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交自 自堂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论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几类人对孔子的不同态 度,把握孔子的形象,学习其伟大精神 2、探究拓展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积累作文素材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几类人对孔子的不同态 度,把握孔子的形象,学习其伟大精神。 ▪ 2、探究拓展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积累作文素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 同的语气),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这几类人对孔子的态度以及孔子的 反应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 同的语气),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这几类人对孔子的态度以及孔子的 反应
1、侧面点明孔子宣扬大道的决心 仪封人:崇敬 2、不避嘲讽,积极入世 长沮:嘲讽 桀溺:不屑 3、不避讽劝,积极入世 ←接舆:婉劝 4、批评隐士:不仕无义 丈人:不满 5、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广为人知 晨门:不解
▪ 1、侧面点明孔子宣扬大道的决心 ←仪封人:崇敬 ▪ 2、不避嘲讽,积极入世 ←长沮:嘲讽 桀溺:不屑 ▪ 3、不避讽劝,积极入世 ←接舆:婉劝 ▪ 4、批评隐士:不仕无义 ←丈人:不满 ▪ 5、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广为人知 ←晨门:不解
讨论思考 你是如何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做法?请说明理由: (1)在“礼乐崩坏”、秩序紊乱的春秋末期, 孔子提出“仁、礼”的主张,想恢复西周的 2礼匍”是不现实的。 (2)孔子周游列国,大力宜扬了自己的政治主 來s儒家学Y蠢秋战国时期最大的 (3)“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光照千古
二、讨论思考: 你是如何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做法?请说明理由: ⑴在“礼乐崩坏”、秩序紊乱的春秋末期, 孔子提出“仁、礼”的主张,想恢复西周的 “礼制”是不现实的。 ⑵孔子周游列国,大力宣扬了自己的政治主 张,使儒家学派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一 个流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光照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