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步骤1 水域概化将天然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概化成计算水域 基础资料调查与评价 水域水文资料(流速、流量、水位、体积等) 水域水质资料(多项污染因子的浓度值) 收集水域内的排污口资料(废水排放量与污染物浓度) 支流资料(支流水量与污染物浓度) 取水口资料(取水量,取水方式) 污染源资料等(排污量、排污去向与排放方式) 并进行数据一致性分析,形成数据库
计算步骤1 ◼ 水域概化 将天然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概化成计算水域 ◼ 基础资料调查与评价 水域水文资料(流速、流量、水位、体积等) 水域水质资料(多项污染因子的浓度值) 收集水域内的排污口资料(废水排放量与污染物浓度) 支流资料(支流水量与污染物浓度) 取水口资料(取水量,取水方式) 污染源资料等(排污量、排污去向与排放方式) 并进行数据一致性分析,形成数据库
计算步骤2 选择控制点(或边界)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域内的水 质敏感点位置分析,确定水质控制断面的位置和浓度控制 标准。如存在污染混合区,则需根据环境管理的要求确定 污染混合区的控制边界。 建立水质模型选择零维、一维或二维水质模型,并确定模 型所需的各项参数。 容量计算分析应用设计水文条件和上下游水质限制条件进 行水质模型计算,利用试算法(根据经验调整污染负荷分 布反复试算,直到水域环境功能区达标为止)或建立线性 规划模型(建立优化的约束条件方程)等方法确定水域的 水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确定在容量计算分析基础上,扣除非点源污染影 响部分,则为实际环境管理可利用的水环境容量
计算步骤2 ◼ 选择控制点(或边界)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域内的水 质敏感点位置分析,确定水质控制断面的位置和浓度控制 标准。如存在污染混合区,则需根据环境管理的要求确定 污染混合区的控制边界。 ◼ 建立水质模型 选择零维、一维或二维水质模型,并确定模 型所需的各项参数。 ◼ 容量计算分析 应用设计水文条件和上下游水质限制条件进 行水质模型计算,利用试算法(根据经验调整污染负荷分 布反复试算,直到水域环境功能区达标为止)或建立线性 规划模型(建立优化的约束条件方程)等方法确定水域的 水环境容量。 ◼ 环境容量确定 在容量计算分析基础上,扣除非点源污染影 响部分,则为实际环境管理可利用的水环境容量
设计条件 计算单元 水环境容量计算单元的划分,采用节点划分法 从保证重要水域水体功能角度出发,以大中城市及重要工 业区、工业企业生活等重要和敏感的区域或断面作为划 分节点,把河道划分为若干较小的计算单元进行水环境 容量计算
设计条件 ◼ 计算单元 水环境容量计算单元的划分,采用节点划分法 从保证重要水域水体功能角度出发,以大中城市及重要工 业区、工业企业生活等重要和敏感的区域或断面作为划 分节点,把河道划分为若干较小的计算单元进行水环境 容量计算
■控制点 φ一般情况下,计算单元内可以直接按照水环境功能区 上下边界、监测断面等设置控制点或节点。 某一功能区划水域内存在多个常规性监测断面, 选取最高级别的监测断面 最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 最能反映最大取水量取水口水质的监测断面。 φ功能区划水域没有常规性监测断面,可以选择功能 区的下断面或者重要的用水点作为控制节点
◼ 控制点 一般情况下,计算单元内可以直接按照水环境功能区 上下边界、监测断面等设置控制点或节点。 某一功能区划水域内存在多个常规性监测断面, 选取最高级别的监测断面 最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 最能反映最大取水量取水口水质的监测断面。 功能区划水域没有常规性监测断面,可以选择功能 区的下断面或者重要的用水点作为控制节点
控制断面的选取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断面不要设在排污混合区内(由排放浓度过渡到功能 区标准的排污混合区或过渡区); ■断面一定要反映敏感点的水质。大部分水环境功能区内 都允许有取水口(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或鱼 类索饵、产卵等活动区存在,断面设置应考虑这些敏感 点的水质保护,以保证功能区真正达标 断面要保证出境水质达标
控制断面的选取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断面不要设在排污混合区内(由排放浓度过渡到功能 区标准的排污混合区或过渡区); ◼ 断面一定要反映敏感点的水质。大部分水环境功能区内 都允许有取水口(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或鱼 类索饵、产卵等活动区存在,断面设置应考虑这些敏感 点的水质保护,以保证功能区真正达标。 ◼ 断面要保证出境水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