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及电子技术A(1)》 第1章作业参考答案 P281.7.4(第五版P321.7.4)解: ①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结点A列电流方程(KCL)得: 1=12+/3 +50V ②根据电位关系确定电流表达式: h109 50-14 10 A l2==(=50 VA-O 5J20 ③联立求解得: V=-14.3 P281.7.5(第五版P321.75)解: ①根据已知条件并结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确定未知电流(图中蓝色表示) 5A7 2A 2A434 30V15 100V ②根据两点间电压关系的分析得:VB=-7×5-30+100=35V ③求电阻:?VB-035 =一=17.5g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陈永强 (第1页/共11页)
《电工及电子技术 A(1)》 第 1 章 作业参考答案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陈永强 (第 1 页 / 共 11 页) P28 1.7.4 (第五版 P32 1.7.4) 解: ①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结点 A 列电流方程(KCL)得: 321 = + III ② 根据电位关系确定电流表达式: 20 0 5 )50( 10 50 3 2 1 - = -- = - = A A A V I V I V I ③ 联立求解得: A = - 3.14 VV P28 1.7.5(第五版 P32 1.7.5) 解: ① 根据已知条件并结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确定未知电流(图中蓝色表示) 30V 15Ω 5A 7A 5Ω 2A 100V 2A 2A R 3A B ② 根据两点间电压关系的分析得: B = - ´ - + = 351003057 VV ③ 求电阻: W== - = 5.17 2 35 2 VB 0 R 10Ω 5Ω A I1 I2 I3 20Ω +50V -50V
《电工及电子技术A(1)》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P682.3.5(第五版P52.3.5要求: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I)解: 电路等效变换过程如图,最后解得:I=1A 2A 内外2 16g 1919 39 29 b 2Q 29 2Q 29 492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陈永强 (第2页/共11页)
《电工及电子技术 A(1)》 第 2 章 作业参考答案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陈永强 (第 2 页 / 共 11 页) P68 2.3.5(第五版 P75 2.3.5 要求: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 I) 解: 电路等效变换过程如图,最后解得:I = 1 A 6Ω 2A 6V 2Ω 1Ω 3Ω 12V 1Ω I a b 内 外 6Ω 2Ω 1Ω 3Ω Ω 2V 1 I a b 2A 2A 2Ω 2Ω 2Ω 2V I a b 4A 2Ω 2Ω 2Ω 2V I a b 8V 4Ω 2Ω I a b 6V
《电工及电子技术A(1)》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P692.4.2(第五版P624.2要求:用支路电路法求各支路电流)解 ①对结点B列KCL方程 1+12+10=1 120V 116V/ 10A ②对回路列KⅥL方程: 0.89/049 I:120+0.42=116+08/1 II:116=41+0412 ③联立上式求解得:l1=938A12=875A=2813A4 P712.7.7(第五版P7927.7要求:用叠加原理求解)解: ①各电源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 5A 392 39 (4欧电阻可看成开路) (2欧电阻可看成短路) ②分别求解得:=1A"=3A ③叠加得:I=-+I"=2A P722.7.8(第五版P792.7.8要求:用戴维宁定理求解)解 ①断开R所在支路确定二端网络,电路如图(见后) 求开路电压l (分析:求Uab属于两点间电压的分析问题,所以先选定一条能连接ab两点 的路径,图中已用蓝色标出,然后分析该选定路径上各元件的电压,Il和 I2可用支路电流法进行分析,最后确定Uab)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陈永强 (第3页/共11页)
《电工及电子技术 A(1)》 第 2 章 作业参考答案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陈永强 (第 3 页 / 共 11 页) P69 2.4.2(第五版 P76 2.4.2 要求:用支路电路法求各支路电流) 解: ① 对结点 a列 KCL方程: + +10 = III 21 ② 对回路列 KVL方程: I: 8.01164.0120 12 + = + II II: 4.04116 2 = + II ③ 联立上式求解得: 13.2875.838.9 AIAIAI = 21 = = P71 2.7.7(第五版 P79 2.7.7 要求:用叠加原理求解) 解: ① 各电源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 4Ω 3Ω 2Ω 5V I' 2Ω I'' 5A 2Ω 3Ω (4 欧电阻可看成开路) (2 欧电阻可看成短路) ② 分别求解得: = = 3''1' AIAI ③ 叠加得: I = -I'+I''= 2A P72 2.7.8(第五版 P79 2.7.8 要求:用戴维宁定理求解) 解: ① 断开 RL所在支路确定二端网络,电路如图(见后) ② 求开路电压 Uab: (分析:求 Uab属于两点间电压的分析问题,所以先选定一条能连接 ab两点 的路径,图中已用蓝色标出,然后分析该选定路径上各元件的电压,I1和 I2可用支路电流法进行分析,最后确定 Uab) 0.4Ω 120V 4Ω 116V I a b 10A 0.8Ω RL I1 I2 II I
《电工及电子技术A(1)》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49 16V 209 209 B392 对结点c列KCL方程得:1=l2+1 对回路I列KⅥL方程得:16=(8+4)1+201 联立求解得:、9,A12=A 开路电压为:Uab=4/1+2012-3×1=4 ③去掉二端网络中得独立电源(如图),求等效电阻Ro: R0=8/(4+20)+3=992 ④戴维宁等效电路如图,求电流h 4V 13Q ==0.33A b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陈永强 (第4页/共11页)
《电工及电子技术 A(1)》 第 2 章 作业参考答案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陈永强 (第 4 页 / 共 11 页) 8Ω 1A 4Ω 16V 20Ω a b I 3Ω I1 I2 c 8Ω 4Ω 20Ω a b 3Ω 对结点 c列 KCL方程得: = II 21 +1 对回路 I列 KVL方程得: 20)48(16 21 = + + II 联立求解得: AIAI 8 1 8 9 21 == 开路电压为: ab = + 21 - ´ = 413204 VIIU ③ 去掉二端网络中得独立电源(如图),求等效电阻 Ro: Ro = + + = 93)204//(8 W ④ 戴维宁等效电路如图,求电流 IL: AI L 33.0 3 1 9 3 4 == + = 9Ω a b 4V 3Ω IL RL
《电工及电子技术A(1)》 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P983.4.3(第五版P266.2.7)解 ①t=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求l2(0,) 10K (0-)+10=20 根据换路定则有: = t=0 ②t→∞时的等效电路如图,求u2(∞) 流过20K电阻的电流为 ImA 10K 20K 0+(10+20) l2(∞)+10=20 U (O ③求时间常数τ 等效电阻为:R=(10+10)∥20=10K92 RC=10×103×10×10=0.1s ④求响应l(1) 10 l2(t)=l2(∞)+[u2 u(owleT 5+15e-m01V ⑤作响应曲线(如图) P993.6.4(第五版P2286.5.4)解: ①t=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求i(0) 12V 根据换路定则有 )=12/6=2A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陈永强 t誧5页/共11页)
《电工及电子技术 A(1)》 第 3 章 作业参考答案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陈永强 (第 5 页 / 共 11 页) P98 3.4.3(第五版 P226 6.2.7) 解: ① t=0_时的等效电路如图,求 )0( uc + Vu u c c 10)0( 12010)0( =\ + = ´ - Q - 根据换路定则有: = cc -+ =10)0()0( Vuu ② t→∞时的等效电路如图,求 ¥)( uc 流过 20K电阻的电流为: AI 4 1 1 )2010(10 10 =´ ++ = Vu Iu c c 5)( 2010)( -=¥\ Q ¥ + = ③ 求时间常数τ 等效电阻为: o = + =1020//)1010( KR W o 1.010101010 sCR 63 =´´´==\ - t ④ 求响应 tu )( c Ve euuutu t t cccc 10 155 )]()0([)()( - - + +-= ¥-+¥= t ⑤ 作响应曲线(如图) P99 3.6.4(第五版 P228 6.5.4) 解: ① t=0_时的等效电路如图,求 )0( L + i 根据换路定则有: Aii = LL = = 2612)0()0( -+ 1mA 10V 10K 20K uc t=0_ 1mA 10V 10K 10K 20K t→∞ uc I t 10 -5 uc(t)(V) t=0_ 12V i1 iL 6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