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相图静分析 ①区: T常数 浅蓝色区:P=1、液相、=2, P 灰色区:P=1、气相、F=2, 黄色区:P=2、气、液共存F=1 D M点:称为系统点 L点:称液相相点 G点:称气相相点 @线:DE直线线称为液相线, A AB B DE曲线称为气相线。 ③点:E点纯A饱和蒸气压,D点纯B饱和蒸气压 4.相图动分析 ①压力不变往液体A中加入B气体(略) ②组成不变加压(略)
3.相图静分析 区: 浅蓝色区: P=1、液相、F=2, 灰色区: P=1、气相、F=2, 黄色区:P=2、气、液共存 F=1 M点:称为系统点 L点:称液相相点 G点:称气相相点 线:DE直线线称为液相线, DE曲线称为气相线。 点:E点纯A饱和蒸气压,D点纯B饱和蒸气压 4.相图动分析 压力不变往液体A中加入B气体(略) 组成不变加压(略) L G M
三、温度 组成图 P=常数 1.绘制相图 (t] (1)测定指定压力纯A、纯B的沸点 (2)在TA、T之间不同温度下测定 T 纯A、纯B的饱和蒸气压P*、PB [T] (3)X=(P-P)/(P*-P) YB=(P-PA)/(PB*-PA)=PB*XB/P X 列表 T: TA、 T2、Tg Ts PA*: PA1米、PA2*、 PAB、 PAs PB*: PBI*、PB2 PB3*、· PAs* Xp: 0 XB2 。。。·, 1.0 g时 0 IB2 。。。·。 1.0
1.绘制相图 (1)测定指定压力纯A、纯B的沸点 (2)在TA、TB之间不同温度下测定 纯A、纯B的饱和蒸气压PA * 、PB * (3)XB=(P-PA *)/(PB *-PA *) YB=(P-PA *)/(PB *-PA *)=PB *XB/P 三、温度——组成图 列表 T:TA 、 T2 、 T3 、...... TB PA *: PA1 * 、 PA2 * 、 PA3 * 、...... PAs * PB *: PB1 * 、 PB2 * 、 PB3 * 、...... PAs * XB: 0 XB2 ...... 1.0 YB: 0 YB2 ...... 1.0
T 2.相图静分析 P常数 ①区: TE 浅蓝色区:P=1、液相、F=2, 灰色区:P=1、气相、=2, D TE 黄色区:P=2、气一液共存F=1 @线:红线称为液相线或泡点线, 绿线称为气相线或露点线。 ③点:E点纯A饱和温度,D点纯B饱和温度。(或沸点) 3.动图静分析 ①温度不变往液体A中加入B气体(略) ②组成不变加温(略)
2.相图静分析 区: 浅蓝色区:P=1、液相、F=2, 灰色区:P=1、气相、F=2, 黄色区:P=2、气—液共存 F=1 线:红线称为液相线或泡点线, 绿线称为气相线或露点线。 点:E点纯A饱和温度,D点纯B饱和温度。(或沸点) 3.动图静分析 温度不变往液体A中加入B气体(略) 组成不变加温(略)
四、杠杆规则 对系统M点组成XM, P=常数 两个相点:L点组成X、G点组成XG TE M 由物料衡算得 G n=nL+nG nB nLXL+nGYG XB XM YB D T 整理可得: nL=XG-XM_Yn-X_MG X B nG XM-XL XM-XE LM 即:n×LM=ncXMG称为杠杆规则(适用任意两相平衡)
四、杠杆规则 B L L G G L G n n X n Y n n n = + = + 由物料衡算得 LM MG X X Y X X X X X n n M B B M M L G M G L = − − = − − = 整理可得 : 即:nLLM=nGMG 称为杠杆规则(适用任意两相平衡) 对系统M点组成XM, 两个相点:L点组成XL、G点组成XG
§6-4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气一液平衡相图 一、真实液态混合物分类 二、压力一组成图(P—X图) 三、温度一组成图(①一X图)
§6-4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气——液平衡相图 一、真实液态混合物分类 二、压力——组成图(P—X图) 三、温度——组成图(T—X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