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 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2.水稻病害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在现有防治水平之下,全国平 均每年损失可达200亿公斤。如不防治, 平均每年减产稻谷可达300亿公斤; ·因此,研究和防治水稻病害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文件格式: PDF大小: 6.4MB页数: 141
Study on Fertility Characteristic and development on New System of Male sterile lines of Nian Type in Wheat M.A. Postgraduate: Na Niu Tutor: Prof, Gaisheng Zhang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The Cms is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make use of wheat heterosis In order to probe into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23.5KB页数: 2
“三系”技术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粘类小 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特异性,利用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单一的特点,以及建立 粒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专一的快速定向转育体系,本研究以具有不同来源的不育基因载体 系列异质同核、同质异核及异质异核非1BLRS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一系列小麦染 色体工具材料等为主体材料,重点进行了四方面内容的研究,即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不 同育性基因载体的筛选及其育性特异性比较;粘类非1BL/小麦雄性不育系恢复性遗 传规律研究:粘类非1BL/I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杂种F雌雄配子传递遗传机理分析; 粒类非BL/RS小麦雄性不育系快速转育体系的建立,获得下述重要结果;
文件格式: PDF大小: 93.2KB页数: 2
作者简介 牛娜,女,汉族,1971年11月生,陕西省商州市人。 96年9月就读于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种子生产与营销专业专科班。 198年7月通过“专升本”选拔考试,同年9月升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农学 专业本科 20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本科半业,取得学士学位;于同年9 月考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小麦雄性不育应用基 础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2.55KB页数: 1
本研究是在导师张改生教投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三年来,学业上 直得到他的支持、理解和指导,特此深表谢意 论文研究期间,还得到刘宏伟副教投,王军卫讲师,王小利副教投, 田增荣副研究员,陈新宏副研究员,王长有助理研究员的热情指导和帮助 同窗杜伟莉博士、邵景侠博士,李桂萍、刘洪梅、王振华、何良荣、姬俊 华姜奇彦、李红霞,方正武、张胜利等,以及同学高瑞、张春霞、王江 波等均亦给予了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致谢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5.59KB页数: 1
1,4根尖42条染色体,4个随体 2.9-11根尖4条染色体,4个随体 3.24根尖42条染色体,4个随体 4.莫迦小麦根尖42条染色体,4个随体
文件格式: PDF大小: 32.98KB页数: 1
[1]娄布,等我国杂交水稻的新进展中国农业科学198:216):3 [2]袁隆平.试谈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作物杂志1990,(1):12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83.64KB页数: 10
1.对不同来源的粘类非BLRS不育载体进行筛选,经细跑学鉴定,S4莫迦 小麦,9]10,24均属于非BLRS类型,将它们导入粘、易、偏和二角型异源细胞 质后均完全表现雄性不育。选择粘型、偏型不同来源的育性载体培育成的不育类型进行 育性恢复性测定发现,其不同育性载体育性恢复性差异很大,S4莫迦两种不育载体 育性恢复度相对较低,且在特定父本、细胞质背景下杂种F表现出育性分离:910 和24育性恢复性良好,自交结实率与SP4莫迦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是粘类小麦雄 性不育系优良保持系资源,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很有应用前景
文件格式: PDF大小: 52.19KB页数: 1
粘类小性不育系育性特异性研究及其快速定向转育体系的建拓 育性考种子结实率有开放结实率、套袋自交结实率和隔离结实率3种,而套袋 自交结实率方法简单,结果又能客观反映植株育性。本试验采用了套袋结实率并结合花 粉育性考察育性,结果更为可靠 通过对F1、F2各自自交结实率整体进行比较,发现若父本相同,不同细胞质类型对 它们的育性恢复性影响不显著,同一不系,不同父本对其育性恢复性影响也不显著 从本试验结果得知,F2分离群体全为可育,完全符合配子体传递的特点。粘类非BL/ 1RS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F是以配子体表达的特点,有可能为三系杂种小麦利用F2提 供了理论依据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3.58KB页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