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参数,了解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方法。采用主孔抽水、带有多 个观测孔的群孔抽水试验,包括非稳定流和稳定流抽水实验,要求观测抽水期间和水位恢 复期间的水位、流量、水温、气温等内容。要求了解试验基地及其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 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并掌握抽水试验的目的意义、工作程序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4KB页数: 3
(1)把泉统一编号标记在图上,并描述泉出露的位置,属于何种地貌单元,如河谷 盆地、冲沟、峡谷及山麓等,标出泉相对河水面高程及居民点的方位和距离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9KB页数: 1
野外测绘中采取水样必须遵守下列规则: (1)要从水面以下0.2~0.5m处取样 (2)在停滞的水体或水中采取水样,应将死水抽去后,采取新鲜水样;采取河水水祥,应在水流较缓的地段采取;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9KB页数: 1
当野外抽水试验设备缺乏时,可采用试坑渗水试验法,测定包气带非饱和岩层的渗透 系数。有条件可采用单环法或双环法以提高精度。 试坑法是在表层干土中挖一试坑,坑底要离潜水位3~5m以上,向试坑内注水,必须 使试坑中的水位始终高出坑底约10cm,为便于观测坑内水位,在坑底设一标尺,求出单 位时间内从坑底渗入的水量Q,除以坑底面积F,即得出平均渗透速度V=QF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9KB页数: 1
(1)选择新井或近期淘过的井,并尽量选择易透水的井壁结构 (2)井的卫生条件较好,附近没有污染源,并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3)要测得准确的天然静止水位: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9KB页数: 1
(1)根据规范定额要求,对揭露了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强,厚度大)的某些钻孔作三 次水位降深单孔抽水试验。每次降深稳定的延续时间应随含水层性质而定,松散结构的含 水层一般采用趋近稳定状态以后再延续8h即可。而对于裂隙岩层或岩溶含水层可增加2-3 班。此外,应考虑钻孔的目的,确定抽水延续时间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9.5KB页数: 1
生态环境地质调査是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为区 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而进行的一项新的基础性 地质调査工作,是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基础性地质调査。生态环境地质调査是在区域地 质调查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学、土壤学、地貌学、水文地质学、生态 学及其它有关地球科学的方法、理论,调查人类和生物群体赖以生存的岩石圈、地下水圈 和地表水圈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3.5KB页数: 2
(1)测钟。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时,常用测钟。当测钟接触到地下水面时,发出嗡嗡声,此时测量测钟绳长,即为地下水位埋深 (2)电测水位计或万用电表。电测水位计或万用电表是目前常用的测量地下水位的工具,其优点是简便、准确、不受地下水位埋深的限制。但测量时必须测绳伸直,应反复试测,准确地找到水面位置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8.5KB页数: 1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路线宜按下列要求布置:沿垂直岩层或岩浆岩体构造线走向;沿 地貌变化显著方向;沿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沿含水层带走向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点宜布置在下列地点: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岩浆岩与 围岩接触带、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 处:井、泉、钻孔、矿井、坎儿井、地表坍陷、岩溶水点(如暗河出、入口)、落水洞 地下湖和地表水体等 水文地质测绘每平方公里的观测点数和路线长度可按表3-1确定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4.5KB页数: 1
当涌水量小于l0L/s时,用三角堰:大于10L/s时,采用梯形堰或矩形堰测量(见图 3-1)。测得堰口高度(h)及堰口宽度b(单位为cm),分别用下列公式计算: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2.5KB页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