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及电子技术A(1)》复习参考 教材: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子技术第六版 章节重点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基本概念: 1、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源(电路)的有载、开路与短路 4 功率、功率平衡 5、额定值与实际值 基尔霍夫定律以及推广 接地符号和电位 分析计算: 电路中电源与负载的判别 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电压的分析(电位的计算属于该分析方法)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基本概念: 电阻的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公式 2、电压源、电流源、恒压源(理想电压源)、恒流源(理想电流源),以及特点 3、电源的串并联关系 分析计算: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以及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支路电流法 叠加原理 4、戴维宁定理 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基本概念: 1、暂态、稳态、暂态产生的原因 2、换路、换路定则 还路时间(τ=0换路前最后一瞬间,t=0换路,t=+换路后最初一瞬间) 4、激励与响应 5、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 6、RC电路、RL电路、一阶电路 初末值、时间常数 分析计算: 1、初末值的分析法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陈永强编 第1/7页
《电工及电子技术 A(1)》复习参考 教材: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子技术.第六版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陈永强 编 第 1 / 7 页 章 节 重 点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基本概念: 1、 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3、 电源(电路)的有载、开路与短路 4、 功率、功率平衡 5、 额定值与实际值 6、 基尔霍夫定律以及推广 7、 接地符号和电位 分析计算: 1、 电路中电源与负载的判别 2、 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3、 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电压的分析(电位的计算属于该分析方法) 第 2 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基本概念: 1、 电阻的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公式 2、 电压源、电流源、恒压源(理想电压源)、恒流源(理想电流源),以及特点 3、 电源的串并联关系 分析计算: 1、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以及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2、 支路电流法 3、 叠加原理 4、 戴维宁定理 第 3 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基本概念: 1、 暂态、稳态、暂态产生的原因 2、 换路、换路定则 3、 还路时间(t=0_换路前最后一瞬间,t=0 换路,t=0+换路后最初一瞬间) 4、 激励与响应 5、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 6、 RC 电路、RL 电路、一阶电路 7、 初末值、时间常数 分析计算: 1、 初末值的分析法
《电工及电子技术A()》复习参考 教材: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子技术第六版 2、时间常数的分析法 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4、响应曲线的作图方法 5、通过电容电压或电感电流初末值分析电路的响应类型 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 基本概念: 123 正弦量及其三要素、表示符号 相量及其表示符号 相量与正弦量的相互关系 4、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相量关系和各种功率关系 5、平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相互关系 6、功率因数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7、复数阻抗、复数导纳,电路复数阻抗的意义,复数阻抗的串并联关系 分析计算: 相量与正弦量的相互转换 2、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3、感性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第5章三相电路 基本概念: 1、三相电路、三相电源(三相电压)、对称三相负载 2、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火线、零线或中线、电源的相电压和线电压、负载端的 相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 3、电源的相电压和线电压的相互关系,负载端的相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的相互 关系(记住相量关系图) 4、对称负载的星形和三角形联接 5、三相负载星形联接时中线的作用 6、三相功率 分析计算 1、对称负载的星形联接的三相电路分析 2、对称负载的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分析 3、对称负载的三相功率分析 第6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基本概念: 交流铁心线圈的恒磁通性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 变压器的电压、电流、阻抗变换作用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陈永强编
《电工及电子技术 A(1)》复习参考 教材: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子技术.第六版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陈永强 编 第 2 / 7 页 2、 时间常数的分析法 3、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4、 响应曲线的作图方法 5、 通过电容电压或电感电流初末值分析电路的响应类型 第 4 章 正弦交流电路 基本概念: 1、 正弦量及其三要素、表示符号 2、 相量及其表示符号 3、 相量与正弦量的相互关系 4、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相量关系和各种功率关系 5、 平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相互关系 6、 功率因数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7、 复数阻抗、复数导纳,电路复数阻抗的意义,复数阻抗的串并联关系 分析计算: 1、 相量与正弦量的相互转换 2、 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3、 感性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第 5 章 三相电路 基本概念: 1、 三相电路、三相电源(三相电压)、对称三相负载 2、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火线、零线或中线、电源的相电压和线电压、负载端的 相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 3、 电源的相电压和线电压的相互关系,负载端的相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的相互 关系(记住相量关系图) 4、 对称负载的星形和三角形联接 5、 三相负载星形联接时中线的作用 6、 三相功率 分析计算: 1、 对称负载的星形联接的三相电路分析 2、 对称负载的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分析 3、 对称负载的三相功率分析 第 6 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基本概念: 1、 交流铁心线圈的恒磁通性 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 变压器的电压、电流、阻抗变换作用
电工及电子技术A(1)》复习参考 教材: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子技术第六版 分析计算 变压器的相关计算 变压器绕组极性的判别 第7章交流电动机 基本概念: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电机的磁极对数、旋转磁场的转向和转速、转子的转速、转差率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转矩与电源电压的关系)、机械特性曲线(图84.1,842) 5、额定转矩、最大转矩、起动转矩 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直接起到和降压起动)及原因 7、星形一三角形换接起动对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的影响 自耦降压起动对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的影响 9、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10、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接法 1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问题 分析计算: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相关计算 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基本概念: 1、常用控件的工作原理、作用和表示图形及符号 2、具有自锁功能的直接起动控制线路(注意三种保护功能) 3、能在两处用按钮起停电动机的控制线路 能连续运转、并带点动控制的控制线路 5、具有互锁功能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具有时间控制的控制线路 能控制起动顺序的控制线路 分析计算: 读图—一分析控制线路的功能 2、填图一一按要求补充缺少的控件 3、改错—一指出图中错误并改正 4、设计一—按要求设计控制电路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陈永强
《电工及电子技术 A(1)》复习参考 教材: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子技术.第六版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陈永强 编 第 3 / 7 页 分析计算: 1、 变压器的相关计算 2、 变压器绕组极性的判别 第 7 章 交流电动机 基本概念: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3、 电机的磁极对数、旋转磁场的转向和转速、转子的转速、转差率 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转矩与电源电压的关系)、机械特性曲线(图 8.4.1,8.4.2) 5、 额定转矩、最大转矩、起动转矩 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直接起到和降压起动)及原因 7、 星形-三角形换接起动对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的影响 8、 自耦降压起动对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的影响 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10、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接法 1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问题 分析计算: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相关计算 第 10 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基本概念: 1、 常用控件的工作原理、作用和表示图形及符号 2、 具有自锁功能的直接起动控制线路(注意三种保护功能) 3、 能在两处用按钮起停电动机的控制线路 4、 能连续运转、并带点动控制的控制线路 5、 具有互锁功能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6、 具有时间控制的控制线路 7、 能控制起动顺序的控制线路 分析计算: 1、 读图——分析控制线路的功能 2、 填图——按要求补充缺少的控件 3、 改错——指出图中错误并改正 4、 设计——按要求设计控制电路
《电工及电子技术A(1)》复习参考 教材: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子技术第六版 主要分析方法总结 基尔霍夫定律 定义:①电流定律——对任意结点,电流流入之和等于流出之和 ②电压定律——对任意回路,元件电压升之和等于电压降之和 擒广:①电流定律——对任意假想结点,电流流入之和等于流出之和 ②电压定律——对任意假想回路,元件电压升之和等于电压降之和。 说明:①电流定律为KCL约束,电压定律为KVL约束 ②对结点列式即写该点的KCL约束方程,对回路列式即写该回路的KCL约束 方程 2.两点间电压关系的分析 步蒙:①确定一条连接被求两点的路径 ②确定该路径上所有元件的电压 ③从第一点沿着路径作参考方向指向第二点; ④根据参考方向确定各元件电压的正负,并进行代数求和 说明:①元件电压与参考方向一致取正,相反取负 ②求电位的问题属于两点间电压关系的分析 3.电源串并联关系: 原则①电压源可任意串联,但只有大小方向都相等的电压源能并联 ②电流源可任意并联,但只有大小方向都相等的电流源能串联 ③电压源与电流源并联,对外电路,电流源可看成开路 ④电压源与电流源串联,对外电路,电压源可看成短路 ⑤电压源与某元件并联,对外电路,该元件可看成开路 ⑥电流源与某元件串联,对外电路,该元件可看成短路 说明:①对内电路而言,与电压源并联的元件要影响流过电压源的电流 ②对内电路而言,与电流源串联的元件要影响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4.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 步聚:①确定需变换电源的两端(可用ab进行标示); ②改画电源模型 ③确定电源参数 说明:①等效变换是对外电路而言,对内电路不等效 ②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不能等效变换 ③实际受控源的等效变换与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类似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陈永强编 第4/7页
《电工及电子技术 A(1)》复习参考 教材: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子技术.第六版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陈永强 编 第 4 / 7 页 主要分析方法总结 1. 基尔霍夫定律: 定义:①电流定律──对任意结点,电流流入之和等于流出之和; ②电压定律──对任意回路,元件电压升之和等于电压降之和; 推广:①电流定律──对任意假想结点,电流流入之和等于流出之和; ②电压定律──对任意假想回路,元件电压升之和等于电压降之和。 说明:①电流定律为 KCL 约束,电压定律为 KVL 约束; ②对结点列式即写该点的 KCL 约束方程,对回路列式即写该回路的 KCL 约束 方程。 2. 两点间电压关系的分析 步骤:①确定一条连接被求两点的路径; ②确定该路径上所有元件的电压; ③从第一点沿着路径作参考方向指向第二点; ④根据参考方向确定各元件电压的正负,并进行代数求和; 说明:①元件电压与参考方向一致取正,相反取负; ②求电位的问题属于两点间电压关系的分析。 3. 电源串并联关系: 原则:①电压源可任意串联,但只有大小方向都相等的电压源能并联; ②电流源可任意并联,但只有大小方向都相等的电流源能串联; ③电压源与电流源并联,对外电路,电流源可看成开路; ④电压源与电流源串联,对外电路,电压源可看成短路; ⑤电压源与某元件并联,对外电路,该元件可看成开路; ⑥电流源与某元件串联,对外电路,该元件可看成短路; 说明:①对内电路而言,与电压源并联的元件要影响流过电压源的电流; ②对内电路而言,与电流源串联的元件要影响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4. 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 步骤:①确定需变换电源的两端(可用 a b 进行标示); ②改画电源模型; ③确定电源参数; 说明:①等效变换是对外电路而言,对内电路不等效; ②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不能等效变换; ③实际受控源的等效变换与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类似
《电工及电子技术A(1)》复习参考 教材: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子技术第六版 5.支路电流法 适用:平面和非平面电路; 方法以各支路电流为独立变量(未知量)进行列式分析 步藁:①对(n-1)个结点列KCL方程 ②对m个基本回路列KⅥL方程 说明:对于平面电路,②可改成对m个网孔列KⅥL方程。 6.叠加定理分析电路: 适用:线性电路 步:①根据电路中的独立电源数目作相应的分电路 ②根据分电路求相关分电压或分电流 ③根据分量与原电路中未知量的方向确定分量的正负并进行叠加 说劈:独立电源不作用时,电压源短路处理,电流源开路处理 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 应用:只需分析电路中某一支路上的电压或电流的问题; 步:①断开被求支路以确定二端网络 ②把二端网络进行戴维宁等效 ③把等效电路与被求支路连接以求所需的电压或电流 说明:进行戴维宁等效时,有些电路可使用电源等效变换分析,也可直接求开路电压 和等效电阻(求等效电阻时,需把二端网络中的独立电源去掉)。 8.一阶电路初末值的分析方法 步①在换路前最后一瞬间(I=0-)的稳态电路中求lc(0-)和i(0-),并根据换路定 则确定uc(0-)=lc(0)i(0+)=i(0); ②在换路后最初一瞬间(t=0-)的等效电路(电容等效成电压源,电感等效成电 流源)中求其它的初值f(0) ③在暂态过程结束后(t=∞)的稳态电路中求所有的末值f(∞); 注意:①在稳态电路中,对于直流而言,电容处于开路状态,电感处于短路状态 ②在(=0-)时刻已经换路,电路的结构或参数要按照换路后的形式进行改画; ③末态电路的形式是换路后的稳态电路形式 9.一阶电路时间常数的分析方法 步霡①在换路后的电路中断开储能元件所在支路,以确定二端网络 ②求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R ③RC电路r=RC:RL电路T=L/R;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陈永强 第5/7页
《电工及电子技术 A(1)》复习参考 教材: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子技术.第六版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陈永强 编 第 5 / 7 页 5. 支路电流法: 适用:平面和非平面电路; 方法:以各支路电流为独立变量(未知量)进行列式分析; 步骤:①对(n- 1)个结点列 KCL 方程; ②对 m 个基本回路列 KVL 方程; 说明:对于平面电路,②可改成对 m 个网孔列 KVL 方程。 6. 叠加定理分析电路: 适用:线性电路; 步骤:①根据电路中的独立电源数目作相应的分电路; ②根据分电路求相关分电压或分电流; ③根据分量与原电路中未知量的方向确定分量的正负并进行叠加; 说明:独立电源不作用时,电压源短路处理,电流源开路处理。 7. 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 应用:只需分析电路中某一支路上的电压或电流的问题; 步骤:①断开被求支路以确定二端网络; ②把二端网络进行戴维宁等效; ③把等效电路与被求支路连接以求所需的电压或电流; 说明:进行戴维宁等效时,有些电路可使用电源等效变换分析,也可直接求开路电压 和等效电阻(求等效电阻时,需把二端网络中的独立电源去掉)。 8. 一阶电路初末值的分析方法: 步骤:①在换路前最后一瞬间(t = 0-)的稳态电路中求 uC(0-)和 iL(0-),并根据换路定 则确定 uC(0+)= uC(0-) iL(0+)= iL(0-); ②在换路后最初一瞬间(t = 0+)的等效电路(电容等效成电压源,电感等效成电 流源)中求其它的初值 f(0+); ③在暂态过程结束后(t = ∞)的稳态电路中求所有的末值 f(∞); 注意:①在稳态电路中,对于直流而言,电容处于开路状态,电感处于短路状态; ②在(t=0+)时刻已经换路,电路的结构或参数要按照换路后的形式进行改画; ③末态电路的形式是换路后的稳态电路形式。 9. 一阶电路时间常数的分析方法: 步骤:①在换路后的电路中断开储能元件所在支路,以确定二端网络; ②求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R ; ③RC 电路τ= RC;RL 电路τ= 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