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学》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Underwater Sound
文件格式: DOC大小: 83KB页数: 6
实验一 常见养殖贝类的观察 实验二 田螺外部、内部结构解剖实验 实验三 温度对贝类生活的影响 实验四 盐度对贝类生活的影响 实验五 底质对贝类生活的影响 实验六 田螺(河蚌)的生长实验 实验七 河蚌育珠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3.22MB页数: 16
实验一 名特鱼类的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二 蛙的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三 鳖的形态结构观察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74MB页数: 14
西昌学院:《鱼类学及组织胚胎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文件格式: DOCX大小: 19.04KB页数: 4
西昌学院:《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文件格式: DOCX大小: 14.42KB页数: 2
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称为底栖动物(zoobenthos或benthic animal)。底栖动物可分为原生底栖动物(primary zoobenthos)和次生底栖动物(secondary zoobenthos)。原生底栖动物的特点是能直接利用水中溶解氧的种类,包括常见的蠕虫、底栖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次生底栖动物是由陆地生活的祖先在系统发生过程中重新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包括各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中的肺螺类(Pulmata) 如椎实螺Lymnea等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3.24MB页数: 131
浮游动物(zooplankton)是指水中营异养生活的浮游生物。其种类组成极其复杂,包括无脊椎动物的大部分门类,既从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到较高等的尾索动物,同时还包括许多无脊椎动物的幼虫。但是从浮游动物的饵料意义出发,本篇主要介绍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卤虫、糠虾、磷虾、毛颚动物、被囊动物及各类浮游幼虫等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7.52MB页数: 93
《水生生物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绪论 hydrobiology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29.5KB页数: 6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主要包括蓝藻门Cyan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隐藻门Crypt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和绿藻门Chlorophyta,而不包括细菌和其它植物。浮游植物在水体中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基础,是水域初级生产者,又是水体中重要的生物环境,也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在决定水域生产性能上具有重要意义,与渔业生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5.25MB页数: 120
第一章 红藻门 Rhodophyta 第二章 褐藻门 Phaeophyta 第三章 轮藻门 Charophyta 第四章 水生维管束植物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4.76MB页数: 44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