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支出法GDP构成项目与其他统计指标的区别(如最终消费与社会零售 品消费总额的区别等) 居民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区别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是最终消费指标 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包括了城乡居民自己建房购买的建筑材料,该项 支出属于投资不属于消费 销售给社会集团的零售额,从销售环节很难区分销售出去的商品是否用于最 终消费支出,有些商品可能用于中间消耗(如办公用品)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服务型消费,如教有、医疗、文化、娱 乐,但居民消费包括服务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农民自产自用的农牧产品,但居民消费包 括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测度国内贸易的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高于居民消费总额 6.不同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产业结构分析 √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参考资料】 1.高敏雪、李静萍、许健编著,《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2.赵彦云主编,《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 【作业】 1利用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理解GDP的生产法与收入法核算,并比较各个 产业部门的增加值率 2.请分析2000至今中国支出法GDP的构成及变化情况
(2)支出法 GDP 构成项目与其他统计指标的区别(如最终消费与社会零售 品消费总额的区别等) 居民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区别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是最终消费指标 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包括了城乡居民自己建房购买的建筑材料,该项 支出属于投资不属于消费 销售给社会集团的零售额,从销售环节很难区分销售出去的商品是否用于最 终消费支出,有些商品可能用于中间消耗(如办公用品)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服务型消费,如教育、医疗、文化、娱 乐,但居民消费包括服务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农民自产自用的农牧产品,但居民消费包 括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测度国内贸易的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高于居民消费总额 6.不同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产业结构分析 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参考资料】 1. 高敏雪、李静萍、许健编著,《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 2. 赵彦云主编,《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作业】 1.利用 2012 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理解 GDP 的生产法与收入法核算,并比较各个 产业部门的增加值率 2. 请分析 2000 至今中国支出法 GDP 的构成及变化情况
第三讲供给使用表与投入产出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投入产出表以及供给使用表的表式结构与 内涵,由购买者价格表转换为基本价格表的方法,由供给使用表推导对称的 投入产出表的方法。投入产出表的直接分解编制方法。投入产出表的非调查 编制方法。 【教学总课时】 4课时 【主要内容】 1投入产出表介绍 (①投入产出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角色 ·SNA的延伸 主要涉及SNA中的生产账户、收入形成账户、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 ·GDP核算校验 ·投入产出表兼容了三种GDP核算方法(且按部门细分) (2)投入产出表的解读 第I象限: 第Π象限 中间投入(使用)流量 最终使用流量 1.一产2产3.三产 最终求 最终消费 -进口总产出 资本形成出■ 第一 18 3.第 170 -3 400 0 增 值 定资产折旧 收入分配 总投入 300 500 400 第Ⅲ象限: 第IV象限:?? 最初投入(收入形成)流量
第三讲 供给使用表与投入产出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投入产出表以及供给使用表的表式结构与 内涵,由购买者价格表转换为基本价格表的方法,由供给使用表推导对称的 投入产出表的方法。投入产出表的直接分解编制方法。投入产出表的非调查 编制方法。 【教学总课时】 4 课时 【主要内容】 1.投入产出表介绍 (1) 投入产出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角色 • SNA 的延伸 主要涉及 SNA 中的生产账户、收入形成账户、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 • GDP 核算校验 • 投入产出表兼容了三种 GDP 核算方法(且按部门细分) (2) 投入产出表的解读
(3)进口品的处理 >区分进口品的投入产出表称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假设国产品与进口品相互不能替代(不竞争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投入产出表未对进口品进行处理 需要利用海关数据以及进口品使用去向调查自行编制进口矩阵 成本很高,实际中如果条件不具备可基于一定的假定进行估算 √常用的估算方法:比例性假定 假定国内对某个部门产品的需求中,进口品所占比例均相同 用x,m,e分别表示部门i的总产出、进口、出口 进口品占国内总需求比例:S=m,x+m-e) 国产品占国内总需求比例:nxre)/x+m-e) 由比例性假定得: 国内中间投入流量:P= 进口中间流量:“=s功 (4)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 √纯部门:又称产品部门,一个纯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 √混合部门:又称产业部门,一个混合部门可以生产多种产品 现实中的基层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企业的一部分)基本上都是混合 部门,除了生产主产品以外,尚有很多次要产品生产 对应不同的部门类型,投入产出表又分为: √产品*产品投入产出表(product by product IOT) 投入结构相对稳定 √产业*产业投入产出表((industry by industry IOT) 便于与其他统计数据对接,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是按照产业部门统计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年鉴中的一些数据不是全口径的,例如工业总产值与 增加值只统计了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的数据,而投入 产出表数据是全口径的 (⑤)投入产出表使用的价格
(3) 进口品的处理 区分进口品的投入产出表称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假设国产品与进口品相互不能替代(不竞争)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投入产出表未对进口品进行处理 需要利用海关数据以及进口品使用去向调查自行编制进口矩阵 成本很高,实际中如果条件不具备可基于一定的假定进行估算 常用的估算方法:比例性假定 假定国内对某个部门产品的需求中,进口品所占比例均相同 用 xi ,mi ,ei 分别表示部门 i 的总产出、进口、出口 进口品占国内总需求比例:si = mi/(xi + mi - ei) 国产品占国内总需求比例:ri =(xi- ei) / (xi + mi - ei) 由比例性假定得: 国内中间投入流量: zij D = ri zij 进口中间流量: zij M = si zij (4) 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 纯部门:又称产品部门,一个纯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 混合部门:又称产业部门,一个混合部门可以生产多种产品 现实中的基层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企业的一部分)基本上都是混合 部门,除了生产主产品以外,尚有很多次要产品生产 对应不同的部门类型,投入产出表又分为: 产品*产品投入产出表 (product by product IOT) 投入结构相对稳定 产业*产业投入产出表 (industry by industry IOT) 便于与其他统计数据对接,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是按照产业部门统计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年鉴中的一些数据不是全口径的,例如工业总产值与 增加值只统计了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以上)的数据,而投入 产出表数据是全口径的 (5)投入产出表使用的价格
√投入产出表使用基本价格或生产者价格 √中国使用生产者价格 2.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1)直接分解法 》总产出的分解 钢铁企业的产出如下 √钢铁180万元(全部外销) √机床60万元(全部外销) √电力1/2外销12自用,外销按市场价产值20万元,自用按成本价产 值15万元 √焦炭10万元(全部自用,成本价) >中间投入与最初投入 根据企业内部数据资料,将企业购买的中间投入品分解到生产各种产品所投 入的中间品,同时将劳动报酬等初始投入分解到各个产品 >最终使用 最终使用部分需要利用其他调查资料编制 如:住户调查资料、政府财政支出资料、海关与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料 (2)利用供给使用表进行间接推导 √基于供给表(Supply table)与使用表(UseTable)(简称SUT下s)利用 数学公式进行推导。 √企业只需填写各种产品的产量以及各种原材料总的消耗值即可,无需 将材料的消耗进行分解。 √联合国统计署向世界各国推荐的编表方法 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 OECD-WTO TiVA APEC-TiVA ·产品*产品表的推导 口产品部门工艺假定(product technology assumption)
投入产出表使用基本价格或生产者价格 中国使用生产者价格 2.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1) 直接分解法 总产出的分解 钢铁企业的产出如下: 钢铁 180 万元(全部外销) 机床 60 万元 (全部外销) 电力 1/2 外销 1/2 自用,外销按市场价产值 20 万元,自用按成本价产 值 15 万元 焦炭 10 万元(全部自用,成本价) 中间投入与最初投入 根据企业内部数据资料,将企业购买的中间投入品分解到生产各种产品所投 入的中间品,同时将劳动报酬等初始投入分解到各个产品 最终使用 最终使用部分需要利用其他调查资料编制 如:住户调查资料、政府财政支出资料、海关与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料 (2) 利用供给使用表进行间接推导 基于供给表(Supply table)与使用表 (Use Table)(简称 SUTs)利用 数学公式进行推导。 企业只需填写各种产品的产量以及各种原材料总的消耗值即可,无需 将材料的消耗进行分解。 联合国统计署向世界各国推荐的编表方法 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 (WIOD) OECD-WTO TiVA APEC-TiVA • 产品*产品表的推导 产品部门工艺假定(product technology assumption)
某种产品无论由哪个产业部门生产都有相同的制造工艺(一种产品只有一种 生产工艺) C第j个产业部门的技术系数向量(使用表中计算) A第个产品部门的技术系数向量(待求) 第j个产业部门的产出中第k种产品所占比重(产出份额矩阵) C=lyA1+tAz+...+InAn 矩阵形式: C=AT 产品*产品表中的技术系数(直接投入/消耗系数)矩阵 A=CTI 同理,产品*产品表中的增加值系数矩阵为 A=AT! 从而:Z=A*diag()=A,*diag() 口产业部门工艺假定(industry technology assumption) 一个产业部门无论生产何种产品,其生产工艺都相同(一个产业部门只有一 种生产工艺) G第j个产业部门的技术系数向量(使用表中计算) A第个产品部门的技术向量(待求) d第)种产品中由第i个产业部门生产的比重(市场份额矩阵) Aj=djC1+dj2C2+...+diCm 矩阵形式: A=CD' 同理,产品*产品表中的增加值系数矩阵为 Av=AvD' 从而:Z=A*diag(X=A,*diag(X) (3)基于RAS法的非调查方法
某种产品无论由哪个产业部门生产都有相同的制造工艺(一种产品只有一种 生产工艺) Cj第 j 个产业部门的技术系数向量(使用表中计算) Aj 第 j 个产品部门的技术系数向量(待求) tkj 第 j 个产业部门的产出中第 k 种产品所占比重(产出份额矩阵) Cj=t1jA1 + t2jA2 + … + tnjAn 矩阵形式: C = AT 产品*产品表中的技术系数(直接投入/消耗系数)矩阵 A=CT-1 同理,产品*产品表中的增加值系数矩阵为 Av=AvI(T) -1 从而:Z=A *diag(X) V=Av*diag(X) 产业部门工艺假定(industry technology assumption) 一个产业部门无论生产何种产品,其生产工艺都相同(一个产业部门只有一 种生产工艺) Cj第 j 个产业部门的技术系数向量(使用表中计算) Aj 第 j 个产品部门的技术向量(待求) dji 第 j 种产品中由第 i 个产业部门生产的比重(市场份额矩阵) Aj =djiC1 + dj2C2 + … + djnCm 矩阵形式: A= CD’ 同理,产品*产品表中的增加值系数矩阵为 Av=AvID’ 从而:Z=A *diag(X) V=Av*diag(X) (3) 基于 RAS 法的非调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