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1页 编者8山人何贵林 (语文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八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尔曼等) 1、巴东三峡(刘大杰) 1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2、周庄水韵(赵丽宏) 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杨振宁)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冯君莉) 口语交际一一"小院士"科普讲座 写作一一说明事理 4、*走进纽约(刘成章) 综合性学习一一环保小课题研究 口语交际一一摸拟旅游咨询…… 第六元 写作一一写一篇游记…… 21、小石潭记(柳宗元) 综合性学习一一旅游资源调查… 2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第二草元 23、*游恒山记(徐霞客) 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许 24、*满井游记(袁宏道) 基仁等)… 25、诗词五首 6、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7、*生命之舟(梁家新等)……… 过故人庄(孟浩然) 8、*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谭士珍) 游山西村(陆游) 渔家傲(塞下秋风景异)(范仲淹) 口语交际一一当一回小记者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写作一一写一则本地或本校消息 口语交际一一古诗漫谈 综合性学习一一编一份手抄报 写作-写一篇读后感 第三阜元 写字-行楷字的书写原则(二)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第七草元 10、*谈语言(王力)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1、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27、曹刿论战《左传》 12、*懒惰的智慧(凯利) 28、*干将莫邪(干宝) 口语交际一一交流格言 29、*劳山道士(蒲松龄) 写作一一写一篇议论文 30、诗词五首 写字一一行楷字的书写原则(一) 观刈麦(白居易) 第四阜元 赤壁(杜牧)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 过零丁洋(文天祥) 14、范进中举(吴敬梓)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15、*选举风波(秦文君)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6、*山米与白鹤(贝特西·贝尔斯) 口语交际-劝说 口语交际一一开一次头脑风暴会 写作-改写《曹刿论战》 写作一一缩写小说 附录一名著引读(三) 第五草元 附录二语法知识(二)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 18、雨林的毁灭一一世界性灾难(巴里·齐默
(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 1 页 编者:山人何贵林 (语文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八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巴东三峡(刘大杰)………………3 2、周庄水韵(赵丽宏)………………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冯君莉) ………………………………………… 4、*走进纽约(刘成章)…………… 口语交际——摸拟旅游咨询 ………… 写作——写一篇游记 …………………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 ……… 第二单元 5、北京喜获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许 基仁等)……………………………… 6、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等)… 7、*生命之舟(梁家新等) …………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谭士珍) ………………………………………… 口语交际——当一回小记者…………… 写作——写一则本地或本校消息…… 综合性学习——编一份手抄报 第三单元 9、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0、*谈语言(王力) 11、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2、*懒惰的智慧(凯利)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 写作——写一篇议论文 写字——行楷字的书写原则(一) 第四单元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 14、范进中举(吴敬梓) 15、*选举风波(秦文君) 16、*山米与白鹤(贝特西·贝尔斯) 口语交际——开一次头脑风暴会 写作——缩写小说 第五单元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 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巴里·齐默 尔曼等) 1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杨振宁) 口语交际——"小院士"科普讲座 写作——说明事理 综合性学习——环保小课题研究 第六单元 21、小石潭记(柳宗元) 2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3、*游恒山记(徐霞客) 24、*满井游记(袁宏道) 25、诗词五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过故人庄(孟浩然) 游山西村(陆游) 渔家傲(塞下秋风景异)(范仲淹)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 口语交际——古诗漫谈 写作--写一篇读后感 写字--行楷字的书写原则(二) 第七单元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7、 曹刿论战《左传》 28、*干将莫邪(干宝) 29、*劳山道士(蒲松龄) 30、诗词五首 观刈麦(白居易)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口语交际--劝说 写作--改写《曹刿论战》 附录一 名著引读(三) 附录二 语法知识(二)
(语文版)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2页 编者8山人何贵林 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总体要求 1.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标变化较大,进一步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全面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质”,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认真研究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学观念, 跟上时代步伐。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培养思维能力型转变 2.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视,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因此,要认真组织好阅读教学,每周 安排一节阅读课,除此之外,每周还要补充一定量的精美时文,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积累, 提高阅读能力。 3.加强作文指导,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 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大力提倡周记、随笔、日记等作文形式。 4.精选训练材料,明确训练目的 对课外参考资料进行筛选,认真训练、及时批改、仔细分析、讲评落实。 具体措施 )关于阅读: 1.开放阅读,尽快学完统编教材,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利用网络,浏览电子图书馆,将优秀文 章印发给学生,共同学习探讨。 2.课堂尽量少讲,加强诵读,培养语感。生字词有作业,会注音、默写。 3.关于语感培养的设想 a.诵读吟咏,感知语言神妙。 b.揣摩品味,领悟语言精髓 c探究规律,把握语言理趣 d.强化实践,增进运用习惯 (二)关于写作 1针对学生怕作文的心理,纠正他们对作文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写 2.改革作文评改方法 采取互评法。(详见具体方案)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口语交际教学 普通话朗读及发言。一次普通话朗读比赛。若干次讨论课或实话实说课。以学习方法、学校生活、 改善家庭成员关系、同学之间如何相处、社会公德等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主题。 (四)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1硬笔书法作业每日一篇,并督促学生学用结合,搞一次书法作品比赛。 2手抄报每月一期搞一次展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作品。 3流行音乐、影视作品讨论: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提髙对影视作品的辨别选择能力,提髙学生对 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远离庸俗浅薄的东西。 4诗词抄背: 文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 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 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
(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 2 页 编者:山人何贵林 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一、总体要求 1.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标变化较大,进一步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全面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质”,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认真研究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学观念, 跟上时代步伐。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培养思维能力型转变。 2.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视,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因此,要认真组织好阅读教学,每周 安排一节阅读课,除此之外,每周还要补充一定量的精美时文,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积累, 提高阅读能力。 3.加强作文指导,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 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大力提倡周记、随笔、日记等作文形式。 4.精选训练材料,明确训练目的 对课外参考资料进行筛选,认真训练、及时批改、仔细分析、讲评落实。 二、具体措施 (一)关于阅读: 1.开放阅读,尽快学完统编教材,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利用网络,浏览电子图书馆,将优秀文 章印发给学生,共同学习探讨。 2.课堂尽量少讲,加强诵读,培养语感。生字词有作业,会注音、默写。 3.关于语感培养的设想: a.诵读吟咏,感知语言神妙。 b.揣摩品味,领悟语言精髓。 c.探究规律,把握语言理趣。 d.强化实践,增进运用习惯。 (二)关于写作: 1.针对学生怕作文的心理,纠正他们对作文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写 。 2.改革作文评改方法 采取互评法。 (详见具体方案)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口语交际教学: 普通话朗读及发言。一次普通话朗读比赛。若干次讨论课或实话实说课。以学习方法、学校生活、 改善家庭成员关系、同学之间如何相处、社会公德等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主题 。 (四)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1.硬笔书法作业:每日一篇,并督促学生学用结合,搞一次书法作品比赛。 2.手抄报:每月一期,搞一次展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作品。 3.流行音乐、影视作品讨论: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提高对影视作品的辨别选择能力,提高学生对 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远离庸俗浅薄的东西。 4.诗词抄背:—— 文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 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 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
(语文版)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3页 编者8山人何贵林 (五)、思想教育: 寓于阅读和听说训练之中,并通过艺术作品欣赏陶冶学生情操。逐步使学生的感情丰富、敏感、纯 洁、高尚、充满正义感、爱憎分明。 六)、教学评价 平时多考,规模小,难度小,反馈快,以促进记忆为主要目的。 成绩记入期末总成绩。其他各项语文活动,也应考评,记分或奖励。 做好学生学习动态观察资料的搜集整理, 学生各方面的进步及时通知家长 做好家访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学生流失率。 三、课时安排 精读课文:34课时略读课文:14课时写作训练21课时 口语交际:7课时综合性学习:3课时写字练习2课时 课内阅读:18课时复习测试:14课时机动安排:7课时 四、教改专题 1作文评改的新模式探索 2情趣导学”中的激趣 (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教案 巴东三峡教案1 教材简析: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有不少是对大自然 旖旎风光的专笔描述,但本文的重点则是放在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水经注》与其他山水游 记重要区别之所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只用不到四分之一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 而用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 秋季的空灵肃杀。在夏水一节,作者重点突出的是“沿溯阻绝”造成的水“疾”,并未描绘自然景色。 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着十分 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 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教学目标:
(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 3 页 编者:山人何贵林 (五)、思想教育: 寓于阅读和听说训练之中,并通过艺术作品欣赏陶冶学生情操。逐步使学生的感情丰富、敏感、纯 洁、高尚、充满正义感、爱憎分明。 (六)、教学评价: 平时多考,规模小,难度小,反馈快,以促进记忆为主要目的。 成绩记入期末总成绩。其他各项语文活动,也应考评,记分或奖励。 做好学生学习动态观察资料的搜集整理。 学生各方面的进步及时通知家长。 做好家访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学生流失率。 三、课时安排 精读课文:34 课时 略读课文:14 课时 写作训练:21 课时 口语交际:7 课时 综合性学习:3 课时 写字练习:2 课时 课内阅读:18 课时 复习测试:14 课时 机动安排:7 课时 四、教改专题 1.作文评改的新模式探索 2.“情趣导学”中的激趣 (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教案 巴东三峡教案1 教材简析: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有不少是对大自然 旖旎风光的专笔描述,但本文的重点则是放在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水经注》与其他山水游 记重要区别之所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只用不到四分之一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 而用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 秋季的空灵肃杀。在夏水一节,作者重点突出的是“沿溯阻绝”造成的水“疾”,并未描绘自然景色。 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着十分 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 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教学目标:
(语文版)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4页 编者8山人何贵林 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 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多媒体教学。以优美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形成强 烈的求知欲望。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 的情感。 2、让学生懂得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媒介等来査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解决 问题意识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教学重点 抓住特点 长江三峡线路图 描写三峡自然 景物的方法,体 金甲峡 会文章整体布 万县2弘薛圈 神女婚 兵书宝剑峡灯影 局的妙处 牛肝马峡 巴东 教学难点: 梯/山+二 三游 能用普通 瞿塘峡 话正确、流利 巫峡 西陵峡 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在反复朗 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教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①反复朗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利 用资料翻译全文。②预习课后练习一,准备与同学们交流。③用行楷抄写课文。 2、教师要准备的一些资料(如:“告别三峡”文化专题——一三峡画展、诗三峡:三峡风光图片; 录音:自制教学挂图等),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式:活动式、研讨激发式。 教学内容、过程 第一课时
(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 4 页 编者:山人何贵林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 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多媒体教学。以优美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形成强 烈的求知欲望。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 的情感。 2、让学生懂得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媒介等来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解决 问题意识。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教学重点: 抓住特点 描写三峡自然 景物的方法,体 会文章整体布 局的妙处。 教学难点: 能用普通 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在反复朗 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教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①反复朗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利 用资料翻译全文。②预习课后练习一,准备与同学们交流。③用行楷抄写课文。 2、教师要准备的一些资料(如:“告别三峡”文化专题——三峡画展、诗三峡;三峡风光图片; 录音;自制教学挂图等),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式:活动式、研讨激发式。 教学内容、过程: 第 一 课 时
(语文版)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5页 编者8山人何贵林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先欣赏“三峡风光”(以《长江之歌》为背景音乐),后解说: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 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 取得成功。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 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这样被历史分为 两段:一段永远沉入水底,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还有另一段烙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烙印在 我们记忆中的,除录像、光碟、图片外,文学作品中也保存了自然三峡的美丽。这一节课开始我们 就一起来研读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的一篇脍炙人 口的游记散文—《三峡》。播放《三峡》一文录音 、欣赏了三峡壮丽的风光,听了《三峡》一文的录音,你能说出三峡最美之景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总结。 三、大家想不想用画笔把三峡最美的景画出来或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下来吗? 同学们分组合作,再读课文,理解句意,并施展自己的才能,泼墨弄文,展现这美丽的风光(如 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四、展示交流,共同总结三峡山峻水急等特点。 五、默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交流感受。 六、本课时小结 七、拓展与延伸(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利用图书馆、网络媒介、书店等,再搜集其他写三峡风光的诗句、图片或自己根 据课文内容创作。 提供参考网址给学生: 三峡古诗选集:htp/www.lifetour.comt/dream 三峡风光资料(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htp/www.scbiztrip.com/gofad 三峡工程的全面介绍http://news.sina.com.cn/z/sanxia/index.shtml 第二课时 交流、展示学生课后搜集的三峡风光的诗句、图片或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创作的作品 交流、展示后,教师补充:①"告别三峡”文化专题——三峡画展、诗三峡(李白《早发白帝城》 必不可少);②三峡风光资料,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 、硏读课文、分析、体味、探究文章写景的方法 、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从整体把握课文。 zhang zhuan 音
(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 5 页 编者:山人何贵林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先欣赏“三峡风光”(以《长江之歌》为背景音乐),后解说:2002 年 11 月 6 日,具防洪、发 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 取得成功。2003 年 10 月 26 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 135 米的基础上悄 然涨到 137.4 米,10 月 31 日,坝前水位提高到 139 米。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这样被历史分为 两段:一段永远沉入水底,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还有另一段烙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烙印在 我们记忆中的,除录像、光碟、图片外,文学作品中也保存了自然三峡的美丽。这一节课开始我们 就一起来研读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的一篇脍炙人 口的游记散文——《三峡》。播放《三峡》一文录音。 二、欣赏了三峡壮丽的风光,听了《三峡》一文的录音,你能说出三峡最美之景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总结。 三、大家想不想用画笔把三峡最美的景画出来或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下来吗? 同学们分组合作,再读课文,理解句意,并施展自己的才能,泼墨弄文,展现这美丽的风光(如 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四、展示交流,共同总结三峡山峻水急等特点。 五、默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交流感受。 六、本课时小结 七、拓展与延伸(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利用图书馆、网络媒介、书店等,再搜集其他写三峡风光的诗句、图片或自己根 据课文内容创作。 提供参考网址给学生: 三峡古诗选集:http://www.lifetour.com.tw/DREAM/ 三峡风光资料(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http://www.scbiztrip.com/gofad/ 三峡工程的全面介绍:http://news.sina.com.cn/z/sanxia/index.shtml 第 二 课 时 一、交流、展示学生课后搜集的三峡风光的诗句、图片或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创作的作品。 交流、展示后,教师补充:①“告别三峡”文化专题——三峡画展、诗三峡(李白《早发白帝城》 必不可少);②三峡风光资料,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 二、研读课文、分析、体味、探究文章写景的方法 1、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从整体把握课文。 正音: 阙 què 嶂 zhàng 曦 xī 巘 yǎn 属 shǔ 引 yǐn 哀 āi 转 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