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区大路中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命题人汤韶智 基础知识(20分)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2分) 对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多么期待能有天到重建后的马尔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丽的 沙滩,去看看_(zhn)蓝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边(xi)戏的各色人种……真的希望那 时候又能看见曾 被海(xio)无情吞噬的_(wn)蜒 动人的海岸线啊! (摘自《中国青年报》) 2.默写。(7分 (1) ,小桥流水人家 (2)斯是陋室, (3)千嶂里, (4)浊酒一杯家万里, (5)俱怀逸兴壮思飞, (6)《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3.我国古代对某个年龄段往往有一种特别的称谓,请根据示例,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另外 两个年龄的别称。(2分) 示例:三十岁:而立之年 四十岁:不惑之年; 六十岁 七十岁: 4.下面是实施新课程前后,某校语文课实录片断,请仔细阅读并用简要的文字写出你的 发现。(3分) 【实施新课程前】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谈骨气》,请大家齐读课文
1 镇江新区大路中学 2005~2006 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试卷 班级____ 姓名____ 学号____ 成绩_____ 命题人 汤韶智 一.基础知识(20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2 分) 对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多么期待能有一天到重建后的马尔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丽的 沙滩,去看看 (zhàn)蓝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边 (xī)戏的各色人种……真的希望那 时候又能看见曾 被海 (xiào)无情吞噬的 (wān)蜒、 动人的海岸线啊! (摘自《中国青年报》) 2.默写。(7 分) (1) ,小桥流水人家。 (2)斯是陋室, 。 (3)千嶂里, 。 (4)浊酒一杯家万里, 。 (5)俱怀逸兴壮思飞, 。 (6)《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 ....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 3.我国古代对某个年龄段往往有一种特别的称谓,请根据示例,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另外 两个年龄的别称。(2 分) 示例:三十岁:而立之年; 四十岁:不惑之年; 六十岁:____________ ; 七十岁: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实施新课程前后,某校语文课实录片断,请仔细阅读并用简要的文字写出你的 发现。(3 分) 【实施新课程前】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谈骨气》,请大家齐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老师:请大家给课文划分段落。 学生:(划分段落) 老师:请看老师的板书,和自己的对照一下,把自己做错的改正过来。 学生:(对照老师板书修改) 老师:下面听老师分析课文,请你们及时记好笔记 (老师作详细讲解,学生埋头作笔记。) 【实施新课程后】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谈骨气》,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学生:(有的朗读,有的默读,有的边读边作圈点勾画。) 老师:请你们把刚才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拿到小小组中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热烈) 老师:下面请各组汇报你们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随时可作补充 (各组汇报,中间不断有同学站起来发言,有时出现争论。老师随时作鼓励性评点) 5.一位同学在仿写“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充实,就舍弃了无 聊 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时做了这样一个答案,“拥有青春, 就舍弃了失败。”请你判断他的答案是否正确,谈出理由。(3分) 6.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
2 学生:(读课文) 老师:请大家给课文划分段落。 学生:(划分段落) 老师:请看老师的板书,和自己的对照一下,把自己做错的改正过来。 学生:(对照老师板书修改) 老师:下面听老师分析课文,请你们及时记好笔记。 (老师作详细讲解,学生埋头作笔记。) 【实施新课程后】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谈骨气》,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学生:(有的朗读,有的默读,有的边读边作圈点勾画。) 老师:请你们把刚才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拿到小小组中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热烈) 老师:下面请各组汇报你们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随时可作补充。 (各组汇报,中间不断有同学站起来发言,有时出现争论。老师随时作鼓励性评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一 位 同 学 在 仿 写 “ 拥 有 诚 实 , 就 舍 弃 了 虚 伪 ; 拥 有 充 实 , 就 舍 弃 了 无 聊; 。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时做了这样一个答案,“拥有青春, 就舍弃了失败。”请你判断他的答案是否正确,谈出理由。(3 分) 6.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
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共5分)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 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 胸口,唱出生命里唯——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2分)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 写几句简短的话。(3分) 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多一些宽容》选段,完成71题。(16分)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要心怀坦荡,宽容 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 是有感情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相互之间的体谅,就能清 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 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泊名利,屏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 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 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 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 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 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限,使人们变得亲密无 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7.写出这段文字表达的观点。(3分)
3 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共 5 分)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 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 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2 分)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 写几句简短的话。(3 分) :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阅读《多一些宽容》选段,完成 7——11 题。(16 分)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要心怀坦荡,宽容 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 是有感情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相互之间的体谅,就能清 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 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泊名利,屏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 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 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 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 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 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限,使人们变得亲密无 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7.写出这段文字表达的观点。(3 分)
8.请你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方面中选择一项,为其补充一条名人名言(或 格言警句)和一个生动的事例(字数不超过50)。(4分) 名人名言(或格言警句) 事例: 9.仿照结尾画线句的句式,顺着上文的思路再补写一句。(2分) 爱能 10.有人认为语段开头一句语义重复,你的看法呢?(3分) 11.请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宽容。(4分) (二)、阅读《活板》片断,完成12—15题(12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印,火烧 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铁范置铁板上,乃密 布字印,满铁范为—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 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 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 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 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 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殊不沾污。 12.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4)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请你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方面中选择一项,为其补充一条名人名言(或 格言警句)和一个生动的事例(字数不超过 50)。(4 分) 名人名言(或格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照结尾画线句的句式,顺着上文的思路再补写一句。(2 分) 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人认为语段开头一句语义重复,你的看法呢?(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宽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活板》片断,完成 12——15 题(12 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 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 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 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 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 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 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殊不沾污。 12.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 (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 )(4)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 )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14.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4分) 15.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4分) (三)阅读《海啸》,回答16-19题。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 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 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 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 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 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 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 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 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 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 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 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 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 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 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 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 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 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16.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4分) 17.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18.第②段加点的词“大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19.从内容看,本文第②段介绍海啸的 第③段介绍海啸的特征,第④段介绍海 啸的 全文的说明顺序是 顺序。(3分)
5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4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海啸》,回答 16—19 题。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 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 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 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 20 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 6.5 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 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 20 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 60 多米, 之后 15 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 里以外,浪高仍在 5 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 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 2-200 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 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 周期为 40 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 4000 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 期为 40 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 713 公里/小时,波长为 475 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 初升高幅度为 1-2 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 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 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 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 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 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 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16. 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第②段加点的词“大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从内容看,本文第②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第③段介绍海啸的特征,第④段介绍海 啸的_______。全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顺序。(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