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历史 1966年 Rashkind和 Miller应用球囊房间隔造口术姑息 性治疔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取得成功。 1967年 Postman首先开展经导管泡沫塑料塞子封闭 动脉导管技术。 1974年Kng和Ms开始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性治疗研究。 ■1979年 Rashkind研制封堵材并在动脉导管未闭的介 入治疗中取得成功,此后相继发展了 Sideris法、 Cardio-Sea法 1997年 Amplatzer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历史 ◼ 1966年Rashkind和Miller应用球囊房间隔造口术姑息 性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取得成功。 ◼ 1967年Postmann首先开展经导管泡沫塑料塞子封闭 动脉导管技术。 ◼ 1974年King和Mills开始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性治疗研究。 ◼ 1979年Rashkind研制封堵器材并在动脉导管未闭的介 入治疗中取得成功,此后相继发展了Sideris法、 Cardiol-Seal法。 ◼ 1997年Amplatzer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 在1000个活婴中,大约5-10人有先天性心血管 畸形。 大约1百万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在美国 我国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有300万左右。 随着外科手术和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能 存活至成人期的病人已显著增加。 >85%可存活至成年期
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 ◼ 在1000个活婴中,大约5-10人有先天性心血管 畸形。 ◼ 大约1百万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在美国。 ◼ 我国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有300万左右。 ◼ 随着外科手术和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能 存活至成人期的病人已显著增加。 ◼ > 85%可存活至成年期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无分流 a单纯肺动脉口狭窄 Pulmonary valve stenosis 主动脉缩窄 Coarctation of the thoracic aorta 主动脉口狭窄 Aortic stenosis 右位心等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1 .无分流 ◼单纯肺动脉口狭窄 Pulmonary valve stenosis ◼主动脉缩窄 Coarctation of the thoracic aorta ◼主动脉口狭窄 Aortic stenosis ◼右位心等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2.左向右分流 心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ASD) ■心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心内膜垫缺损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等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2 .左向右分流 ◼心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心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心内膜垫缺损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等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3.右向左分流 Cyanotic CHD ■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 of Fallot ■三尖瓣下移畸形 Ebstein' s anomaly伴异常房间交通 完全性大血管转位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Vessels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艾森曼格综合征 Eisenmenger syndrome等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3 .右向左分流 Cyanotic CHD ◼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 of Fallot ◼三尖瓣下移畸形 Ebstein 's anomaly伴异常房间交通 ◼完全性大血管转位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Vessels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艾森曼格综合征 Eisenmenger syndrome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