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初2014届一诊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总分:120分命题教师:周柯) 第Ⅰ卷(选择题,3分×10) 题号1 7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魁梧(wu 倒坍(tan) 嗔怪(chen)一抔黄土(po) B.侍候(shi)荫庇(yin) 田圃(pi) 恪尽职守(ke) C.褒贬(bao)驽钝(nu) 翘首(qiao)舐犊情深(shi) D.黝黑(you)慰藉(jie) 狡黠(xia) 廓然无累(lei)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c A.今年是奥运年,各种赛事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 B.知悉家中老母身体健康,心中稍安。此地诸事告罄,即刻回乡探望。 C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 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 3、下列各句没有毛病的一项是()(3分)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B.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 C.看了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夏天到了,大家游泳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 《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此书 B.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 流畅、简净等特点
渠县初 2014 届一诊考试 语文试题 (试卷总分:120 分 命题教师:周柯) 第 I 卷(选择题,3 分×10) 题号 1 2[来 源 :www.shulihua.net]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魁梧.(.wú) 倒坍.(tān) 嗔.怪(chēn) 一抔.黄土(pó) B.侍.候(shì) 荫.庇(yìn) 田圃.(pǔ) 恪.尽职守(kè) C.褒.贬(bāo) 驽.钝(nú) 翘.首(qiáo) 舐.犊情深(shì) D.黝.黑(yōu) 慰藉.(jiè) 狡黠.(xiá) 廓然无累.(lèi)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今年是奥运年,各种赛事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 B.知悉家中老母身体健康,心中稍安。此地诸事告罄,即刻回乡探望。 C.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 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 3、下列各句没有毛病的一项是( ) (3 分)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B.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 C.看了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夏天到了,大家游泳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 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 《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此书。 B.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 流畅、简净等特点
C.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 表达内心情感;俄国诗人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则直接用劝说的口吻,对世人进行嘱 咐 D.鲁迅的《孔乙己》、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小说,都是以主人公 名字命名的 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用什么点亮黑夜 陈怡嘉 ①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科技新闻:有人在健身房的地板下装上特殊的装置,收集人们 跳健美操时蹦垯的能量,用来供应健身房本身的照明需要。我不由感叹现代人已经走进了 个怪圈:身上多余的热量成了脂肪,成了健康的负担,而我们同时又一直在向自然界索 取能源。可惜,似乎这样的创新发明仍然无法大规模推广,离我们的生活仍然很远。我们 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好像一只只尾巴干净灵动、却顶着一脑袋脏泥巴的蝌蚪—一在全球二氧 化碳总排放量中,3階%是由电力生产所产生的。家中雪白干净的插座,那一头连接的却是 大量能源损耗、极高的碳排放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②火力发电的缺点人产早已知晓,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大致为1公斤煤产生3度电, 同时会排放出很多有毒有害气体,并且发电过程中能量的损耗浪费非常严重。 ③水力发电曾经被视为获取清洁绿色能源的有效途径,大江大河被视作取之不尽的能 源宝库。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逐渐逐渐深入,“水电是否算得上真正的绿色能源” 开始成了存在着巨大争议的问题。埃及阿斯旺水坝的故事说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建坝 发电、控水灌溉的眼前利益晃得埃及人兴奋不已,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摆脱从法老时代开始 就靠尼罗河泛滥吃饭的日子,待到他们兴师动众地转移了坝区里的若干历史文物遗址、筑 坝蓄水之后,却发现得不偿失:没有尼罗河泛滥带来的淤泥,下游农地很快贫瘠下去,尼 罗河入海口的水质也发生了变化,鱼类不再集在河口觅食,坝区在若干年后即将被泥沙淤 积,蓄水量和发电量开始下降,血吸虫病也开始流行。而当地区局势不稳、有战争隐忧之 时,大规模蓄水的阿斯旺水坝又会成为惹眼的目标,一旦被袭击,大片土地将成泽国 这水坝建得闹心,成了烫手的山芋。1998年,一篇《水坝与发展》报告,尖锐地提出了“水 坝对环境破坏严重”的观点,在解决能源紧张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水电究竟更靠近哪 端? ④与水力发电一样,核能也备受争议,核能发电仅有50多年的历史,但1959-1995 年间,全球就发生了18次重大核事故。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漏
C.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 象 表达内心情感;俄国诗人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则直接用劝说的口吻,对世人进行嘱 咐。 D.鲁迅的《孔乙己》、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小说,都是以主人公 名字命名的。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用什么点亮黑夜 陈怡嘉 ①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科技新闻:有人在健身房的地板下装上特殊的装置,收集人们 跳健美操时蹦跶的能量,用来供应健身房本身的照明需要。我不由感叹现代人已经走进了 一个怪圈:身上多余的热量成了脂肪,成了健康的负担,而我们同时又一直在向自然界索 取能源。可惜,似乎这样的创新发明仍然无法大规模推广,离我们的生活仍然很远。我们 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好像一只只尾巴干净灵动、却顶着一脑袋脏泥巴的蝌蚪——在全球二氧 化碳总排放量中,37%是由电力生产所产生的。家中雪白干净的插座,那一头连接的却是 大量能源损耗、极高的碳排放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②火力发电的缺点人产早已知晓,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大致为 1 公斤煤产生 3 度电, 同时会排放出很多有毒有害气体,并且发电过程中能量的损耗浪费非常严重。 ③水力发电曾经被视为获取清洁绿色能源的有效途径,大江大河被视作取之不尽的能 源宝库。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逐渐逐渐深入,“水电是否算得上真正的绿色能源” 开始成了存在着巨大争议的问题。埃及阿斯旺水坝的故事说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建坝 发电、控水灌溉的眼前利益晃得埃及人兴奋不已,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摆脱从法老时代开始 就靠尼罗河泛滥吃饭的日子,待到他们兴师动众地转移了坝区里的若干历史文物遗址、筑 坝蓄水之后,却发现得不偿失:没有尼罗河泛滥带来的淤泥,下游农地很快贫瘠下去,尼 罗河入海口的水质也发生了变化,鱼类不再集在河口觅食,坝区在若干年后即将被泥沙淤 积,蓄水量和发电量开始下降,血吸虫病也开始流行。而当地区局势不稳、有战争隐忧之 时,大规模蓄水的阿斯旺水坝又会成为惹眼的目标,一旦被袭击,大片土地将成泽国…… 这水坝建得闹心,成了烫手的山芋。1998 年,一篇《水坝与发展》报告,尖锐地提出了“水 坝对环境破坏严重”的观点,在解决能源紧张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水电究竟更靠近哪一 端? ④与水力发电一样,核能也备受争议,核能发电仅有 50 多年的历史,但 1959—1995 年间,全球就发生了 18 次重大核事故。2011 年 3 月,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漏
事故,可能会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出于安全及环保的需要, 如今已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了核电站。但在碳排放成为关注热点的时候,核能又 开始受到青睐——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促使囯际知名环保人士挑战禁忌,他们认为,石油、 煤等常规燃料对环境的威胁比核能更大,与其完全拒绝核能,不如思考如何解决核能的经 济与安全等问题。 ⑤火、水、核能都不是理想的发电能源,而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当科技精英仍在上下求索之时,我们还是只能使用“脏脑袋”的电。 (选自。《人与自然》2011年第3期有删改) 5、下列有关能源利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火力发电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发电过程中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能量的损耗浪费严重 B.水电作为真正的绿色能源,清洁无污染,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C.核能备受争议,主要是因为其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太阳能和风能可算是理想的发电能源,但其发电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6、下面对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好像一只只尾巴干净灵动,却顶着一脑袋脏泥巴的蝌蚪。” 打比方,形象说明我们一头使用着清洁的电,别一头却在污染破坏着生态环境。 B.“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大致为1公斤煤产生3度电。” 列数字,准确说明火力发电对煤等常规燃料的消耗大 C.“埃及阿斯旺水坝的故事说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举例子,具体说明水力发电也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D.“与水力发电一样,核能也备受争议,核能发电仅有50多年的历史,但1959-1995年 间,全球就发生了18次重大核事故。” 作比较、列数字,说明核能利用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引用一则新闻材料,既引出了说明的对象,又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我不由感叹现代人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怪圈”的意思是我们从自然界摄取了过 多的热量成为脂肪,成了负担,忙着“减负”,而我们还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能源。 C.“在解决能源紧张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水电究竟更靠近哪一端?”这“哪一端”指的 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D.“脏脑袋”的电既指火力、水力发的电,也指核能发的电
事故,可能会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出于安全及环保的需要, 如今已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了核电站。但在碳排放成为关注热点的时候,核能又 开始受到青睐——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促使国际知名环保人士挑战禁忌,他们认为,石油、 煤等常规燃料对环境的威胁比核能更大,与其完全拒绝核能,不如思考如何解决核能的经 济与安全等问题。 ⑤火、水、核能都不是理想的发电能源,而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当科技精英仍在上下求索之时,我们还是只能使用“脏脑袋”的电。 (选自《人与自然》2011 年第 3 期 有删改) 5、下列有关能源利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火力发电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发电过程中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能量的损耗浪费严重。 B.水电作为真正的绿色能源,清洁无污染,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C.核能备受争议,主要是因为其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D.太阳能和风能可算是理想的 发电能源,但其发电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6、下面对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好像一只只尾巴干净灵动,却顶着一脑袋脏泥巴的蝌蚪。” ——打比方,形象说明我们一头使用着清洁的电,别一头却在污染破坏着生态环境。 B.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大致为 1 公斤煤产生 3 度电。” ——列数字,准确说明火力发电对煤等常规燃料的消耗大。 C. “埃及阿斯旺水坝的故事说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举例子,具体说明水力发电也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D. “与水力发电一样,核能也备受争议,核能发电仅有 50 多年的历史,但 1959—1995 年 间,全球就发生了 18 次重大核事故。” ——作比较、列数字,说明核能利用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引用一则新闻材料,既引出了说明的对象,又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我不由感叹现代人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怪圈”的意思是我们从自然界摄取了过 多的热量成为脂肪,成了负担,忙着“减负”,而我们还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能源。 C. “在解决能源紧张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水电究竟更靠近哪一端?”这“哪一端”指的 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D. “脏脑袋”的电既指火力、水力发的电,也指核能发的电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夭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负(凭借)势竞上 晓雾将歇(休息) B.互相轩邈(名词,指高处和远处) 沉鳞(代鱼)竞跃 C.蝉则千转(通“啭”,鸟鸣声)不穷 夕日欲颓(坠落) D.猿则百叫无绝(断) 答谢中书书(写)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吾与徐公美 B.自康乐以来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C.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鸢飞戾天者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0、下面句子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巧妙地通过写树适寒、竞长、繁多的特点,突出了树之奇,也就显示了山之奇,确有 番别出心裁之意 B.乙文作者通过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的意境创设,描绘 了幅清峻秀美的山川景色。 C.甲文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人的蔑视 乙文中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以“美”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D.甲乙两文都是以写景为主的小品文,并不是书信,甲文写的是富春江地方之景,乙文写的是仙都 地方之景,都描绘了奇丽秀美的景物特征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负.(凭借)势竞上 晓雾将歇.(休息) B.互相轩邈..(名词,指高处和远处) 沉鳞..(代鱼)竞跃 C.蝉则千转.(通“啭”,鸟鸣声)不穷 夕日欲颓.(坠落) D.猿则百叫无绝.(断) 答谢中书书.(写)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吾与.徐公美 B.自康乐以.来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C.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D.鸢飞戾天者.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0、下面句子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作者巧妙地通过写树适寒、竞长、繁多的特点,突出了树之奇,也就显示了山之奇,确有 一番别出心裁之意。 B.乙文作者通过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的意境创设,描绘一 了幅清峻秀美的山川景色。 C.甲文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人的蔑视, 乙文中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以“美”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D.甲乙两文都是以写景为主的小品文,并不是书信,甲文写的是富春江地方之景,乙文写的是仙都 地方之景,都描绘了奇丽秀美的景物特征
第Ⅱ卷(综合类共50分) 四、文言翻译、探究感悟、诗歌鉴赏与诗词默写(16分) (-)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 12、诗歌鉴赏。(5分)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淸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晏殊 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两首词都描绘了特有的景物,请举一例说明写景的作用。(2分) (2)两首词都有一个“独”字,词人内心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呢?请结合诗句解读。(3分) (三)按要求填空。(7分) 13、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 14、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16、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17、《武陵春》中把“愁”写得更有分量,想像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
第Ⅱ卷(综合类 共 50 分) 四、文言翻译、探究感悟、诗歌鉴赏与诗词默写(16 分) (一)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每小题 2 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 12、诗歌鉴赏。(5 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两首词都描绘了特有的景物,请举一例说明写景的作用。(2 分) (2)两首词都有一个“独”字,词人内心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呢?请结合诗句解读。(3 分) (三)按要求填空。(7 分) 13、力尽不知热, 。 (白居易《观刈麦》) 14、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15、 ,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 咏梅》) 16、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来源: w w w . s h u l ihu a.n etw ww. shu lih ua. net ] 17、《武陵春》中把“愁”写得更有分量,想像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