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案 第六节维生素与动物营养 维生素营养概述 (一)、维生素定义 大约在90年前,在动物饲养试验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即在饲养大小鼠类用纯CH2O、 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时,只能活很短时间,而在这些饲料中加入少量乳类,则可延长生存时 间,由此得出结论:乳中含有过去人们不知道的维持生命必需的要素,不久,人们认识到其 中至少含有两种因子,脂溶性A因子和水溶性B因子,后来人们就分离A因子、B因子, 并进行化学鉴定,最后命名为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健康和促进生长所不可缺少的有机物质。动物对它需要量很少,通常以 mg计,每种维生素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既不是动物的能源物质,又不是结构物质,但却是 机体物质代谢过程的必须参加者,属于调节剂,维生素是食物必要的组成成分,虽数量少, 但作用大,而且相互间不可替代。 动物缺乏维生素会发生代谢障碍引起特有的疾病,统称维生素不足症或缺乏症,数种维 生素同时缺乏引起的疾病,称为多维缺乏症。在养殖业中,常由于动物饲料中供给的维生素 不足或是由于消化道吸收不良或是由于特殊生理状态(妊娠、哺乳等)及慢性或急性疾病等 原因,引起各种症状。某些维生素在体内有贮备,短期内缺少不会很快表现出临床症状和对 生产力发生影响,随着缺少的程度加重和体内消耗不断增加逐渐表现出各种症状,所以在养 殖业中,要预防由于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后果必须清楚日粮中的供给情况,现在日粮中添加维 生素,不仅仅是为了预防或治疗维生素缺乏症,也是为了促进生长或繁殖,增强免疫力及抗 应激能力,提高动物产品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二)、维生素的基本特征 1、存在于天然食物或饲料中,含量极少。 2、为生物活性物质,易受光照、热、酸、碱、氧化剂等破坏 3、除少数维生素可在动物体内自行合成一部分外,大多数维生素都必需从饲料中摄 取。 4、动物体组织或畜产品中维生素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随饲粮中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5、饲粮中缺乏或动物吸收能力较差时,导致维生素的特异缺乏症或缺乏综合症。 三)、维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脂溶性维生素 A、D、E、K 水溶性维生素 B族、C (四)、维生素的营养生理功能 1、调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2、抗应激作用 3、激发和强化机体的免疫机能。 4、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 第1页共9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案 第 1 页 共 9 页 第六节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 一、维生素营养概述 (一)、维生素定义 大约在 90 年前,在动物饲养试验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即在饲养大小鼠类用纯 CH2O、 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时,只能活很短时间,而在这些饲料中加入少量乳类,则可延长生存时 间,由此得出结论:乳中含有过去人们不知道的维持生命必需的要素,不久,人们认识到其 中至少含有两种因子,脂溶性 A 因子和水溶性 B 因子,后来人们就分离 A 因子、B 因子, 并进行化学鉴定,最后命名为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健康和促进生长所不可缺少的有机物质。动物对它需要量很少,通常以 mg 计,每种维生素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既不是动物的能源物质,又不是结构物质,但却是 机体物质代谢过程的必须参加者,属于调节剂,维生素是食物必要的组成成分,虽数量少, 但作用大,而且相互间不可替代。 动物缺乏维生素会发生代谢障碍引起特有的疾病,统称维生素不足症或缺乏症,数种维 生素同时缺乏引起的疾病,称为多维缺乏症。在养殖业中,常由于动物饲料中供给的维生素 不足或是由于消化道吸收不良或是由于特殊生理状态(妊娠、哺乳等)及慢性或急性疾病等 原因,引起各种症状。某些维生素在体内有贮备,短期内缺少不会很快表现出临床症状和对 生产力发生影响,随着缺少的程度加重和体内消耗不断增加逐渐表现出各种症状,所以在养 殖业中,要预防由于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后果必须清楚日粮中的供给情况,现在日粮中添加维 生素,不仅仅是为了预防或治疗维生素缺乏症,也是为了促进生长或繁殖,增强免疫力及抗 应激能力,提高动物产品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二)、维生素的基本特征 1、存在于天然食物或饲料中,含量极少。 2、为生物活性物质,易受光照、热、酸、碱、氧化剂等破坏。 3、除少数维生素可在动物体内自行合成一部分外,大多数维生素都必需从饲料中摄 取。 4、动物体组织或畜产品中维生素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随饲粮中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5、饲粮中缺乏或动物吸收能力较差时,导致维生素的特异缺乏症或缺乏综合症。 (三)、维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脂溶性维生素 A、D、E、K 水溶性维生素 B 族、 C (四)、维生素的营养生理功能 1、调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2、抗应激作用。 3、激发和强化机体的免疫机能。 4、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案 5、改善动物产品品质 6、预防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疫病。 7、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五)、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 1、动物因素 2、维生素的颉颃物 3、应激因素; 4、集约化饲养的影响 5、日粮营养成分的影响 (六)、生产中需要补充的维生素及添加量 1、生产中需要补充的维生素种类 猪需要补充维生素A、D、B12、烟酸、泛酸、和胆碱。为了防止应激和亚临床缺 乏症,可添加维生素E、K、B6。 家禽需要补充维生素A、D、E、K、B、B12、烟酸、泛酸、和胆碱。在笼养条件下 比平养需要更多的维生素 反刍动物通常需补充维生素A,有时需补充维生素D,在生产水平高或出现应激 时需要补充维生素B1和烟酸。刚断奶的犊牛应补充所有的维生素。 2、维生素的添加量。(见饲养标准) 、各类维生素的营养简介 (一)、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 (1)功能 ①维持正常视觉眼的光感知器是视网膜中的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这两种细胞中 均有对光敏感的色素,而这些色素的形成与呈现其功能均与维生素A有关,当动物缺乏维 生素A时,视网膜合成感光物质发生障碍,导致视觉不正常,在弱光下视觉减退或全丧失, 即所谓夜盲症。 ②维持粘膜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维生素A能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与结构,若维 生素A不足会引起上皮组织干燥和角质化,易受细菌侵袭而发病,如泪腺的上皮细胞角质 化,使分泌物减少,产生干眼症,严重时引起失明,生殖腺上皮细胞角质化,可引起繁殖机 能障碍 ③调节有关养分的代谢维生素A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的代谢有调 节作用,可促进动物体和骨骼的生长 (2)、缺乏症 ①长期缺乏维生素A动物首先表现暗适应能力降低,乃至夜盲或干眼症 ②幼畜生长发育受阻,降低增重,削弱对疾病的抵抗力,生产力下降 ③繁殖机能障碍首先性欲差,公牛睾丸精细管变性,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规律,受 第2页共9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案 第 2 页 共 9 页 5、改善动物产品品质。 6、预防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疫病。 7、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五)、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 1、动物因素; 2、维生素的颉颃物; 3、应激因素; 4、集约化饲养的影响; 5、日粮营养成分的影响。 (六)、生产中需要补充的维生素及添加量 1、生产中需要补充的维生素种类 猪需要补充维生素 A、D、B12、烟酸、泛酸、和胆碱。为了防止应激和亚临床缺 乏症,可添加维生素 E、K、B6。 家禽需要补充维生素 A、D、E、K、B2、B12、烟酸、泛酸、和胆碱。在笼养条件下 比平养需要更多的维生素。 反刍动物通常需补充维生素 A,有时需补充维生素 D,在生产水平高或出现应激 时需要补充维生素 B1 和烟酸。刚断奶的犊牛应补充所有的维生素。 2、维生素的添加量。(见饲养标准) 二、各类维生素的营养简介 (一)、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 A (1)功能 ①维持正常视觉 眼的光感知器是视网膜中的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这两种细胞中 均有对光敏感的色素,而这些色素的形成与呈现其功能均与维生素 A 有关,当动物缺乏维 生素 A 时,视网膜合成感光物质发生障碍,导致视觉不正常,在弱光下视觉减退或全丧失, 即所谓夜盲症。 ②维持粘膜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 维生素 A 能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与结构,若维 生素 A 不足会引起上皮组织干燥和角质化,易受细菌侵袭而发病,如泪腺的上皮细胞角质 化,使分泌物减少,产生干眼症,严重时引起失明,生殖腺上皮细胞角质化,可引起繁殖机 能障碍。 ③调节有关养分的代谢 维生素 A 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的代谢有调 节作用,可促进动物体和骨骼的生长。 (2)、缺乏症 ①长期缺乏维生素 A 动物首先表现暗适应能力降低,乃至夜盲或干眼症。 ②幼畜生长发育受阻,降低增重,削弱对疾病的抵抗力,生产力下降。 ③繁殖机能障碍 首先性欲差,公牛睾丸精细管变性,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规律,受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案 胎率低,胎儿发育异常,如畸形或瞎眼,胎衣不下,死胎,流产等现象。家禽产蛋率、孵化 率低。 ④被毛粗乱、无光、食欲不佳、易患呼吸道疾病,共济运动失调等。 ⑤对成骨作用有不良影响缺维生素A时,形成网状骨质,骨脆弱而过分增生。 (3)来源与供应 动物性饲料如鱼肝油、肝、蛋黄、鱼粉中含丰富的维生素A 青绿饲料和胡萝卜中含胡萝卜素丰富,优质干草、青贮饲料、黄玉米等也是胡萝卜素的 良好来源: 补饲维生素A添加剂 2、维生素D (1)功能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动物Ca、P代谢有关,可以调节Ca、P代 谢,特别是增加肠对Ca与P的吸收,同时又可调节肾脏对Ca和P的排泄,控制骨骼中Ca 与P的贮存,改善骨骼贮备中Ca及P的活动状态,从而影响骨骼与牙齿的正常发育。 (2)缺乏症 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Ca与P代谢紊乱,幼年动物患佝偻病,成年动物患软骨病或称 骨质疏松症,泌乳家畜缺V则缩短泌乳期,在髙产牛产乳髙峰期,常常岀现Ca的负平衡, 若此时维生素D不足则问题更严重,产蛋鸡缺乏维生素D不仅影响蛋壳质量,而且产蛋率、 孵化率均受影响,这对笼养鸡尤应注意 (3)、来源与供应 动物性饲料如鱼肝油、肝、血粉等含丰富的维生素D 经阳光晒制的干草含丰富维生素D2 加强户外运动,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补饲维生素D添加剂 3、维生素E (1)功能 ①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与Se协同保护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从而维持细胞膜的 正常脂质结构 ②维生素E是维持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及外周血溶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所必需。 ③对生殖机能有影响。有促进性腺的发育促成受孕,防止流产、调节性激素代谢等功 (2)缺乏症 维生素E缺乏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前者是由于动物进食的饲料中缺乏维生 素E,后者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如食入过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或已酸败的脂肪引起有效维生素 E 减少。 各种动物都有可能发生维生素E缺乏,其中以幼龄动物发病较多。动物缺乏维生素E 第3页共9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案 第 3 页 共 9 页 胎率低,胎儿发育异常,如畸形或瞎眼,胎衣不下,死胎,流产等现象。家禽产蛋率、孵化 率低。 ④被毛粗乱、无光、食欲不佳、易患呼吸道疾病,共济运动失调等。 ⑤对成骨作用有不良影响 缺维生素 A 时,形成网状骨质,骨脆弱而过分增生。 (3)来源与供应 动物性饲料如鱼肝油、肝、蛋黄、鱼粉中含丰富的维生素 A; 青绿饲料和胡萝卜中含胡萝卜素丰富,优质干草、青贮饲料、黄玉米等也是胡萝卜素的 良好来源; 补饲维生素 A 添加剂。 2、维生素 D (1)功能 维生素 D 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动物 Ca、P 代谢有关,可以调节 Ca、P 代 谢,特别是增加肠对 Ca 与 P 的吸收,同时又可调节肾脏对 Ca 和 P 的排泄,控制骨骼中 Ca 与 P 的贮存,改善骨骼贮备中 Ca 及 P 的活动状态,从而影响骨骼与牙齿的正常发育。 (2)缺乏症 维生素 D 缺乏,可引起 Ca 与 P 代谢紊乱,幼年动物患佝偻病,成年动物患软骨病或称 骨质疏松症,泌乳家畜缺 VD 则缩短泌乳期,在高产牛产乳高峰期,常常出现 Ca 的负平衡, 若此时维生素 D 不足则问题更严重,产蛋鸡缺乏维生素 D 不仅影响蛋壳质量,而且产蛋率、 孵化率均受影响,这对笼养鸡尤应注意。 (3)、来源与供应 动物性饲料如鱼肝油、肝、血粉等含丰富的维生素 D; 经阳光晒制的干草含丰富维生素 D2; 加强户外运动,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 D; 补饲维生素 D 添加剂。 3、维生素 E (1)功能 ①维生素 E 具有抗氧化作用。 与 Se 协同保护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从而维持细胞膜的 正常脂质结构。 ②维生素 E 是维持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及外周血溶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所必需。 ③对生殖机能有影响。 有促进性腺的发育促成受孕,防止流产、调节性激素代谢等功 能。 (2)缺乏症 维生素 E 缺乏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前者是由于动物进食的饲料中缺乏维生 素 E,,后者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如食入过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或已酸败的脂肪引起有效维生素 E 减少。 各种动物都有可能发生维生素 E 缺乏,其中以幼龄动物发病较多。动物缺乏维生素 E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案 时,首先是发生肌肉营养不良,称白肌病,可分为急性与亚急性两种,急性表现为心肌变性, 亚急性表现为骨骼肌变性,前者常发生突然死亡,后者表现为运动机能障碍,严重时不能站 立。以上两种情况多发生于仔猪、羔羊、犊牛、仔兔。 维生素E缺乏会严重地影响繁殖机能,公畜尤为明显,精细胞的形成受阻,精液品质 不佳,正常精子数减少,易发生不育,繁殖母畜日粮中缺乏维生素E时受胎率下降,即使 受胎,很可能发生胚胎中途死亡或产弱胎儿被吸收。对家禽的产蛋性能亦有不良影响,而且 卵的孵化率下降。 雏鸡缺乏维生素E会发生滲出性素质病,此病的发生主要因毛细血管受损而致通透性 增强,渗出的液体大量积聚而形成水肿和血肿。在肉用仔鸡,当饲喂高能日粮条件下缺乏维 生素E 还会因体内氧化物和氧化物产物的大量生成而使细胞脂质膜破坏和细胞微细结构变 性和坏死,结果可以发生脑软化症,主要症状为小脑出血和水肿。 (3)来源与供应 谷实类饲料的胚中含维生素E丰富,但在一般条件下贮存6个月后维生素E会损失 30—50%;青绿饲料优质干草中也含丰富的维生素E:还可使用维生素E添加剂。 4、维生素K (1)功能维生素K的作用了解尚不够,主要作用为催化肝脏中对凝血酶原及凝血 活素的合成。通过凝血活素的作用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以达到维持正常的凝血时间 (2)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症主要发生于禽类,由于凝血过程紊乱致使皮下和肌肉间隙呈现出血现 象。在雏鸡经摄食缺乏维生素K的饲料2-3周即可出现症状,在领、胸、翅、腹、腔等部 位呈现大片出血斑点,在成年鸡通常不会出现这种病症,但它所产的蛋孵出的幼雏却会感到 此种维生素的缺乏,若皮肉被刺伤将会因流血不止而致死 仔猪经饲喂缺乏维生素K的饲喂可诱发维生素K缺乏症表现为食欲不振、衰弱、感 觉过敏、贫血及凝血时间延长等 (3)来源与供应 维生素K遍布于各种植物性饲料中,尤其是青绿饲料含量丰富;维生素K除动物 性饲料含量丰富外,还能在动物消化道(反刍动物在瘤胃,猪、马在大肠)中合成。正常情 况下,动物不会缺乏。家禽因合成能力差,特别是笼养鸡不能从粪便中获得维生素K,易产 生缺乏症。生产中使用维生素K3来补饲。 (二)、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B1(硫胺素) (1)、功能 维生素B1是动物体内许多酶的辅酶,活性形式是焦磷酸硫胺素,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 谢。果糖转化为能量、碳水化合物合成脂肪及吸收均与维生素B1有关。对维持神经组织 及心肌的正常功能,维持正常的肠蠕动及消化道内的脂肪吸收均起一定作用 第4页共9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案 第 4 页 共 9 页 时,,首先是发生肌肉营养不良,称白肌病,可分为急性与亚急性两种,急性表现为心肌变性, 亚急性表现为骨骼肌变性,前者常发生突然死亡,后者表现为运动机能障碍,严重时不能站 立。以上两种情况多发生于仔猪、羔羊、犊牛、仔兔。 维生素 E 缺乏会严重地影响繁殖机能,公畜尤为明显,精细胞的形成受阻,精液品质 不佳,正常精子数减少,易发生不育,繁殖母畜日粮中缺乏维生素 E 时受胎率下降,即使 受胎,很可能发生胚胎中途死亡或产弱胎儿被吸收。对家禽的产蛋性能亦有不良影响,而且 卵的孵化率下降。 雏鸡缺乏维生素 E 会发生渗出性素质病,此病的发生主要因毛细血管受损而致通透性 增强,渗出的液体大量积聚而形成水肿和血肿。在肉用仔鸡,当饲喂高能日粮条件下缺乏维 生素 E ,还会因体内氧化物和氧化物产物的大量生成而使细胞脂质膜破坏和细胞微细结构变 性和坏死,结果可以发生脑软化症,主要症状为小脑出血和水肿。 (3)来源与供应 谷实类饲料的胚中含维生素 E 丰富,但在一般条件下贮存 6 个月后维生素 E 会损失 30—50%;青绿饲料优质干草中也含丰富的维生素 E;还可使用维生素 E 添加剂。 4、维生素 K (1)功能 维生素 K 的作用了解尚不够,主要作用为催化肝脏中对凝血酶原及凝血 活素的合成。通过凝血活素的作用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以达到维持正常的凝血时间。 (2)缺乏症 维生素 K 缺乏症主要发生于禽类,由于凝血过程紊乱致使皮下和肌肉间隙呈现出血现 象。在雏鸡经摄食缺乏维生素 K 的饲料 2-3 周即可出现症状,在领、胸、翅、腹、腔等部 位呈现大片出血斑点,在成年鸡通常不会出现这种病症,但它所产的蛋孵出的幼雏却会感到 此种维生素的缺乏,若皮肉被刺伤将会因流血不止而致死。 仔猪经饲喂缺乏维生素 K 的饲喂可诱发维生素 K 缺乏症表现为食欲不振、衰弱、感 觉过敏、贫血及凝血时间延长等。 (3)来源与供应 维生素 K1 遍布于各种植物性饲料中,尤其是青绿饲料含量丰富;维生素 K2 除动物 性饲料含量丰富外,还能在动物消化道(反刍动物在瘤胃,猪、马在大肠)中合成。正常情 况下,动物不会缺乏。家禽因合成能力差,特别是笼养鸡不能从粪便中获得维生素 K,易产 生缺乏症。生产中使用维生素 K3 来补饲。 (二)、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 B1 (硫胺素) (1) 、功能 维生素 B1 是动物体内许多酶的辅酶,活性形式是焦磷酸硫胺素,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 谢。果糖转化为能量、碳水化合物 合成脂肪及吸收均与维生素 B1 有关。对维持神经组织 及心肌的正常功能,维持正常的肠蠕动及消化道内的脂肪吸收均起一定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案 (2)、缺乏症 各种动物缺乏硫胺素的表现不尽相同,鸡缺乏硫胺素主要呈现多发性神经炎,主要表现 为腿屈坐地,头颈后仰,成年鸡发病一般较缓慢,鸡冠常呈现蓝色。猪缺乏硫胺素呈现消化 机能紊乱(厌食、呕吐、腹泻等)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出现痉挛,甚至突然死亡。犊牛缺 乏硫胺素主要表现为共济运动失调、痉挛、体况衰弱,有时发生厌食腹泻等。马驹缺乏硫胺 素则会现出共济运动失调、痉挛、体况衰弱,有时发生厌食、腹泻等。马驹缺乏硫胺素则会 出现共济运动失调、阵发性痉挛、伏卧不起,但食欲一般不受影响。 (3)、来源与供应 植物性饲料中几乎都含有维生素B,特别是糠麸类饲料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根茎类 饲料中较少,干酵母最丰富 2、维生素B2(核黄素) (1)、功能 动物体内许多氧化还原酶类的辅基中含有维生素B2,这类酶统称为黄素酶,黄素酶参 与能量代谢,在生物氧化中传递H原子,具有促进生物氧化的作用,这对碳水化合物、蛋 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缺乏症 各种畜禽中以猪、鸡最易呈现核黄素缺乏。猪缺乏核黄素时,表现为食欲减退,生长停 滞,被毛粗乱并常为脂腺渗出物所粘结,眼角分泌物増多,常伴有腹泻,往往因衰弱而不能 正常站立,繁殖和泌乳性能下降。 雏鸡对维生素B极敏感,经2-3周后开始岀现膝关节软弱,脚趾麻痹并卷曲呈拳状 称卷爪麻痹症。幼雏缺乏维生素B2的症状虽可逐渐康复,但却会严重影响其后的生长速度 母鸡缺乏维生素B,则产蛋率下降,种蛋孵化率下降,种蛋孵化率极低,鸡胚在孵化至12 天左右死亡或20天时往往不出壳。 马也可缺乏维生素B2,主要表现为厌食、腹泻、生长受阻、多泪及脱毛等。犊牛主要 表现为口腔粘膜出血,口角唇边溃烂,流涎等。 (3)、来源与供应 常用猪鸡饲料中核黄素的含量十分有限,谷实中含量甚少难以满足需要,动物性饲料如 脱脂乳乳清中虽含量较多但喂量有限,生产中要注意用维生素B制品补充。 3、泛酸 (1)、功能 泛酸在动物体内是作为合成辅酶A的原料,故它是以乙酰辅酶A形式参与碳水化合物 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因此各种动物生长均需要泛酸。 (2)、缺乏症: 泛酸的缺乏常见于雏鸡,其主要症状为发生皮肤炎,最初出现在嘴角和眼周,继之出现 在口、鼻和肛门等处,严重时腿部亦可发病,成年鸡缺乏泛酸不发生上述症状,仅所产蛋的 孵化率下降。 第5页共9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案 第 5 页 共 9 页 (2)、缺乏症 各种动物缺乏硫胺素的表现不尽相同,鸡缺乏硫胺素主要呈现多发性神经炎,主要表现 为腿屈坐地,头颈后仰,成年鸡发病一般较缓慢,鸡冠常呈现蓝色。猪缺乏硫胺素呈现消化 机能紊乱(厌食、呕吐、腹泻等)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出现痉挛,甚至突然死亡。犊牛缺 乏硫胺素主要表现为共济运动失调、痉挛、体况衰弱,有时发生厌食腹泻等。马驹缺乏硫胺 素则会现出共济运动失调、痉挛、体况衰弱,有时发生厌食、腹泻等。马驹缺乏硫胺素则会 出现共济运动失调、阵发性痉挛、伏卧不起,但食欲一般不受影响。 (3)、来源与供应 植物性饲料中几乎都含有维生素 B1,特别是糠麸类饲料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B1,根茎类 饲料中较少,干酵母最丰富。 2、维生素 B2 (核黄素) (1)、功能 动物体内许多氧化还原酶类的辅基中含有维生素 B2 ,这类酶统称为黄素酶,黄素酶参 与能量代谢,在生物氧化中传递 H 原子,具有促进生物氧化的作用,这对碳水化合物、蛋 白质 和脂肪的代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缺乏症 各种畜禽中以猪、鸡最易呈现核黄素缺乏。猪缺乏核黄素时,表现为食欲减退,生长停 滞,被毛粗乱并常为脂腺渗出物所粘结,眼角分泌物增多,常伴有腹泻,往往因衰弱而不能 正常站立,繁殖和泌乳性能下降。 雏鸡对维生素 B2 极敏感,经 2-3 周后开始出现膝关节软弱,脚趾麻痹并卷曲呈拳状, 称卷爪麻痹症。幼雏缺乏维生素 B2 的症状虽可逐渐康复,但却会严重影响其后的生长速度。 母鸡缺乏维生素 B2 ,则产蛋率下降,种蛋孵化率下降,种蛋孵化率极低,鸡胚在孵化至 12 天左右死亡或 20 天时往往不出壳。 马也可缺乏维生素 B2 ,主要表现为厌食、腹泻、生长受阻、多泪及脱毛等。犊牛主要 表现为口腔粘膜出血,口角唇边溃烂,流涎等。 (3)、来源与供应 常用猪鸡饲料中核黄素的含量十分有限,谷实中含量甚少难以满足需要,动物性饲料如 脱脂乳乳清中虽含量较多但喂量有限,生产中要注意用维生素 B2 制品补充。 3、泛酸 (1)、功能 泛酸在动物体内是作为合成辅酶 A 的原料,故它是以乙酰辅酶 A 形式参与碳水化合物、 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因此各种动物生长均需要泛酸。 (2)、缺乏症: 泛酸的缺乏常见于雏鸡,其主要症状为发生皮肤炎,最初出现在嘴角和眼周,继之出现 在口、鼻和肛门等处,严重时腿部亦可发病,成年鸡缺乏泛酸不发生上述症状,仅所产蛋的 孵化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