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5-2016高中生物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后作业新 人教版必修1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5·烟台诊断如图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生理作用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②的成分有可能是蛋白质 图中显示①具有高效性,反应完成后,①的性质未发生改变 C.③或④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 D.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②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为酶,②为反应物,③、④为产物,反应物可能是蛋白质,故A 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酶具有专一性,不能得出高效性的结论,故B错误:由于③、④为产物,酶 促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故C正确:②为底物,因此探究底物浓度对酶 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底物浓度是自变量,即其他条件相同时,底物的量就是自变量,故D正确。 【答案】B 2.2015·河南联考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部分前期操作,具体 如下表。 ①取3支试管编号1 ②注入3%淀粉溶液2m2m2mL 國保温5mn 0℃ 37℃ 有关该小组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3号试管设置的保温温度只能为100℃ B.步骤④结束后应在37℃环境下保温5min C.若对调步骤③与④操作顺序,则实验结果相同 D.保温结束后应该用碘液检测 【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应至少设置低于最适温度、最 适温度、髙于最适温度的三组实验,不同的酶变性失活的温度不同,因此3号试管设置的保温温度 不一定为100℃,A项错误:步骤④结東后,1、2、3号3支试管应分别在0℃、37℃、高温的环境 下保温5min,B项错误;酶具有高效性,若对调步骤③与④操作顺序,则实验结果不同,C项错 误:保温结束后,通过用碘液检测底物,即淀粉的剩余量来反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项正确 【答案】D 3.(2015·宁德期末)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温度、pH,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B.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C.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 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解析】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温度、p,体现了酶的活性受环境因素影响,A错误:;酶既可以 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B正确;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反应物浓 度等,酶的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C错误: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不变,D错误
1 【师说】2015-2016 高中生物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后作业 新 人教版必修 1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 2015·烟台诊断 如图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生理作用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的成分有可能是蛋白质 B.图中显示①具有高效性,反应完成后,①的性质未发生改变 C.③或④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 D.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②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为酶,②为反应物,③、④为产物,反应物可能是蛋白质,故 A 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酶具有专一性,不能得出高效性的结论,故 B 错误;由于③、④为产物,酶 促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故 C 正确;②为底物,因此探究底物浓度对酶 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底物浓度是自变量,即其他条件相同时,底物的量就是自变量,故 D 正确。 【答案】 B 2. 2015·河南联考 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部分前期操作,具体 如下表。 ①取 3 支试管编号 1 2 3 ②注入 3%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③保温 5 min 0℃ 37℃ ④注入新鲜唾液 1 mL 1 mL 1 mL 有关该小组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 号试管设置的保温温度只能为 100℃ B.步骤④结束后应在 37℃环境下保温 5 min C.若对调步骤③与④操作顺序,则实验结果相同 D.保温结束后应该用碘液检测 【解析】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应至少设置低于最适温度、最 适温度、高于最适温度的三组实验,不同的酶变性失活的温度不同,因此 3 号试管设置的保温温度 不一定为 100℃,A 项错误;步骤④结束后,1、2、3 号 3 支试管应分别在 0℃、37℃、高温的环境 下保温 5 min,B 项错误;酶具有高效性,若对调步骤③与④操作顺序,则实验结果不同,C 项错 误;保温结束后,通过用碘液检测底物,即淀粉的剩余量来反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 项正确。 【答案】 D 3.(2015·宁德期末)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温度、pH,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B.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C.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 D.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解析】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温度、pH,体现了酶的活性受环境因素影响,A 错误;酶既可以 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B 正确;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反应物浓 度等,酶的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C 错误;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不变,D 错误
【答案】B 4.2015·滕州期末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 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甲组(室温) 乙组(60℃水浴) 丙组(室温) 3、5号试管内都呈紫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解析】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蛋白质和还原糖等物质,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 色沉淀,但需要50~65℃的水浴加热条件,所以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蛋白质在室温下就可与双 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所以6号试管内呈紫色。就整个实验看,1、2、3、5号试管 无反应发生,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答案】D 5.2015·湖南十校期中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3/2滴3 4/2滴20%的 肝脏研磨液 常温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A项错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酶的用量等,温度是 自变量,B项错误;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分别证明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 有催化作用,C项正确: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D项错 【答案】C 6.2015·上海联考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对酶活性的影响 【解析】A选项中加热会促使过氧化氢的水解,所以选择过氧化氢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 不合适的;B选项中选择蔗糖这个底物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是不合适的。D选项中我们选择的材料是 正确的但是无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检测。C选项中我们可以根据气泡的多少及产生气泡的速率来验 证酶活性的高效性。 【答案】C 7.2015·池州期中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
2 【答案】 B 4. 2015·滕州期末 在 1、3、5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 蒸馏水,2、4、6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 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 1~4 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 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 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1、3、5 号试管内都呈紫色 B.3 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 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 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 号试管内呈紫色 【解析】 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蛋白质和还原糖等物质,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 色沉淀,但需要 50~65℃的水浴加热条件,所以 4 号试管内呈砖红色;蛋白质在室温下就可与双 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所以 6 号试管内呈紫色。就整个实验看,1、2、3、5 号试管 无反应发生,故 D 项正确,A、B、C 项错误。 【答案】 D 5. 2015·湖南十校期中 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1 号与 3 号,1 号与 4 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 1 号、2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A 项错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酶的用量等,温度是 自变量,B 项错误;1 号与 3 号,1 号与 4 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分别证明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 有催化作用,C 项正确;分析 1 号、2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D 项错 误。 【答案】 C 6. 2015·上海联考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 pH 分别为 3、7、11 的缓冲液验证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解析】 A 选项中加热会促使过氧化氢的水解,所以选择过氧化氢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 不合适的;B 选项中选择蔗糖这个底物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是不合适的。D 选项中我们选择的材料是 正确的但是无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检测。C 选项中我们可以根据气泡的多少及产生气泡的速率来验 证酶活性的高效性。 【答案】 C 7. 2015·池州期中 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
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2 i 麦芽糖量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D.酶具有专一性是因为酶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酶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所以a代表麦芽糖酶:从图中可以看出, 酶a和反应底物b专一性结合使b分解为c和d,A正确;从图乙可以看出,e~f段催化速率随着 麦芽糖量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麦芽糖为单一变量,酶量为无关变量,B正确;因图乙表示在最适温 度下,故温度升高或降低都会使酶活性下降,而导致催化速率下降,C正确:酶具有专一性是因为 酶具有特定的空间构型,只能和特定空间结构的反应物结合,催化反应物反应,D错误。 【答案】D 8.(多选)下列各种关于酶的特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1份淀粉酶能催化100万份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B.植物体内的酶在过酸的条件下变性失活,不能发挥良好的催化作用,说明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C.人体内的酶在人的正常体温条件下能发挥良好的催化作用,说明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D.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而不能催化淀粉分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解析】1份淀粉酶能催化100万份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说明酶具有高效性,A项正确:酶所催 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 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故B、C项正确: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体现了酶的专 性特性,D项正确。 【答案】ABCD 9.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 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a、b、c表示p,则c>b>a C.a、b、c表示酶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解析】图示为反应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同一反应时间内,a中反应物的量最低,c中 反应物的量最高,相比较,a的温度酶的活性最高,但温度不一定是最高,A错误:如果表示pH, a更适宜,但p值不能确定,B错误:a、b、c表示酶浓度,则可能是a中酶浓度高,c中酶浓度 低,C正确;a、b、c表示温度,在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低于或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 降低,不能确定三个温度的高低,D错误。 【答案】C 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糖不可能是酶的组成成分
3 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B.限制 f~g 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 5℃,f 点都将下移 D.酶具有专一性是因为酶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 酶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所以 a 代表麦芽糖酶;从图中可以看出, 酶 a 和反应底物 b 专一性结合使 b 分解为 c 和 d,A 正确;从图乙可以看出,e~f 段催化速率随着 麦芽糖量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麦芽糖为单一变量,酶量为无关变量,B 正确;因图乙表示在最适温 度下,故温度升高或降低都会使酶活性下降,而导致催化速率下降,C 正确;酶具有专一性是因为 酶具有特定的空间构型,只能和特定空间结构的反应物结合,催化反应物反应,D 错误。 【答案】 D 8.(多选)下列各种关于酶的特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1 份淀粉酶能催化 100 万份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B.植物体内的酶在过酸的条件下变性失活,不能发挥良好的催化作用,说明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C.人体内的酶在人的正常体温条件下能发挥良好的催化作用,说明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D.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而不能催化淀粉分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解析】 1 份淀粉酶能催化 100 万份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说明酶具有高效性,A 项正确;酶所催 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 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故 B、C 项正确;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体现了酶的专一 性特性,D 项正确。 【答案】 ABCD 9.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 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a、b、c 表示温度,则一定是 a>b>c B.a、b、c 表示 pH,则 c>b>a C.a、b、c 表示酶浓度,则 a>b>c D.a、b、c 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 c>b>a 【解析】 图示为反应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同一反应时间内,a 中反应物的量最低,c 中 反应物的量最高,相比较,a 的温度酶的活性最高,但温度不一定是最高,A 错误;如果表示 pH, a 更适宜,但 pH 值不能确定,B 错误;a、b、c 表示酶浓度,则可能是 a 中酶浓度高,c 中酶浓度 低,C 正确;a、b、c 表示温度,在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低于或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 降低,不能确定三个温度的高低,D 错误。 【答案】 C 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糖不可能是酶的组成成分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C.酶在强酸、强碱、高温条件下均会变性失活 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解析】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RNA含有核糖,A错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 DNA特定的片段,并从特定部位切开,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B正确:;酶在强酸、强碱、高温条件 下均会变性失活,C正确;蛋白质与RNA都是由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D正确。 【答案】A 11.2015·娄底期末如图表示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①表示没有酶催化,②表示有酶 催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反应过程 A.如果用无机催化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该试验,则其曲线在①上方 B.E2代表有酶催化时所降低的活化能 C.其他条件不变,E1越大,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D.条件不变的情况下,E2是不变的,所以增加反应体系中的酶量,反应速率也是不变的 【解析】酶的作用机理就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活化能就是图中曲线②(表示有酶催化 的反应曲线)与曲线①(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最高点之间的差值,即E1。所以B错误。如果 用无机催化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该试验,则其曲线在①下方,②上方,A错误。其他条 件不变,EI越大,说明酶降低的活化能越多,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C正确。增加反应体系中的酶 量,由于酶与底物结合机会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增大,D错误 【答案】C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酶既可合成细胞代谢所需的多数物质,也可分解细胞代谢产生的某些有害物质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p值、酶量、反应物消耗速率均为无关变量 C.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可以是反应物的种类,也可以是酶的种类 D.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证明了酶具有高效性 【解析】酶作为细胞代谢的催化剂,既可以合成细胞代谢所需的多数物质,也可分解细胞代谢产 生的某些有害物质,A正确。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pH值、酶量等均为无关变量, 反应物消耗速率为因变量,B错误。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既可以用同种酶催化不同底物,也 可以用不同酶催化同种底物,所以自变量可以是反应物的种类,也可以是酶的种类,C正确。在比 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可以证明酶具有高效性,D正确 【答案】B 非选择题(共40分) 3.(14分)2015·惠州期末为探究不同离子对肠淀粉酶(最适p为8)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开 展了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4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C.酶在强酸、强碱、高温条件下均会变性失活 D.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解析】 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 RNA,RNA 含有核糖,A 错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 DNA 特定的片段,并从特定部位切开,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B 正确;酶在强酸、强碱、高温条件 下均会变性失活,C 正确;蛋白质与 RNA 都是由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D 正确。 【答案】 A 11. 2015·娄底期末 如图表示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①表示没有酶催化,②表示有酶 催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用无机催化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该试验,则其曲线在①上方 B.E2 代表有酶催化时所降低的活化能 C.其他条件不变,E1 越大,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D.条件不变的情况下,E2 是不变的,所以增加反应体系中的酶量,反应速率也是不变的 【解析】 酶的作用机理就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活化能就是图中曲线②(表示有酶催化 的反应曲线)与曲线①(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最高点之间的差值,即 E1。所以 B 错误。如果 用无机催化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该试验,则其曲线在①下方,②上方,A 错误。其他条 件不变,E1 越大,说明酶降低的活化能越多,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C 正确。增加反应体系中的酶 量,由于酶与底物结合机会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增大,D 错误。 【答案】 C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酶既可合成细胞代谢所需的多数物质,也可分解细胞代谢产生的某些有害物质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pH 值、酶量、反应物消耗速率均为无关变量 C.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可以是反应物的种类,也可以是酶的种类 D.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证明了酶具有高效性 【解析】 酶作为细胞代谢的催化剂,既可以合成细胞代谢所需的多数物质,也可分解细胞代谢产 生的某些有害物质,A 正确。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pH 值、酶量等均为无关变量, 反应物消耗速率为因变量,B 错误。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既可以用同种酶催化不同底物,也 可以用不同酶催化同种底物,所以自变量可以是反应物的种类,也可以是酶的种类,C 正确。在比 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可以证明酶具有高效性,D 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13.(14 分) 2015·惠州期末 为探究不同离子对肠淀粉酶(最适 pH 为 8)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开 展了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及试剂1号1%2号1%3号1% 1号蒸馏 NaCl溶液CuSO4溶Na2SO水(mL) 实验步骤 (mL) 液(mL)溶液(mL) ①加入试剂 ②加入pH8缓冲液(mL) ③加入1%淀粉溶液(m.)1 ④加入肠淀粉酶溶液(mL ⑤各试管室温下反应2min ⑥加入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1mL ⑦将各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无砖红色 ⑧观察、记录结果 深砖红色 浅砖红色浅砖红色 或浅蓝色)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是 (2)四组实验中属于空白对照的是 号试管的实验。 )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比较3号与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对肠淀粉酶催化活性没有影响。 ②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对(肠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抑制作用。 ③比较1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对(肠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促进作用 【解析】(1)依题意,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离子对肠淀粉酶(最适p为8)活性的影响,再 分析比较4支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可推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离子;凡是对该实验结果有影 响的因素都属于无关变量,如p8缓冲液、1%淀粉溶液、肠淀粉酶溶液等。(2)4号试管加入的是 蒸馏水,没有加入任何离子,为空白对照组。(3)不同离子会引起溶液pH发生变化,pH对酶活性 有影响,因此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为了消除p的影响,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4)①3 号试管内加入Na2S04溶液,4号试管加入蒸馏水对照,两支试管结果相同,都是浅砖红色,说明 Na十和S0一对肠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没有影响。②2号试管加入CuS04溶液,3号试管内加入Na2S04 溶液,即2号与3号试管内所加物质的区别在于阳离子的不同,2号为Cu2+,3号为Na+,其结 果是2号没有显现砖红色,3号出现砖红色,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水解,3号试管中的淀 粉在有关酶的催化下产生了还原糖,进而得出:Cu2+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③1号试管加入的 是NaCl溶液,与3号试管所加入的Na2S04溶液的区别在于阴离子的不同,1号为C1-,3号为S0 结果是1号试管为深砖红色,比3号试管的颜色深,说明1号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更彻底,进而得出: 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 【答案】(1)不同的离子pH=8缓冲液、1%淀粉溶液、肠淀粉酶溶液等(2)4(3)维持反应液 中pH的稳定(4)①Na+、S0-②Cu2+③Cl 14.(10分)过氧化氢是反应活性很高的化学物质,常用于漂白,也用于清洗小伤口。细胞在代谢 过程中也会产生过氧化氢,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酶的存在可使其转化为无毒物质。请根 据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5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 (2)四组实验中属于空白对照的是________号试管的实验。 (3) 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 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比较 3 号与 4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对肠淀粉酶催化活性没有影响。 ②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对(肠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抑制作用。 ③比较1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对(肠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促进作用。 【解析】 (1)依题意,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离子对肠淀粉酶(最适 pH 为 8)活性的影响,再 分析比较 4 支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可推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离子;凡是对该实验结果有影 响的因素都属于无关变量,如 pH 8 缓冲液、1%淀粉溶液、肠淀粉酶溶液等。(2)4 号试管加入的是 蒸馏水,没有加入任何离子,为空白对照组。(3)不同离子会引起溶液 pH 发生变化,pH 对酶活性 有影响,因此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为了消除 pH 的影响,维持反应液中 pH 的稳定。(4)①3 号试管内加入 Na2SO4 溶液,4 号试管加入蒸馏水对照,两支试管结果相同,都是浅砖红色,说明 Na+ 和 SO24-对肠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没有影响。②2 号试管加入 CuSO4 溶液,3 号试管内加入 Na2SO4 溶液,即 2 号与 3 号试管内所加物质的区别在于阳离子的不同,2 号为 Cu2+,3 号为 Na+,其结 果是 2 号没有显现砖红色,3 号出现砖红色,说明 2 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水解,3 号试管中的淀 粉在有关酶的催化下产生了还原糖,进而得出:Cu2+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③1 号试管加入的 是NaCl溶液,与3号试管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区别在于阴离子的不同,1号为Cl-,3号为SO24-, 结果是 1 号试管为深砖红色,比 3 号试管的颜色深,说明 1 号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更彻底,进而得出: Cl- 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 【答案】 (1)不同的离子 pH=8 缓冲液、1%淀粉溶液、肠淀粉酶溶液等 (2)4 (3)维持反应液 中 pH 的稳定 (4)①Na+、SO24- ②Cu2+ ③ Cl- 14.(10 分)过氧化氢是反应活性很高的化学物质,常用于漂白,也用于清洗小伤口。细胞在代谢 过程中也会产生过氧化氢,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酶的存在可使其转化为无毒物质。请根 据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