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金属的可性 可锻性的衡量 塑性(断面收缩率ψ,伸长率6) 变形抗力。 可锻性取决于:金属本质和加工条件 金属的本质 1化学成分的影响 纯金属的可锻性比合金好,有些素可使可 锻性显者下降,钢的含碳量越低,可锻性 越好 2021/223
2021/2/23 §1.3 金属的可锻性 一、金属的本质 ⒈化学成分的影响 纯金属的可锻性比合金好,有些元素可使可 锻性显著下降,钢的含碳量越低,可锻性 越好。 可锻性的衡量: 塑性(断面收缩率ψ,伸长率δ), 变形抗力。 可锻性取决于:金属本质和加工条件
2金属组织的影响 组织不同,可锻性有差异、纯金属、 团溶体可锻性好 碳化物可锻性差; 铸态柱状组织和粗晶粒不如晶粒细小均匀。 二、加工条件 1变形温度的影响 温度↑→原子的运动能力→容易滑移→ 塑性↑变形抗力↓ 六锻造温度 始锻温度 终锻温度,过低难于锻造图3 2021/223
2021/2/23 ⒉金属组织的影响 *组织不同,可锻性有差异、纯金属、 固溶体可锻性好; *碳化物可锻性差; *铸态柱状组织和粗晶粒不如晶粒细小均匀。 二、加工条件 ⒈变形温度的影响 * 温度↑→原子的运动能力↑→容易滑移→ 塑性↑,变形抗力↓. * 锻造温度: 始锻温度 终锻温度,过低难于锻造 图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