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 5、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类群不包括()。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 6、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 A.2-3个 B.5-6个 C.8~10个 D.12~14个 7、生态系统中的()包括绿色植物、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还原者 8、选出正确的答案()。 A.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 B.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演替后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9、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 A.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 B.生产者→分解者一消费者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消费者一分解者一生产者 10、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A.能量越来越少 B.能量越来越多 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 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 11、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保持生态平衡 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12、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蓝绿藻 D.真菌 13、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 A.高等植物 B.哺乳动物 C.大型真菌 D.蓝绿藻 14、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A.树木 B.鸟类 C.昆虫 D.蚯蚓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 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
4、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 )。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 5、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类群不包括(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 6、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 )。 A.2~3 个 B.5~6 个 C.8~10 个 D.12~14 个 7、生态系统中的( )包括绿色植物、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还原者 8、选出正确的答案( )。 A.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 B.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演替后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9、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10、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 A.能量越来越少 B.能量越来越多 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 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 11、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 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保持生态平衡 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12、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蓝绿藻 D.真菌 13、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 )。 A.高等植物 B.哺乳动物 C.大型真菌 D.蓝绿藻 14、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A.树木 B.鸟类 C.昆虫 D.蚯蚓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 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
C.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 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 16、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 A能量输入输出稳定 B.生物量高 C.结构稳定 D.功能作用稳定E适于人类居住 17.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者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18、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一6级,原因是()。 A.能量在营养级间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B.能量是守恒的 C.消费者数量不足 D.生态系统遗到破坏 19、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最少生物组成成份应包括()。 A植物B分解者 C,食草动物D.食肉动物 (二)判新题 1、()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大小不一。 2、()生态系统有自然生态系统还有人工生态系统。 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4、()生态系统内部,能量流动单向递减,物质循环流动,而信总则可双向传递。 5、()生态系统是一个没有变化的静态系统。 6、()生态系统中既有生物成分还有非生物成分。 7、()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8、()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可将生态系统划分为: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9、()能量和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态系统内部进行传递。 10、()食物链可以无限长也可以无限短。 11、()一般的生态系统均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12、()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便形成生态金字塔。 13、()负反馈的调节常可使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点。 14、()生态金字塔有三种不同的类型: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15、()只要没有人为干扰,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最终都可到达生态平衡: 16、()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正反馈调节,也可以通过负反馈进行调节
C.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 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 16、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 ) 。 A.能量输入输出稳定 B.生物量高 C.结构稳定 D.功能作用稳定 E.适于人类居住 17. 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 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循环流动 D. 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18、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 5~6 级,原因是( )。 A. 能量在营养级间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B. 能量是守恒的 C. 消费者数量不足 D.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19、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最少生物组成成份应包括( ) 。 A .植物 B.分解者 C.食草动物 D.食肉动物 (二)判断题 1、(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大小不一。 2、( )生态系统有自然生态系统还有人工生态系统。 3、(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4、( )生态系统内部,能量流动单向递减,物质循环流动,而信息则可双向传递。 5、( )生态系统是一个没有变化的静态系统。 6、( )生态系统中既有生物成分还有非生物成分。 7、(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8、( )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可将生态系统划分为: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9、( )能量和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态系统内部进行传递。 10、( )食物链可以无限长也可以无限短。 11、( )一般的生态系统均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12、( )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便形成生态金字塔。 13、( )负反馈的调节常可使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点。 14、( )生态金字塔有三种不同的类型: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15、( )只要没有人为干扰,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最终都可到达生态平衡。 16、( )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正反馈调节,也可以通过负反馈进行调节
17、()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无限大。 18、()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愈复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19、()食物链的长度有限一般不会超过5-6节。 20、()生态危机一般由自然因素引起。 (三)简答题 1、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2、概括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及其意义 3、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过程。 4、生态系统的动态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解释 5、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特点。 6、简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 7、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 8、简述生态失调的概念及标志。 9、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10.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的类型如何? 1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 12.能量是怎样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动的? 13.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4.什么是生态平衡? 15.生态破坏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一选择题 1-5:BCD\ABCDADADAD 6-10:BAAAA 11-15:ADBD DC 16-19:ACD]DAJAB 二判断题 15:对对对对错6-10:对对对对错1115:错对对对错16-20:对错对对错 三简答题 1、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答:(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 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 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17、(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无限大。 18、( )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愈复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19、( )食物链的长度有限一般不会超过 5-6 节。 20、( )生态危机一般由自然因素引起。 (三)简答题 1、 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2、 概括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及其意义 3、 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过程。 4、 生态系统的动态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解释。 5、 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特点。 6、 简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 7、 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 8、 简述生态失调的概念及标志。 9、 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10.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的类型如何? 1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 12.能量是怎样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动的? 13.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4.什么是生态平衡? 15.生态破坏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一 选择题 1-5:BCD\ABCD\D\D\D 6-10: BAAAA 11-15: ADBD| DC 16-19: ACD| D|A|AB 二 判断题 1-5:对对对对错 6-10:对对对对错 11-15:错对对对错 16-20:对错对对错 三 简答题 1、 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答:(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 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 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 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生态系统中流动着的物质具有双重作 用。首先,物质是储存化学能的运载工具,如果没有能够截取和运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能沿着食 物链逐级流动。其次,物质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构基础。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有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2、概括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及其意义 答: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和不可逆的 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因为在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 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空间中去。 意义: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在 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断绝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亡。 3、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过程。 答:热力学第一定律指的是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热力 学第二定律指的当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时候,转化率并非百分之百,一部分以热的形 式消散于环境中。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发出的光能,被绿色植物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 经食物链再转化为消费者和分解者体内的化学能。在能流过程中,一部分化学能转变为供生物取食和 运动的机械能并进一步以热能形式散失于环境中。由于能量的转化率不是百分之百,在上一个营养级 向下一个营养级转化过程中,能量逐级减少,因此,各营养级所能维持的生物量也逐级减少,营养级 的个数一.般不超过4一5级。 4、生态系统的动态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解释。 答:生态系统的动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进化和生态系统演替。生态系统进化是长期的地 质、气候等外部变化与生态系统生物组分活动结果所引起的内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早期的生态系 统应该是水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演替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改变。演替有原生演替和 次生演替之分,也有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的区别。 5、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特点 答:()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 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生态系统中流动着的物质具有双重作 用。首先,物质是储存化学能的运载工具,如果没有能够截取和运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能沿着食 物链逐级流动。其次,物质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构基础。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有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2、 概括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及其意义 答: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和不可逆的 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因为在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 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空间中去。 意义: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在 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断绝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亡。 3、 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过程。 答:热力学第一定律指的是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热力 学第二定律指的当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时候,转化率并非百分之百,一部分以热的形 式消散于环境中。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发出的光能,被绿色植物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 经食物链再转化为消费者和分解者体内的化学能。在能流过程中,一部分化学能转变为供生物取食和 运动的机械能并进一步以热能形式散失于环境中。由于能量的转化率不是百分之百,在上一个营养级 向下一个营养级转化过程中,能量逐级减少,因此,各营养级所能维持的生物量也逐级减少,营养级 的个数一般不超过 4~5 级。 4、 生态系统的动态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解释。 答:生态系统的动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进化和生态系统演替。生态系统进化是长期的地 质、气候等外部变化与生态系统生物组分活动结果所引起的内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早期的生态系 统应该是水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演替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改变。演替有原生演替和 次生演替之分,也有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的区别。 5、 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特点? 答: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
(②)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的能力。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功能。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目有限。 6、简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 答:(1)陆地:大气二氧化碳经陆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内,经过食物网内各级生物的呼吸分 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另有一部分固定在生物体内的碳经燃烧重新返回大气。 (2)水域: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经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食物网,经过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 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水体。 (3)水体中二氧化碳和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扩散而相互交换,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释放二氧化 碳参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残体也可沉入海底或湖底而离开生态系统碳循环。 7、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 答: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 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平衡,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者、消 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养结构相互协调。 8、简述生态失调的概念及标志。 答: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超越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阀限 而使其丧失自我调节能力时,谓之生态失调。 标志:物种数量减少,环境质量降低,生产力衰退,生物量下降。 9、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 (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 (3)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 10、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的类型如何? 答: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来源,而另 种生物又以第三种生物为食物来源,.由此在多种生物之间形成一个以食物关系联接起来的连锁关 系,就称为食物链。按照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可把食物链分成以下四类: (1)捕食性食物链。它是以植物为基础的食物链,其构成形式是植物一小动物一大动物 (2)碎食性食物链。它是以碎食物为基础的食物链。碎食物是由高级植物叶子的碎片,经 菌类作用,再掺入微小的藻类而成的。碎食性食物链的构成形式是碎食物一→碎食物消费者一→小肉 食性动物→大肉食性动物
⑵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的能力。 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功能。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⑷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目有限。 6、 简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 答:(1)陆地:大气二氧化碳经陆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内,经过食物网内各级生物的呼吸分 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另有一部分固定在生物体内的碳经燃烧重新返回大气。 (2)水域: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经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食物网,经过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 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水体。 (3)水体中二氧化碳和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扩散而相互交换,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释放二氧化 碳参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残体也可沉入海底或湖底而离开生态系统碳循环。 7、 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 答: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 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平衡,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者、消 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养结构相互协调。 8、 简述生态失调的概念及标志。 答: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超越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阈限 而使其丧失自我调节能力时,谓之生态失调。 标志:物种数量减少,环境质量降低,生产力衰退,生物量下降。 9、 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 (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 (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 (3)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 10、 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的类型如何? 答: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来源,而另一 种生物又以第三种生物为食物来源,.由此在多种生物之间形成一个以食物关系联接起来的连锁关 系,就称为食物链。按照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可把食物链分成以下四类: (1)捕食性食物链。它是以植物为基础的食物链,其构成形式是植物→小动物→大动物 (2)碎食性食物链。它是以碎食物为基础的食物链。碎食物是由高级植物叶子的碎片,经 菌类作用,再掺入微小的藻类而成的。碎食性食物链的构成形式是碎食物→碎食物消费者→小肉 食性动物→大肉食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