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物( Pathogens): 1学名及分类 Heterodera glycines 属异皮科,胞囊线虫属。 胞囊
三 .病原物( Pathogens): 1 学名及分类 Heterodera glycines 属异皮科,胞囊线虫属。 胞囊
2形态有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卵初为长圆形,一侧微弯, 形成于雌虫体内,贮存于胞囊中。幼虫分4龄,脱皮3次后变成成虫 1龄幼虫在卵内;2龄幼虫破壳而出,雌雄难分,均为线状,线虫 在土中自由活动数周后从根冠侵入寄主;3龄幼虫雌雄可辨,雄虫 仍为线状,雌虫腹部膨大成囊状;4龄幼虫形态与成虫相似。成虫 雄虫线状,雌虫梨形 大豆胞囊线虫 1.二龄幼虫;2.三龄幼虫(雌;3四龄幼 虫;4雌虫;5胞囊;6三龄幼虫(雄);7.四 龄幼虫(雄);8成熟前的雄虫;9雄虫
2.形态 有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卵初为长圆形,一侧微弯, 形成于雌虫体内,贮存于胞囊中。幼虫分4龄,脱皮3次后变成成虫。 1龄幼虫在卵内;2龄幼虫破壳而出,雌雄难分,均为线状,线虫 在土中自由活动数周后从根冠侵入寄主;3龄幼虫雌雄可辨,雄虫 仍为线状,雌虫腹部膨大成囊状;4龄幼虫形态与成虫相似。成虫 雄虫线状,雌虫梨形。 大豆胞囊线虫 1.二龄幼虫; 2.三龄幼虫(雌); 3.四龄幼 虫; 4.雌虫; 5.胞囊; 6三龄幼虫(雄); 7.四 龄幼虫(雄); 8.成熟前的雄虫; 9.雄虫
3病原生物学: 线虫发育温度范围为10-35°C,适温为17-28C。胞囊线 虫对干旱的抵抗力较强而对高温的抵抗较弱。发育湿度一般以 土壤湿度60%-80%为最适宜,土壤过湿,氧气不足,线虫容易 死亡 胞囊线虫生殖方式为雌雄交配,交配后产卵在雌虫体内
3 病原生物学: 线虫发育温度范围为10-35C ,适温为17-28C 。胞囊线 虫对干旱的抵抗力较强而对高温的抵抗较弱。发育湿度一般以 土壤湿度60%-80%为最适宜,土壤过湿,氧气不足,线虫容易 死亡。 胞囊线虫生殖方式为雌雄交配,交配后产卵在雌虫体内
4寄主和病原菌致病性分化: 胞囊线虫除危害大豆外,还可危害小豆、绿豆、白羽扁 豆。其他多为不常见作物和杂草:金沙草、水棘针、苜蓿 野碗豆、野生大豆等。 大豆胞囊线虫有生理分化现象。我国黑龙江及吉林为3 号、辽宁兼有1号和3号小种,河南、山东、山西、安徽、 江苏为4号小种,此外安徽还发现5号小种,山东、河南发 现7号小种
4 寄主和病原菌致病性分化: 胞囊线虫除危害大豆外,还可危害小豆、绿豆、白羽扁 豆。其他多为不常见作物和杂草:金沙草、水棘针、苜蓿 、野碗豆、野生大豆等。 大豆胞囊线虫有生理分化现象。我国黑龙江及吉林为3 号、辽宁兼有1号和3号小种,河南、山东、山西、安徽、 江苏为4号小种,此外安徽还发现5号小种,山东、河南发 现7号小种
四.病害循环 Diseases Cycle 1越冬:大豆胞囊线虫主要以胞囊在土中越冬, 带有胞囊的土块也可混杂在种子间成为初侵染 来源。胞囊抗逆性很强,可保持侵染力达8年。 2传播:线虫在田间传播主要通过田间作业时农 机具和人、畜携带含有线虫或胞囊的土壤,其 次为排灌水和未经充分腐熟的肥料
四.病害循环 ( Diseases Cycle ) 1 越冬:大豆胞囊线虫主要以胞囊在土中越冬, 带有胞囊的土块也可混杂在种子间成为初侵染 来源。胞囊抗逆性很强,可保持侵染力达8年。 2.传播:线虫在田间传播主要通过田间作业时农 机具和人、畜携带含有线虫或胞囊的土壤,其 次为排灌水和未经充分腐熟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