头部,非 e coli 烈性 ds-DNA(线状) 线状 收缩性短尾 温和 dsDA(线状,在细胞内 蝌蚪状20面体头部, e coli 为本环状 环状 收缩性长尾 22 salmonella 温和 ds-DNA(线状) 环状蚌蚪状,尾部基板上有 6个尖钉 MS E coli f+ 烈性 s-RNA(线状) 线状小20面体 中Ⅺ4E60烈性 sRNA(线状) 环状小20面体 M13 E coli F+ 不裂解从细 胞中逸出 sDNA环状) 环状丝状 ds双链,s示单链。(引自 Bainbridge,1987
、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 1.世代周期短: 大肠杆菌(E.Con)20分钟可繁殖一代。 2.便于管理和生化分析: 个体小,一般在1u至几u之间,因一支试管可以储存数 以百万计的细菌和病毒,操作管理方便。 3.便于研究基因突变 裸露的DNA分子(有的病毒为RNA分子),易受环境条 件的影响而发生突变;单倍体生物,不存在显性掩盖隐 性问题,突变均能表现出来
1.世代周期短: 大肠杆菌(E. Coli)20分钟可繁殖一代。 2.便于管理和生化分析: 个体小,一般在1u至几u之间,因一支试管可以储存数 以百万计的细菌和病毒,操作管理方便。 三、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 3.便于研究基因突变: 裸露的DNA分子(有的病毒为RNA分子),易受环境条 件的影响而发生突变;单倍体生物,不存在显性掩盖隐 性问题,突变均能表现出来
4.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 影印培养,易检出营养缺陷型突变,有利于从生化 角度来研究基因的作用。 5.便于基因重组研究: 细菌具有转化、转导和接合作用,利用这些特性可 以进行精密的遗传学分析。 6.便于研究基因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简单,基因定位、结构分 析及其分离易于进行,基因的表达调控也适于用生理 生化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7.便于进行遗传操作: 染色体结构简单,没有组蛋白和其它蛋白的结合,更 宜于进行遗传工程的操作
4.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 影印培养,易检出营养缺陷型突变,有利于从生化 角度来研究基因的作用。 5.便于基因重组研究: 细菌具有转化、转导和接合作用,利用这些特性可 以进行精密的遗传学分析。 6. 便于研究基因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简单,基因定位、结构分 析及其分离易于进行,基因的表达调控也适于用生理 生化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7. 便于进行遗传操作: 染色体结构简单,没有组蛋白和其它蛋白的结合,更 宜于进行遗传工程的操作
第二节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噬菌体的结构: 1.结构简单: 蛋白质外壳、核酸、某些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2.多样性的原因: 外壳的蛋白质种类、染色体类型和结构的不同。 3.两大类(据噬菌体DNA在宿主细菌内的特点) ①烈性噬菌体:能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例:T噬菌体系列(T1Tn); ②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后,不使寄主细胞 裂解的噬菌体。具容源性的P1和λ噬菌体
第二节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1. 结构简单: 蛋白质外壳、核酸、某些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2. 多样性的原因: 外壳的蛋白质种类、染色体类型和结构的不同。 3. 两大类(据噬菌体DNA在宿主细菌内的特点): ① 烈性噬菌体:能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例:T噬菌体系列(T1-T7); ② 温和性噬菌体: 侵入寄主细胞后,不使寄主细胞 裂解的噬菌体。具容源性的P1和λ噬菌体。 一、噬菌体的结构:
(-)、烈性噬菌体: 1.结构大同小异,外貌一般呈蝌蚪状: 头部:双链DNA分子的染色体 T偶列噬菌体颈部:中空的针状结构及外鞘; 末端:由基板、尾针和尾丝组成。 圉7-4(a噬菌体結构模式圍 心T噬菌体的琙熟颗粒(自 GriffithsHeilnan. 1996)
㈠、烈性噬菌体: 1. 结构大同小异,外貌一般呈蝌蚪状: 头部:双链DNA分子的染色体; 颈部:中空的针状结构及外鞘; 末端:由基板、尾针和尾丝组成。 T偶列噬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