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 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 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以 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 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中国的 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 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 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 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 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 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 《楚辞》开始的。《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它们 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 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 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 《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 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 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 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众说不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 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 的地方,“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西方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二元 论”,最早是上帝和人,文艺复兴以后,变成了人和自然二元对立。因此,文艺复兴 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 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 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现在进入21世纪了,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 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 的破坏。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 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归根 到底,中西方美学的不同是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山东省德州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 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 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以 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 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中国的 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 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 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 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 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 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 《楚辞》开始的。《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它们 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 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 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 《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 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 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 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 色。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众说不 一,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 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 的地方,“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西方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二元 论”,最早是上帝和人,文艺复兴以后,变成了人和自然二元对立。因此,文艺复兴 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 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 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现在进入 21 世纪了,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 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 的破坏。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 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一。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归根 到底,中西方美学的不同是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美学和艺术更追求美和善的统一,西方美学和艺术更追求美和真的统 表现在戏剧中,西方悲剧往往一悲到底,而中国悲剧的结尾总有光明。 B.中西方对美学的追求不同,所以其绘画的注重点也不同,中国绘画强调表现, 注重的是散点透视,而本文绘画则强调再现,注重的是焦点透视。 C.中国文学强调抒情,其源头之一《诗经》中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抒情诗:西方文 学重视叙事,其文学源头《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 D.西方文化强调“二元对立”,主张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使得西方的自然科 学发展得很快;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造成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便提出中西美学的显著不同:中国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 而西方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B.第二段作者论证了中国美学强调抒情与西方美学注重写实的差异,接着又分析 了差异的原因在于中西文学的源头不同。 C.第三段作者更进一层,论证了中西美学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民族文化的不 同,尤其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显著差异。 D.文章层次非常清晰,在论证过程中大量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将原本抽象 的美学原理阐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不是安排大多数主要人物都死亡的结局, 这出悲剧的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B.《诗经》《楚辞》虽然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 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注重表现作者的情感。 C.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和写实,《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 所以它们的表现形式是相同的,但是迴异于我们的抒情文学。 D中西方文化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因为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科学家,已经认 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希望从中吸收精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人生的考题 李建 若干年前,我所在的公司招聘事务员,要求是法律专业毕业,负责公司内部法律 文书的起草以及处理公司对外的各种经济纠纷。招聘启事通过人才市场发布后, 收到了很多应聘人员的简历。 天下午,天气很热,一位年轻小伙子大汗淋漓地赶到公司面试。老板看过他的 简历后很满意,因为他要的薪水很低,而且又是法律专业一本毕业的髙材生 小伙子说,他家里很穷,上大学已经把家底掏空了,还借了不少债。所以他急需 要一份工作,赚钱来帮家里还债。他恳求老板聘用他,他一定会努力做得很好。 老板问了他几个问题之后,就拿出了试用期合同,打算聘用这个朴实的小伙子 可就在这时,办公室里闯进来一个人大吵大闹起来。原来,公司试用期合同上有 个条款,新招聘进来的员工,有两个星期的无薪试用期,如果在这两个星期内 的表现没有令老板满意,随时都可以辞退,公司不用支付一分钱薪水。这个人就 刚干了一个星期被老板辞退的员工,她来找老板要那一个星期的薪水,可老板以 合同条款为由拒绝支付,所以吵闹起来
A.中国美学和艺术更追求美和善的统一,西方美学和艺术更追求美和真的统一, 表现在戏剧中,西方悲剧往往一悲到底,而中国悲剧的结尾总有光明。 B.中西方对美学的追求不同,所以其绘画的注重点也不同,中国绘画强调表现, 注重的是散点透视,而本文绘画则强调再现,注重的是焦点透视。 C.中国文学强调抒情,其源头之一《诗经》中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抒情诗;西方文 学重视叙事,其文学源头《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 D.西方文化强调“二元对立”,主张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使得西方的自然科 学发展得很快;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造成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便提出中西美学的显著不同:中国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 而西方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B.第二段作者论证了中国美学强调抒情与西方美学注重写实的差异,接着又分析 了差异的原因在于中西文学的源头不同。 C.第三段作者更进一层,论证了中西美学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民族文化的不 同,尤其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显著差异。 D.文章层次非常清晰,在论证过程中大量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将原本抽象 的美学原理阐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假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不是安排大多数主要人物都死亡的结局, 这出悲剧的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B.《诗经》《楚辞》虽然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 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注重表现作者的情感。 C.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和写实,《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 所以它们的表现形式是相同的,但是迥异于我们的抒情文学。 D.中西方文化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因为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科学家,已经认 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希望从中吸收精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人生的考题 李建 若干年前,我所在的公司招聘事务员,要求是法律专业毕业,负责公司内部法律 文书的起草以及处理公司对外的各种经济纠纷。招聘启事通过人才市场发布后, 收到了很多应聘人员的简历。 一天下午,天气很热,一位年轻小伙子大汗淋漓地赶到公司面试。老板看过他的 简历后很满意,因为他要的薪水很低,而且又是法律专业一本毕业的高材生。 小伙子说,他家里很穷,上大学已经把家底掏空了,还借了不少债。所以他急需 要一份工作,赚钱来帮家里还债。他恳求老板聘用他,他一定会努力做得很好。 老板问了他几个问题之后,就拿出了试用期合同,打算聘用这个朴实的小伙子。 可就在这时,办公室里闯进来一个人大吵大闹起来。原来,公司试用期合同上有 一个条款,新招聘进来的员工,有两个星期的无薪试用期,如果在这两个星期内 的表现没有令老板满意,随时都可以辞退,公司不用支付一分钱薪水。这个人就 刚干了一个星期被老板辞退的员工,她来找老板要那一个星期的薪水,可老板以 合同条款为由拒绝支付,所以吵闹起来
老板非常生气,对正在面试的小伙子说:“小刘,你是学法律的,你说说看,我 该不该支付她这一个星期的薪水?” 小刘以为这是一道面试题,便诚惶诚恐地说:“按照法律规定,你只要聘用了她, 就该支付她的薪水,否则就触犯法律了。” 这时,还有一个客户在办公室里和老板谈生意,也连连点头称是,说老板违反了 劳动法,试用期也应该支付薪水 老板听到,脸色突然变了,叫来会计结算她的薪水。等客户走了之后,老板一把 就将给小伙子的试用期合同扯过来,撕得粉碎。 老板冷着脸说:“我招你来,是叫你为我说话的,而不是让你和外人一起说我的 不是!如果你现在是律师,就算我是一个杀人犯,你也要为我辩护,你知道吗?” 小伙子血气方刚,认为自己没错,辩解道:“我学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公平与正 义! 老板哈哈大笑:“那就请你到别处去维护公平正义吧,我这里不需要救世主。” 小伙子一听老板说不聘用他了,顿时沉了,这才明白这并不是一道面试题。自己 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个到城市里来找工作的打工仔,他必须要找一份工作来糊口, 帮家里还债。 可不管他再怎么苦苦哀求,赔不是,老板就是不愿再聘用他了。小伙子只好垂头 丧气地离开办公室,在他走出房门的那一刻,老板说:“小伙子,你别怪我铁石 心肠,社会就是如此现实和残酷,等你踏上社会后,就会明白了。 小伙子听后什么话也没说,一副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 小伙子走后,这件事情成了老板教育我们的典型案例。我和同事也都明白老板经 常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每次我听到老板讲这个故事,就会想起那个姓刘的小伙子 他离开公司后,会去哪里?会选择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和 美丽陷阱的世界里,他还会坚持他的人生原则吗?他还会和刚出大学校园时一样 是非分明,坚持正义吗? 十多年后,老板因为窃取同行公司的商业机密,被对手告上法庭。律师对老板说, 这个案子多半会输掉。老板不信,他要通过非正常渠道来赢得这场官司,俗话说, 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法庭上,桀骜不驯的老板一直趾高气扬,他坚信这场官司不会输,因为他已经 暗地里委托律师给主审法官送了一个厚厚的红包。 可当他看到法庭上那个严肃的法官时,他愣住了。这个他似曾相识,想了好久, 老板终于想起这位法官竟然就是他在故事里经常讲到的那个小伙子。老板一阵眩 晕,他已经感觉到这场官司要输掉了,而且还会再多一条行贿的罪名。 后来,老板果然输了这场官司,受到了法律应用的惩罚。此后,我们也再没有听 到老板洋洋自得地讲起好运个老套的故事。 (选自《2016中国年度微型小说》,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三段对小伙子的简历和家境的介绍并非闲笔,而是暗示了他的善良 和责任感,这是他后来成长为正直法官不可或缺的品质。 B.“老板经常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文中没有明说,但是从上下方可以推断,老板 是要员工无条件地服从于他,为公司利益着想 C.小说中的老板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文中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和心 理等多种描写手法,突出了他唯利是图、目无法纪的丑恶嘴脸
老板非常生气,对正在面试的小伙子说:“小刘,你是学法律的,你说说看,我 该不该支付她这一个星期的薪水?” 小刘以为这是一道面试题,便诚惶诚恐地说:“按照法律规定,你只要聘用了她, 就该支付她的薪水,否则就触犯法律了。” 这时,还有一个客户在办公室里和老板谈生意,也连连点头称是,说老板违反了 劳动法,试用期也应该支付薪水。 老板听到,脸色突然变了,叫来会计结算她的薪水。等客户走了之后,老板一把 就将给小伙子的试用期合同扯过来,撕得粉碎。 老板冷着脸说:“我招你来,是叫你为我说话的,而不是让你和外人一起说我的 不是!如果你现在是律师,就算我是一个杀人犯,你也要为我辩护,你知道吗?” 小伙子血气方刚,认为自己没错,辩解道:“我学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公平与正 义!” 老板哈哈大笑:“那就请你到别处去维护公平正义吧,我这里不需要救世主。” 小伙子一听老板说不聘用他了,顿时沉了,这才明白这并不是一道面试题。自己 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个到城市里来找工作的打工仔,他必须要找一份工作来糊口, 帮家里还债。 可不管他再怎么苦苦哀求,赔不是,老板就是不愿再聘用他了。小伙子只好垂头 丧气地离开办公室,在他走出房门的那一刻,老板说:“小伙子,你别怪我铁石 心肠,社会就是如此现实和残酷,等你踏上社会后,就会明白了。” 小伙子听后什么话也没说,一副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 小伙子走后,这件事情成了老板教育我们的典型案例。我和同事也都明白老板经 常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每次我听到老板讲这个故事,就会想起那个姓刘的小伙子, 他离开公司后,会去哪里?会选择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和 美丽陷阱的世界里,他还会坚持他的人生原则吗?他还会和刚出大学校园时一样 是非分明,坚持正义吗? 十多年后,老板因为窃取同行公司的商业机密,被对手告上法庭。律师对老板说, 这个案子多半会输掉。老板不信,他要通过非正常渠道来赢得这场官司,俗话说, 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法庭上,桀骜不驯的老板一直趾高气扬,他坚信这场官司不会输,因为他已经 暗地里委托律师给主审法官送了一个厚厚的红包。 可当他看到法庭上那个严肃的法官时,他愣住了。这个他似曾相识,想了好久, 老板终于想起这位法官竟然就是他在故事里经常讲到的那个小伙子。老板一阵眩 晕,他已经感觉到这场官司要输掉了,而且还会再多一条行贿的罪名。 后来,老板果然输了这场官司,受到了法律应用的惩罚。此后,我们也再没有听 到老板洋洋自得地讲起好运个老套的故事。 (选自《2016 中国年度微型小说》,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第二、三段对小伙子的简历和家境的介绍并非闲笔,而是暗示了他的善良 和责任感,这是他后来成长为正直法官不可或缺的品质。 B.“老板经常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文中没有明说,但是从上下方可以推断,老板 是要员工无条件地服从于他,为公司利益着想。 C.小说中的老板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文中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和心 理等多种描写手法,突出了他唯利是图、目无法纪的丑恶嘴脸
D.小说故事情节曲折,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也非常复杂,大学生就业艰难、法律制 度不健全等内容都是小说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5.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5分) 6.小说题目为“人生的考题”,你认为作者通过这篇小说想告诉读者哪些“人 生”的道理?(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侠者黄大年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黄大年,就是这样一位侠者 一般侠者,顶多“江湖”上流传着他的传说,而“黄大侠”却在太平洋上威名远 扬 话说209年,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正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中 国,这个舰队自动后退100海里。此事,外媒有报,新华社有转,惊动中外。 航母舰队何以后退?盖因黄大年身怀绝技使然。 他是国际知名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擅长“给地球做CT”。他回国前硏 发的高科技整装技术装备,能在快速移动条件下探测地下和水下隐伏目标,广泛 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尤其潜艇攻防和穿透侦査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他 带领团队成功硏制出的航空重力梯度仪系统,能精确探测位于国界和交战区地下 隧道以及隐藏在民用建筑物地下的军事设施。他曾在某国军队的“潜艇”和“飞 机”上做过试验,搞过技术攻关 这样的高手,自然让人联想到“一个人顶几个师”的钱学森。而李四光、钱学森、 邓稼先那一代“前辈髙手”,恰是黄大年自小的偶像,他曾在自己的朋友圈用邓 稼先的例子发出过“黄大年之问”—一“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 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 顾? 982年,黄大年从长春地质学院大学毕业,题赠友人以照片,上书9字:“振兴 中华,乃我辈之责!”感叹号落笔之际,侠气跃然纸上 1993年初冬,他奔赴英伦深造,启程前回望同学,大声说:“等着我,我一定 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2009年,他51岁,正是科学家的黄金年龄,绝学练成,声播宇内,却选择归来, 成为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 边是洋房名望,英伦风景,剑桥流水;一边是祖国召唤,从头开始,道远任重, 选择面前,黄大年义无反顾。他最短时间辞职、售卖别墅、办回国手续, “他肯定会回来。”熟悉他的亲友,无不如是说。 “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端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 值。”他说,“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 术、想法和追求回来。” 黄大年是一个“被仰望、被追赶的传奇人物 作为侠者,与高手过招,他从未败过。他在英国剑桥 ARKeX地球物理公司任研发 部主任时,手下管着300号“高配”人马,包括他国院士。大家服他。在英国
D.小说故事情节曲折,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也非常复杂,大学生就业艰难、法律制 度不健全等内容都是小说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5.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5 分) 6.小说题目为“人生的考题”,你认为作者通过这篇小说想告诉读者哪些“人 生”的道理?(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侠者黄大年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黄大年,就是这样一位侠者。 (一) 一般侠者,顶多“江湖”上流传着他的传说,而“黄大侠”却在太平洋上威名远 扬。 话说 2009 年,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正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中 国,这个舰队自动后退 100 海里。此事,外媒有报,新华社有转,惊动中外。 航母舰队何以后退?盖因黄大年身怀绝技使然。 他是国际知名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擅长“给地球做 CT”。他回国前研 发的高科技整装技术装备,能在快速移动条件下探测地下和水下隐伏目标,广泛 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尤其潜艇攻防和穿透侦查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他 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的航空重力梯度仪系统,能精确探测位于国界和交战区地下 隧道以及隐藏在民用建筑物地下的军事设施。他曾在某国军队的“潜艇”和“飞 机”上做过试验,搞过技术攻关。 这样的高手,自然让人联想到“一个人顶几个师”的钱学森。而李四光、钱学森、 邓稼先那一代“前辈高手”,恰是黄大年自小的偶像,他曾在自己的朋友圈用邓 稼先的例子发出过“黄大年之问”——“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 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 顾?” (二) 982 年,黄大年从长春地质学院大学毕业,题赠友人以照片,上书 9 字:“振兴 中华,乃我辈之责!”感叹号落笔之际,侠气跃然纸上。 1993 年初冬,他奔赴英伦深造,启程前回望同学,大声说:“等着我,我一定 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2009 年,他 51 岁,正是科学家的黄金年龄,绝学练成,声播宇内,却选择归来, 成为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 一边是洋房名望,英伦风景,剑桥流水;一边是祖国召唤,从头开始,道远任重。 选择面前,黄大年义无反顾。他最短时间辞职、售卖别墅、办回国手续。 “他肯定会回来。”熟悉他的亲友,无不如是说。 “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端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 值。”他说,“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 术、想法和追求回来。” (三) 黄大年是一个“被仰望、被追赶的传奇人物”。 作为侠者,与高手过招,他从未败过。他在英国剑桥 ARKeX 地球物理公司任研发 部主任时,手下管着 300 号“高配”人马,包括他国院士。大家服他。在英国
他带领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 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回国不久,他出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硏究”项目 第九分项的首席专家,这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深探项目。 作为侠者,他志存高远,不愿做花匠。英国的生活很好。但在他看来,“在这里 我就是个花匠,过得再舒服,也不是主人。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作为 个中国人,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 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他回国后,国家“巡天探地潜海”得以填补多项 空白。因为他,中国深部探测能力已达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作为侠者,他拼命“疯魔”,将生死看淡。他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 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他身体不好,常年大把吞速 效救心丸,却说“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去年底,他晕倒 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醒后第一句话是: “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作为侠者,他不图名利,却名动朝野。有一项地球勘探项目缺领军人物,但这个 上亿元项目却一分钱也分不到他头上,他二话不说,披挂上阵。学校屡次催他抓 紧申报院士,他说,“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 “大年是我见过的最纯粹、最赤胆忠心的科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 “千人计划”联谊会,大家公选黄大年任副会长。 高风懿行,自成楷式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07月21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大年大学毕业时,题赠友人照片上书“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9字,侠气 跃然纸上,这与李四光、钱学森和邓稼先等“前辈高手”的楷模作用密不可分。 B.黄大年在51岁练成绝学,声播宇内,他拒绝了英国科研机构的极力挽留,选 择归来,成为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足见其赤诚的爱国之心。 C.黄大年回国时,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正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 中国,这个舰队自动后退100海里,可见黄大年所掌握的科技具有极大的威慑力 D.黄大年回国不久,就出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第九分项的首席专 家,这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深探项目,充分体现了他卓越的学术水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黄大年作为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不为一般人所熟悉,作 者形象地说他擅长“给地球做CT”,就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他的工作 B.中国很多留洋学者在学成后选择留存海外而拒绝为国效力,黄大年对这种现象 深表忧虑,文中的“黄大年之问”正是这种忧虑的集中体现 C.作者为突出黄大年的形象,选择了很多他的典型言论,比如他在英国的生活很 好,但他说,“在这里,我就是个花匠”,表达了自己归国的心声。 D.“他晕倒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这是 处典型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勾勒出一位鞠躬尽瘁的科学家的髙贵灵魂。 E.侧面描写是本文的突出特色,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对黄大年的评价,学校屡 次催报院士黄大年的反应等内容,都从侧面突出了他的光辉形象。 9.作者称黄大年为“侠者”,从文中看,“侠者”哪些高贵品质?请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他带领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 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回国不久,他出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 第九分项的首席专家,这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深探项目。 作为侠者,他志存高远,不愿做花匠。英国的生活很好。但在他看来,“在这里, 我就是个花匠,过得再舒服,也不是主人。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作为 一个中国人,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 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他回国后,国家“巡天探地潜海”得以填补多项 空白。因为他,中国深部探测能力已达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作为侠者,他拼命“疯魔”,将生死看淡。他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 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他身体不好,常年大把吞速 效救心丸,却说“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去年底,他晕倒 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醒后第一句话是: “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作为侠者,他不图名利,却名动朝野。有一项地球勘探项目缺领军人物,但这个 上亿元项目却一分钱也分不到他头上,他二话不说,披挂上阵。学校屡次催他抓 紧申报院士,他说,“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 “大年是我见过的最纯粹、最赤胆忠心的科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 “千人计划”联谊会,大家公选黄大年任副会长。 高风懿行,自成楷式。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 年 07 月 21 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大年大学毕业时,题赠友人照片上书“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9 字,侠气 跃然纸上,这与李四光、钱学森和邓稼先等“前辈高手”的楷模作用密不可分。 B.黄大年在 51 岁练成绝学,声播宇内,他拒绝了英国科研机构的极力挽留,选 择归来,成为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足见其赤诚的爱国之心。 C.黄大年回国时,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正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 中国,这个舰队自动后退 100 海里,可见黄大年所掌握的科技具有极大的威慑力。 D.黄大年回国不久,就出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第九分项的首席专 家,这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深探项目,充分体现了他卓越的学术水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黄大年作为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不为一般人所熟悉,作 者形象地说他擅长“给地球做 CT”,就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他的工作。 B.中国很多留洋学者在学成后选择留存海外而拒绝为国效力,黄大年对这种现象 深表忧虑,文中的“黄大年之问”正是这种忧虑的集中体现。 C.作者为突出黄大年的形象,选择了很多他的典型言论,比如他在英国的生活很 好,但他说,“在这里,我就是个花匠”,表达了自己归国的心声。 D.“他晕倒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这是 一处典型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勾勒出一位鞠躬尽瘁的科学家的高贵灵魂。 E.侧面描写是本文的突出特色,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对黄大年的评价,学校屡 次催报院士黄大年的反应等内容,都从侧面突出了他的光辉形象。 9.作者称黄大年为“侠者”,从文中看,“侠者”哪些高贵品质?请简要概括。 (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