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四首》 诗歌一般分为古诗和新诗。古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是继承汉魏六朝 的诗体。近体诗,是唐代新兴的诗体,有绝句、律诗。近体诗,在诗句字数、声调、韵脚、 对仗(对偶)等方面都有讲究,所以要讲格律。古体诗,跟近体诗比较,格律不严,大致 讲究就可以了。新诗,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用现代汉语创作的诗歌,大致讲 究押韵和节奏。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 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 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 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 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 集》三十卷行世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 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 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 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 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 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
《唐诗四首》 诗歌一般分为古诗和新诗。古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是继承汉魏六朝 的诗体。近体诗,是唐代新兴的诗体,有绝句、律诗。近体诗,在诗句字数、声调、韵脚、 对仗(对偶)等方面都有讲究,所以要讲格律。古体诗,跟近体诗比较,格律不严,大致 讲究就可以了。新诗,指 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用现代汉语创作的诗歌,大致讲 究押韵和节奏。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 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 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 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 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 集》三十卷行世。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 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 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 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 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 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
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任其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饫死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 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 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 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 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 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 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世人传诵。但 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 兴(今属淅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 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 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 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 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 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 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 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 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
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任其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饫死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 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 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 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 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 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 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世人传诵。但 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 杜工部集》。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 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 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 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 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 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 中进士, 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 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 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 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
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 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字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金樽 珍羞 投箸 歧路 宗 造化 决眦 凌绝顶 凄凉 烂柯 侧 白沙堤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塞 乘 3.区分形似 叛_() () 提_() 词 1.解释下列字词 珍羞:通“馐”,味美的菜肴。 箸:筷子
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 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 3000 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一.字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金樽 珍羞 投箸 歧路 岱 宗 造化 决眦 凌绝顶 凄凉 烂柯 侧 畔 白沙堤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3.区分形似 字 二.词 1.解释下列字词 珍羞:通“馐”,味美的菜肴。 箸:筷子
塞:阻塞。 济:渡过 岱宗:泰山别称。 造化:大自然。 钟神秀:聚,集。 割昏晓:分。 决眦:睁大眼睛注视 会当:一旦,必将。 凌绝顶:登。 积累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三.诗文分析 (一)《行路难》 《行路难》(其一),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云:“《行路难》, 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胡震亨云:“《行路难》,叹世路艰难及贫贱离索之感 古辞亡,鲍照拟作为多,白诗似全学照。 这首诗是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诗的开始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
塞:阻塞。 济:渡过。 岱宗:泰山别称。 造化:大自然。 钟神秀:聚,集。 割昏晓:分。 决眦:睁大眼睛注视。 会当:一旦,必将。 凌绝顶:登。 2.积累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三.诗文分析 (一)《行路难》 《行路难》(其一),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云:“《行路难》, 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胡震亨云:“《行路难》,叹世路艰难及贫贱离索之感。 古辞亡,鲍照拟作为多,白诗似全学照。” 这首诗是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诗的开始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
白,要是在平时,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会豪饮的。可是, 今天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他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出宝 剑,举目四望,但心绪茫然。这一串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 变化。但是,诗人并没有甘于消沉,而是从吕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虽然现实是 那么地艰难,前途是那么地渺茫,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最终 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本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 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艰难,不放弃自己人生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值得我们 学习的。 (二)《望岳》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 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 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 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 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 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 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齐 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髙,而是
白,要是在平时,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会豪饮的。可是, 今天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他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出宝 剑,举目四望,但心绪茫然。这一串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 变化。但是,诗人并没有甘于消沉,而是从吕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虽然现实是 那么地艰难,前途是那么地渺茫,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最终 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本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 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艰难,不放弃自己人生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值得我们 学习的。 (二)《望岳》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 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 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 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 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 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 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 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齐 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