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死亡率降低到42/10万左右,婴儿死亡率降低到31%左右。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重点 加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城布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基本满足高中阶段教 育的社会需求,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在城镇和有条件的农村 地区初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010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全国人口 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务,普遍实行避孕措施 的知情选择,出生性别比趋于正常。努力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初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 障制度。 到21世纪中叶,全国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接近16亿)后缓慢下降。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全 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起完整高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比 较合理,人口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富裕,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社会文明程 度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国家现代化。 第二篇: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四章:资源短缺 一、知识体系 自然界的士地、水、矿物、空气、森林和草地等,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的自然物, 在没有人类干预下,它们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着,只是在人类出现之后,被人类利用并给人类 带来效益的自然物,才被称之为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本章以自然资源 为对象,研究自然资源整体特征和演变规律,介绍土地、水、矿产和能源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等 基本情况,阐述了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资源短缺问题。 二、知识点及重要名词 知识点:自然资源、资源短缺 重要名词: 水资源:一般仅指地球表层中可供人类利用并逐年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水量。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 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 常规能源:是指当前被广泛利用的一次能源。主要指生物能源、太阳能、风能。 新能源:是指目前尚未被广泛利用,而正在积极研究以便推广利用的一次能源: 可再生的能源:是能够不断得到补充的一次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是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但它们又是人类目前主要利
妇死亡率降低到 42/10 万左右,婴儿死亡率降低到 31‰左右。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重点 加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城市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基本满足高中阶段教 育的社会需求,初中毛入学率达到 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在城镇和有条件的农村 地区初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010 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 14 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全国人口 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务,普遍实行避孕措施 的知情选择,出生性别比趋于正常。努力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初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 障制度。 到 21 世纪中叶,全国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接近 16 亿)后缓慢下降。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全 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起完整高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比 较合理,人口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富裕,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社会文明程 度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国家现代化。 第二篇: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四章:资源短缺 一、知识体系 自然界的土地、水、矿物、空气、森林和草地等,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的自然物, 在没有人类干预下,它们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着,只是在人类出现之后,被人类利用并给人类 带来效益的自然物,才被称之为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本章以自然资源 为对象,研究自然资源整体特征和演变规律,介绍土地、水、矿产和能源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等 基本情况,阐述了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资源短缺问题。 二、知识点及重要名词 知识点:自然资源、资源短缺 重要名词: 水资源:一般仅指地球表层中可供人类利用并逐年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水量。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 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 常规能源:是指当前被广泛利用的一次能源。主要指生物能源、太阳能、风能。 新能源:是指目前尚未被广泛利用,而正在积极研究以便推广利用的一次能源; 可再生的能源:是能够不断得到补充的一次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是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但它们又是人类目前主要利
用的能源。 矿产资源:是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表或埋藏 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 三、章节练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 1、()远古时期没有环境问题。 2、()中国耕地特点之一是自然条件好。 3、()中国农村能源丰富。 4、()中国矿产资源富矿多。 5、()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力引起的,但可以通过人为力量避免。 6、()水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7、()非耗竭性资源包括太阳能、空气、风、降水、气候等 8、()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9、()草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 10、()生物资源的减少将损害中国的生态潜力,特别是对农业的打击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11、()水资源匮乏是中东、非洲等地区国家关系紧张的重要根源。 12、()我国耕地质量普遍较差,其中高产稳产田占1/9左右,低产田也占1/2。 13、()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占有主要地位。煤炭在我国目前一次能源中占90%以上。 14、()非洲许多国家牧场严重荒漠化,其原因不仅是由于过度放牧,还由于当地居民过度樵采。 15、()现在占世界人口1/4的发达国家消费若世界1/4的资源。 16、()林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 17、()中国的土地资源中耕地大约占世界总耕地的17%。 18、()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已达300余个。 19、()当士壤含盐量达到占干土重2%时,作物生长受阻,这种土壤称为盐渍化土。 20、()现在占世界人口1/4的发达国家消费着世界3/4的资源。 21、()森林是环境污染的万能进化器。 22、()我国耕地中,单位面积产量可以相差几百倍。 23、()世界能源消耗主要米自一次可再生能源。 24、()与世界能源构成相比,我国煤炭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倍以上。 25、()我国可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仅占总储量的17%,而美国则分别为60%, 26、()我国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用的能源。 矿产资源:是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表或埋藏 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 三、章节练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 1、( )远古时期没有环境问题。 2、( )中国耕地特点之一是自然条件好。 3、( )中国农村能源丰富。 4、( )中国矿产资源富矿多。 5、( )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力引起的,但可以通过人为力量避免。 6、( )水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7、( )非耗竭性资源包括太阳能、空气、风、降水、气候等。 8、(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9、( )草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 10、( )生物资源的减少将损害中国的生态潜力,特别是对农业的打击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11、( )水资源匮乏是中东、非洲等地区国家关系紧张的重要根源。 12、( )我国耕地质量普遍较差,其中高产稳产田占 1/9 左右,低产田也占 1/2。 13、(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占有主要地位。煤炭在我国目前一次能源中占 90%以上。 14、( )非洲许多国家牧场严重荒漠化,其原因不仅是由于过度放牧,还由于当地居民过度樵采。 15、( )现在占世界人口 1/4 的发达国家消费着世界 1/4 的资源。 16、( )林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 17、( )中国的土地资源中耕地大约占世界总耕地的 17%。 18、( )据统计,全国 600 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巳达 300 余个。 19、( )当土壤含盐量达到占干土重 2%时,作物生长受阻,这种土壤称为盐渍化土。 20、 ( )现在占世界人口 1/4 的发达国家消费着世界 3/4 的资源。 21、( )森林是环境污染的万能进化器。 22、( )我国耕地中,单位面积产量可以相差几百倍。 23、( )世界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一次可再生能源。 24、( )与世界能源构成相比,我国煤炭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5 倍以上。 25、( )我国可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仅占总储量的 17%,而美国则分别为 60%。 26、( )我国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27、()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小,故处理难。 28、()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环境质量。 (二)填空题 1、我国耕地的特点: 2、中国的能源问题包括: 3、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为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2、简述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试述能源定义并举例。 4、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请说明定义并举例。 5、请说明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并举例 6、从能源性质来看,能源又可以分为燃料能源和非燃料能源,请各举三类。 7、何谓清洁能源,请简要说明并举例。 8、什么是能源效率?我国能源效率水平如何? 9、当前世界能源消费有哪些主要特点? 10.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有哪些主要特点? 1山、请举出煤炭产生的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物质? 12、核能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比,有哪些优点? 13、试举出太阳能利用的方式方法。 14、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区占国土面积8%,风电场较好(年均风速大于6/s)的区域约占国士面积1%。 试述风能资源有哪些特点? 15、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也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还可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 洁能源。请问氢能属于哪一类?氢能有哪些优点? 16、能源环境问恶是指能源开采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试举出我国主要能源环境问恶 17、什么是矿产资源? 18、矿产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 19、矿产资源有哪些特点? 20、中国矿产资源有什么特点 21、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状况如何?
27、( )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小,故处理难。 28、(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环境质量。 (二)填空题 1、我国耕地的特点: ; ; 。 2、中国的能源问题包括: ; ; ; ; , 。 3、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为: ; ; 。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2、简述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试述能源定义并举例。 4、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请说明定义并举例。 5、请说明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并举例。 6、从能源性质来看,能源又可以分为燃料能源和非燃料能源,请各举三类。 7、何谓清洁能源,请简要说明并举例。 8、什么是能源效率?我国能源效率水平如何? 9、当前世界能源消费有哪些主要特点? 10.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有哪些主要特点? 11、请举出煤炭产生的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物质? 12、核能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比,有哪些优点? 13、试举出太阳能利用的方式方法。 14、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区占国土面积 8%,风电场较好(年均风速大于 6m/s)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 1%。 试述风能资源有哪些特点? 15、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也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还可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 洁能源。请问氢能属于哪一类?氢能有哪些优点? 16、能源环境问题是指能源开采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试举出我国主要能源环境问题。 17、什么是矿产资源? 18、矿产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 19、矿产资源有哪些特点? 20、中国矿产资源有什么特点? 21、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状况如何?
22、什么是土地资源? 23、什么是土地资源的质量?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答案 1、错2、对3、对4、错5、错6、错7、对8、对9、错10、对 11、对12、错13、对14、对15、错16、错17、错18、对19、对20、对 21、错22、对23、错24、对25、对26、对27、错28、对 (二)填空题答案 1、我国耕地的特点:人均耕地面积小:分布不均包:自然条件差: 2、中国的能源问题包括: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 3、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不可再生性和可样竭性:区域性分布不平衡:动态性。 (三)简答题答案 1、简述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53位,个别矿种 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 (2)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是贫富兼有,但富矿少,贫矿多,大多数品位低,能直接供治炼和化工利用的较少。 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富矿越来越少。 (3)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国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但矿产资源则主要富 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4)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我国已探明的2万多个矿床,多为中小型矿床,大型矿床只有800多个,具有明显的大矿少、中 小型矿多的特点。我国可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仅占总储量的7%,而美国、澳大利亚则分别为60%和 70%左右。 到目前为止,我国45种主要矿产的探明储量有相当部分矿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到2020 年,资源保证程度就更低,我国现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2000年可以保证需求的有29种, 2010年将下降到24种,而到2020年则仅有6种。特别是绝对需求量大的石油、铁、铜、铝、硫、磷 等重要矿产,缺口大,进口量将达到(2.5一3)×10't,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刷
22、什么是土地资源? 23、什么是土地资源的质量?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答案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6、错 7、对 8、对 9、错 10、对 11、对 12、错 13、对 14、对 15、错 16、错 17、错 18、对 19、对 20、对 21、错 22、对 23、错 24、对 25、对 26、对 27、错 28、对 (二)填空题答案 1、我国耕地的特点:人均耕地面积小;分布不均匀;自然条件差; 2、中国的能源问题包括: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 3、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不可再生性和可耗竭性;区域性分布不平衡;动态性。 (三)简答题答案 1、简述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58%,居 53 位,个别矿种 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 (2)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是贫富兼有,但富矿少,贫矿多,大多数品位低,能直接供冶炼和化工利用的较少。 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富矿越来越少。 (3)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国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但矿产资源则主要富 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4)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我国已探明的 2 万多个矿床,多为中小型矿床,大型矿床只有 800 多个,具有明显的大矿少、中 小型矿多的特点。我国可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仅占总储量的 7%,而美国、澳大利亚则分别为 60%和 70%左右。 到目前为止,我国 45 种主要矿产的探明储量有相当部分矿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到 2020 年,资源保证程度就更低,我国现已探明的 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中,2000 年可以保证需求的有 29 种, 2010 年将下降到 24 种,而到 2020 年则仅有 6 种。特别是绝对需求量大的石油、铁、铜、铝、硫、磷 等重要矿产,缺口大,进口量将达到(2.5~3)×108 t,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2、简述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它们给环境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大气污染 一次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0、S0、0、尘及多种芳烃化合物,已对一些国家的城市造 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不仅导致对生态的破坏,而且损害人体健康。欧洲共同体每年由于大气污染造 成的材料破坏、农作物和森林以及人体健康损失费用每年超过100亿美元。我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 失每年达120亿元人民币。如果考虑一次能源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则造成的损失更 为严重。 (2)增加了大气中C0,的积累 大气中的C0,按体积计算是每100万大气单位中有280个单位的C0。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1980 年已达到340个单位,预计下世纪中期至末期,其数量将继续上升。如果大气中C0浓度增加1倍, 由于其温室效应,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将上升1.5~3℃,极地温度可能上升6一8℃。这样的温度可能导 致海平面上升20一140m,将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3)酸雨 如同温室效应一样,酸雨也是一个全球的重大区域性问题。S0、O,等污染物通过大气传输,在 一定条件下形成大面积酸雨,改变酸雨覆盖区的土壤性质,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生态系统,改变湖泊水 库的酸度,破环了水生生态系统,腐蚀材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酸雨还导致地区气候改变,造成滩 以估量的后果。 (4)核废料问题 发展核能技术,尽管在控制反应堆方面己有了安全保障,但在世界范围内的民用核能计划的实施, 已产生了上千吨的核废料。这些核废料的最终处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数百万年里仍将保持较强 的放射性。 3、试述能源定义并举例。 答:比较集中的含能体或能量过程称为能源,例如石油、风能、太阳能等。 4、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请说明定义并举例。 答: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可以直接取得而又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称作一次能源,例如煤炭、 石油、天然气、风能、地热等。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产品,称作二次能源,例如电力、煤气、蒸气以及 各种石油制品。 5、请说明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并举例。 答: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称作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水力、风
2、简述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它们给环境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大气污染 一次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 CO、SO2、NO2、尘及多种芳烃化合物,已对一些国家的城市造 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不仅导致对生态的破坏,而且损害人体健康。欧洲共同体每年由于大气污染造 成的材料破坏、农作物和森林以及人体健康损失费用每年超过 100 亿美元。我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 失每年达 120 亿元人民币。如果考虑一次能源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则造成的损失更 为严重。 (2)增加了大气中 CO2 的积累 大气中的 CO2 按体积计算是每 100 万大气单位中有 280 个单位的 CO2。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1980 年已达到 340 个单位,预计下世纪中期至末期,其数量将继续上升。如果大气中 CO2 浓度增加 1 倍, 由于其温室效应,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将上升 1.5~3℃,极地温度可能上升 6~8℃。这样的温度可能导 致海平面上升 20~140cm,将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3)酸雨 如同温室效应一样,酸雨也是一个全球的重大区域性问题。SO2、NOx 等污染物通过大气传输,在 一定条件下形成大面积酸雨,改变酸雨覆盖区的土壤性质,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生态系统,改变湖泊水 库的酸度,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腐蚀材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酸雨还导致地区气候改变,造成难 以估量的后果。 (4)核废料问题 发展核能技术,尽管在控制反应堆方面已有了安全保障,但在世界范围内的民用核能计划的实施, 已产生了上千吨的核废料。这些核废料的最终处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数百万年里仍将保持较强 的放射性。 3、试述能源定义并举例。 答:比较集中的含能体或能量过程称为能源,例如石油、风能、太阳能等。 4、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请说明定义并举例。 答: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可以直接取得而又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称作一次能源,例如煤炭、 石油、天然气、风能、地热等。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产品,称作二次能源,例如电力、煤气、蒸气以及 各种石油制品。 5、请说明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并举例。 答: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称作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水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