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寒邪 1.寒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 称为寒邪。 ■寒邪侵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寒客肌 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 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二)寒邪 1.寒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 称为寒邪。 寒邪侵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寒客肌 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 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三)湿邪 1.湿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 称为湿邪。 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重浊有质,损伤脾阳,阻滞脾气) (2)湿性重浊(沉重,秽浊) (3)湿性黏滞(症状,病程)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清湿袭虚,病起于下)
(三)湿邪 1.湿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 称为湿邪。 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重浊有质,损伤脾阳,阻滞脾气) (2)湿性重浊(沉重,秽浊) (3)湿性黏滞(症状,病程)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清湿袭虚,病起于下)
(四)燥邪 1.燥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 燥邪 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燥与热合,侵犯人体, 发为温燥;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 人体,则发为凉燥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四)燥邪 1.燥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 燥邪。 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燥与热合,侵犯人体, 发为温燥;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 人体,则发为凉燥。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五)火(热)邪 1.火(热)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 火热之邪 ■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是:热邪致病,临 床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火邪 致病,临床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如肌 肤局部红、肿、热、痛,或口舌生疮,或 目赤肿痛等
(五)火(热)邪 1.火(热)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 火热之邪。 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是:热邪致病,临 床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火邪 致病,临床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如肌 肤局部红、肿、热、痛,或口舌生疮,或 目赤肿痛等
2.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 (热盛→津亏→阴气虚) (4)火热易生风动血 (热极生风,热迫血妄行) (5)火邪易致疮痈 火邪结聚,热盛肉腐→化脓)
2.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 (热盛→津亏→阴气虚) (4)火热易生风动血 (热极生风,热迫血妄行) (5)火邪易致疮痈 (火邪结聚,热盛肉腐→化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