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土壤含水量测定 包气带是指地下水面以上至地表面之间与大气相通的含有气体的地带。从地面向下, 岩石和土中的水分分布可划分为结合水带、孔角毛细水带、悬挂毛细水带、支持毛细水带 和饱水带,其中前四个带属于包气带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2KB页数: 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方向)生产实习 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气象观测、水均衡试验场观测、现场调查、抽水试验: 启发性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及创造性教学阶段的基本技能训练。由于实习内容、实 习方法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1KB页数: 2
一、地下水资源减少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一)地下水资源减少的概念 水资源减少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陆地上江河地表径流量或地下水储存量总体上 呈现减少的现象。可以分为地表水资源减少和地下水资源减少,前者指江河湖库的径流量 或储存量减少的现象后者指地下水储存量或地下水径流量减少的现象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6.5KB页数: 3
2.2.1工作底图 调查及测绘底图应采用大于或等于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地质图。对于地下水调查, 如只有上述比例尺的地形图而无地质图时,应进行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5KB页数: 2
一、盐碱化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一)盐碱化的概念 土壤盐渍化(土壤盐碱化)是指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聚积形成盐渍土的自然地质过 程。盐渍土是在一定的气候、地形、土地、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人类活动、历 史上的洪、涝、旱灾害,河道变迁,以及土地利用、农业、水利技术措施等,又对土壤盐 渍化的发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文件格式: DOC大小: 79.5KB页数: 6
野外调査包括水资源调査和生态环境地质调査。要求掌握水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和相 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并能够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内容包 括沼泽化、盐碱化、沙漠化、草原退化等与水有关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了解和掌握与水 资源密切相关的不良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分布特点、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危害及相应的 防治措施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4KB页数: 2
一、地下水水质恶化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一)地下水水质恶化的概念 水质恶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使水的感观性、物理化学性质、化学成分、生物 组成以及底质状况等发生恶化的现象。可分为地表水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水质恶化。水质恶 化使水的使用价值降低,给水生生物和用水者造成危害,并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随着 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日益加重,成为当今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2.5KB页数: 5
气象观测:要求了解各种气象要素的主要观测仪器、相应的观测方法和常用的记录格 式,掌握各种气象要素特别是与水资源密切相关的降水、蒸发、气温等要素的统计分析内 容和方法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23KB页数: 7
一、地面沉降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地面沉降(Land Subsidence)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幅度较大、速 率较大的地表高程垂直下降的现象。地面沉降,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是指某一区域内日 于开采地下水或其它地下流体所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或压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 降的现象。意大利威尼斯城最早发现地面沉降
文件格式: DOC大小: 83.5KB页数: 6
一、岩溶塌陷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岩溶地面塌陷是指覆盖在溶蚀洞穴之上的松散土体,在外动力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 的突发性地面变形破坏,其结果多形成圆锥形塌陷坑。 岩溶地面塌陷是地面变形破坏的主要类型多发生于碳酸盐岩、钙质碎屑岩和盐岩等 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激发塌陷活动的直接诱因除降雨、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因素 外,往往与抽水、排水、蓄水和其他工程活动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而后者往往规模大、 突发性强、危害也就大
文件格式: DOC大小: 79KB页数: 7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