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和生理活性成分 一、致甲状腺肿物 二、生氰糖苷 三、蚕豆病和山黧豆中毒 四、外源凝集素和过敏原 五、消化酶抑制剂 六、生物碱糖苷 七、血管活性胺 八、天然诱变剂 九、香辛料中的生理活性成分 十、蘑菇毒素 第二节 动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一、含有毒物质的动物组织 (一)内分泌腺 (二)动物肝脏动物肝脏中的毒素 二、海洋鱼类的毒素 三、河豚毒素 四、贝类毒素 五、海参类 六、蟾蜍 第三节 衍生物 —、苯并[a]芘 二、美拉德反应产物和杂环胺 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四、N-亚硝胺 第四节 污染物 —、食物中的真菌毒素 (一)黄曲霉毒素 (二)其他曲霉和青霉毒素 (三)麦角中毒和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症 二、食品中的工业污染毒素 (一)多环芳烃 (二)多氯联苯 (三)二?英 (四)铅 (五)汞 (六)镉 三、食物中的农药残毒 (一)概 述 (二)有机氯农药 (三)有机磷农药 (四)氨基甲酸酯农药 (五)拟除虫菊酯农药 (六)除草剂 四、兽药残留 (一)食品中兽药的污染 (二)健康危害 (三)控制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措施 第五节 添加剂 一、食品添加剂的毒性 二、食品添加剂的有关法案和规定 三、防腐剂 四、抗氧化剂 五、合成甜味剂 六、食用色素 七、食用香料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MB页数: 95
第一节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一、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 二、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局限性 第二节 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处理 一、实验动物物种的选择 二、实验动物品系的选择 三、对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的选择 四、个体选择 第四节 食品毒理学试验设计要点 一、体内毒理学试验设计 二、体外毒理学试验设计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染毒和处置 一、动物实验前的准备 二、受试物和样品的准备 三、染毒途径 四、实验动物处死及生物标本采集 第六节 毒理学实验结果处理和分析 一、毒理学试验的统计学 二、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 第七节 食品毒理学试验方法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展望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77.5KB页数: 18
第一节 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来源 一、天然物 二、衍生毒物(derived toxicants) 三、污染物----生物学污染物和化学污染物 四、添加剂 第二节 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一、外源化学物的体内动态过程 二、生物膜和生物转运 第三节 吸收 第四节 分布 第五节 生物转化 第六节 排除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96.5KB页数: 24
第一节 食品中外源化学物引起的毒性损伤 一、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二、毒效应谱 三、毒性作用分类 四、靶器官 五、生物学标志 第二节 表示毒性损伤的指标 一、剂量—反应关系 二、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 第三节 毒性损伤(细胞损害)的机制 一、细胞运作对物质的需求与限制 二、外源化学物对细胞功能的干扰 第四节、影响外源化合物毒效应的因素 一、外来因素 二、内在因素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36.5KB页数: 19
第一部分 测量学实验须知 一、测量实验规定 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三、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第二部分 测量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水准仪的使用 实验二 普通水准测量 实验三 经纬仪的使用 实验四 水平角测量 实验五 全站仪使用 实验六 全站仪导线测量 实验七 GPS-RTK 认识及使用 实验八 展绘方格网和已知点及视距测量 实验九 经纬仪测绘地形图 实验十 建筑物设计标高的测设 实验十一 建筑物轴线放样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11KB页数: 32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遥感信息源 第3章 地物光谱特征与遥感数字图像信息提取 第4章 地质遥感 第5章 土壤遥感 第6章 水环境遥感 第7章 植被遥感 第8章 城市遥感 第9章 城市遥感 第10章 遥感与全球变化
文件格式: DOC大小: 8.27MB页数: 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