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地球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等级 生态系统类型 面积(10hm2) Pn (g/m2.a) 沼泽湿地 2 2500 2000~3000 热带雨林 17 2000 热带季雨林 7.5 1500 温带森林 12 1300 1000~2000 温带落叶林 7 1200 河口 1.4 1800 稀树草原 15 800 250≈1000 农田 14 644 温带草原 9 500 远洋 332 127 苔原和高山草甸 8 144 0~250 沙漠灌林 18 71 岩石、冰川和沙丘 24 3.3
地球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等级 生态系统类型 面积(106hm2) Pn(g/m2·a) 2000~3000 沼泽湿地 2 2500 热带雨林 17 2000 1000~2000 热带季雨林 7.5 1500 温带森林 12 1300 温带落叶林 7 1200 河口 1.4 1800 250~1000 稀树草原 15 800 农田 14 644 温带草原 9 500 0~250 远洋 332 127 苔原和高山草甸 8 144 沙漠灌林 18 71 岩石、冰川和沙丘 24 3.3
最适条件下初级生产的效率估计 能量小m2.d1 百分率/% 输 入 损 失 输入 损失 日光能 2.9×107 100.0 可见光 1.3×107 可见光以外 1.6×107 45.0 55.0 被吸收 9.9×106 反射 1.3×106 40.5 45.0 光化中间产物 8.0×106 非活性吸收 3.4×106 28.4 12.1 糖类 2.7×106 不稳定中间产物 5.4×106 9.1 19.3 净生产量 2.0×106 呼吸消耗 6.7×105 6.8 2.3 (约为120gm2.d1)
最适条件下初级生产的效率估计 能量/J·m-2·d -1 百分率/% 输 入 损 失 输入 损失 日光能 2.9×107 100.0 可见光 1.3×107 可见光以外 1.6×107 45.0 55.0 被吸收 9.9×106 反射 1.3×106 40.5 45.0 光化中间产物 8.0×106 非活性吸收 3.4×106 28.4 12.1 糖类 2.7×106 不稳定中间产物 5.4×106 9.1 19.3 净生产量 2.0×106 呼吸消耗 6.7×105 6.8 2.3 (约为120g·m-2·d -1)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 陆地生态系统: CO 光 NP 取食, 光合作用 生物量 ○2+温度 GP H2O 营养物质 ■水域生态系统:营养物质(N、P)、光、动物取食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 陆地生态系统: 光合作用 生物量 GP NP R O2+温度 CO2 光 取食 H2O 营养物质 ◼水域生态系统:营养物质(N、P)、光、动物取食
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 ■次级生产量的生态效率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 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 ◼ 次级生产量的生态效率
N 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 次级生产(Secondar)Productivity):生态系统中消 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 作用形成自身物质的过程。其模型为: 一被更高营养级取食 一净次级生产量 被同化的 未被取食 呼吸代谢 食 动物吃进的 物 动物得到的 未被同化的 种= 动物未吃进的 群 动物未得到的
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 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vity):生态系统中消 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 作用形成自身物质的过程。其模型为: 食 物 种 群 = 动物得到的 动物未得到的 动物吃进的 动物未吃进的 被同化的 未被同化的 净次级生产量 呼吸代谢 被更高营养级取食 未被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