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总结 EPR佯谬: 粒子Ⅱ 粒子 粒子Ⅲ 粒子
课程总结 EPR佯谬: 粒子 II 粒子 I 粒子 II 粒子 I
课程总结 EPR佯谬: 对()作不同的测量,对()有不同的预言 无相互作用的分开()和() V(X1,X2)=∑n(X2)un(×1)(0<t<T) (×1,x2)=∑ds(X2)Vs(x1) 对()测A:{um(X1)}→得ak,()的态必为ψk(x2) °对()测B:{s(X1)}→得bs,()的态必为中(X2)
课程总结 EPR佯谬: 对(I)作不同的测量,对(II)有不同的预言 • 无相互作用的分开(I)和(II) • Ψ(x1,x2)=ΣΨn(x2)un(x1) (0<t<T) • Ψ(x1,x2)=ΣΦs(x2)vs(x1) • 对(I)测A:{un(x1)}→得ak,(II)的态必为Ψk(x2) • 对(I)测B:{vs(x1)}→得bs,(II)的态必为Φs(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