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曾有过两次关于人生价值的讨论。一次是1979年, 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发生重大历史转折的关头,一些青年对人的价值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 考。有一篇文章署名潘晓,题为《人生的道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 表,提出了人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从而引起社会、尤其是青年的极大关注, 开展了一场人究竟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的大讨论。潘晓的文章认为,现在不少人天天喊为人民服 务,但实际上却在为自己,理论
文件格式: DOC大小: 72.5KB页数: 11
1、中国古代对道德的解释 关于道德,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有过许多论述。所谓“道”,古人主要表示事物发展变化的 规则、规律、道理,可分为“天道”和“人道”。“天道”就是关于自然的规则、规律、道理, “人道”就是关于人的规则、规律、道理。“知道”,就是了解、懂得、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 则。掌握了规则就是“德”。“德者,得也”,得到了有关“道”的知识,或者说把握了处理“人 道”的规则,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就是“德”。这样,就可以“外得于人,内得于 己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8KB页数: 1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孔孟以后的儒家 文化,不仅极大地影响着中国,而且对世界文化,尤其是亚洲文化(东方文化)也产生了巨大 影响,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思想居于核心地位,内容十分丰 富,其中许多精华至今仍闪放着光彩,对我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 此,学习、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文件格式: DOC大小: 84.5KB页数: 14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对人来讲十分简单、十分普通又十分切近的问题,千百 年来的思想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要了解人生,塑造人生,进行人生修养,必须先从 认识和了解人开始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3.5KB页数: 13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人一生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学前期(婴、幼儿时 期)、上学期(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学后期(工作时期)和学后后期(离退休时期)。每个时 期都在学习,其中“上学期”是专门从事学习的。上学期又分为小学时期、中学时期、大学时 期和研究生时期。这其中大学时期的学习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最大,也最为重要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8.5KB页数: 10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历程掀开了新的一页。莘莘学子,踌躇满志,前进路 上开始了新的征程。当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向前方张望的时候,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天地, 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对待、去适应、去解决解决的好,你不仅能顺利达到赛程 的终点,而且可能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反之你又有可能跑弯路,受挫折,掉队甚至被淘 汰。本章就大学生如何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谈一些一般性的看法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9.5KB页数: 8
案例1 请分析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孔子提出:人应该虚心学习,充实头脑,注重自省自修,使自己不断完善,成为有益 于社会的“仁”人。他在描述自己一生历程和人生实践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
文件格式: DOC大小: 94.5KB页数: 19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人才 2、道德 3、理想 4、人生价值观 5、心理健康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1KB页数: 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 D、人生信仰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2KB页数: 7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 D、人生信仰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6KB页数: 6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