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2016年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语 考生注意:1.本学科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5.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题卷 、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曇( 了无(1iao) 风驰电理(che B.发胖(xio 契约(qi) 慷激昂(kai) C.酝碳( niang) 张盤( huang) 不瘟不火(wen) D.驯良(xun) 星宿(xiu) 晴天霹雳(p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B.生命在每一个早晨抖落尘埃,婉如一只小蝌蚪游向大海, C.这庄严肃穆的无名墓冢能剧烈地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D.看到宣传栏中的遗失启示,张勇才知道王宇的手机丢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安化云台山的风景虽好,但和华山、九寨沟等著名景区相比,还是自愧不如 的 B.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C.两个小机器人跳舞时突然四脚朝天,却仍在不停扭动,卖蒻的模样逗得围观 者哈哈大笑。 D.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了世界。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新闻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 B.在益阳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 修身之方。 C.资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总面积差不多15平方公里以上 D.只要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后尊重人类自己。 5.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 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 ;植物学家把它 归到某类某科里, ;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 地 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 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 它 A.①②③ B.②①③ ③②① ①③
益阳市 2016 年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语 文 考生注意:1.本学科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量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5.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 题 卷 一、积累与运用(4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黄晕(yùn) 了无(liǎo) 风驰电掣(chè) B.发酵(xiào) 契约(qì) 慷慨激昂(kǎi) C.酝酿(niànɡ) 张惶(huánɡ) 不瘟不火(wēn) D.驯良(xùn) 星宿(xiù) 晴天霹雳(p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B.生命在每一个早晨抖落尘埃,婉如一只小蝌蚪游向大海。 C.这庄严肃穆的无名墓冢能剧烈地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D.看到宣传栏中的遗失启示,张勇才知道王宇的手机丢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安化云台山的风景虽好,但和华山、九寨沟等著名景区相比,还是自愧不如 的。 B.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C.两个小机器人跳舞时突然四脚朝天,却仍在不停扭动,卖萌的模样逗得围观 者哈哈大笑。 D.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了世界。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新闻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 女。 B.在益阳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 修身之方。 C.资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总面积差不多 15 平方公里以上。 D.只要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后尊重人类自己。 5.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 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 ;植物学家把它 归到某类某科里, ;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 地 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 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 它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 .①③②
6.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跨入新世纪以后,杨绛在整理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晢》、《我 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 A.跨入新世纪杨绛整理钱锺书遗稿 B.新世纪创作多篇散文 C.杨绛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 D.杨绛创作散文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饮酒》、《过故 人庄》、《桃花源记》等。 B.重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有赏菊、饮菊花酒、登髙和插茱萸等习俗。 C.《水浒传》中的林冲,武艺髙强,勇而有谋,循规蹈矩,“误闯白虎堂”、 “风雪山神庙”讲的是他的故事 D.高尔基的《童年》讲述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 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8.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大漠孤烟直, 。(王 维《使至塞上》) (2) 览众山小。(杜 甫《望岳》) (3)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4)斯是陋室 (刘禹锡 《陋室铭》) (5)潭西南而望, (柳宗元《小石潭记》) (6)《孔孟论学习》中谈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用 表达对经受离别 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今年63岁的王中苏,是益阳市某印刷厂下岗工人。十八年前,她家经营的客班 车发生车祸,女儿在车祸中丧生,车祸还导致她家欠下了四十余万元债务。为了 还债,她起早贪黑卖炒货与擂茶,不料灾难再次降临,丈夫患脑溢血瘫痪,自己 又得了宫颈癌。但是她没有放弃还债,到2015年底,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 2016年4月,王中苏入选“湖南好人榜”候选人名单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答 2)连日来,湖南多家媒体前往益阳采访王中苏诚实守信的事迹,你作为益北 中学校报的小记者也一同前往采访,请写出你见到王中苏以后该说的话。(3分)
6.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跨入新世纪以后,杨绛在整理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 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 A.跨入新世纪杨绛整理钱锺书遗稿 B.新世纪创作多篇散文 C.杨绛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 D.杨绛创作散文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陶渊明,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饮酒》、《过故 人庄》、《桃花源记》等。 B.重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有赏菊、饮菊花酒、登高和插茱萸等习俗。 C.《水浒传》中的林冲,武艺高强,勇而有谋,循规蹈矩,“误闯白虎堂”、 “风雪山神庙”讲的是他的故事。 D.高尔基的《童年》讲述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 19 世纪七、八十 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8.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大漠孤烟直, 。(王 维《使至塞上》) (2) ,一览众山小。(杜 甫《 望岳》) (3)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 雪》) (4)斯是陋室, 。(刘禹锡 《陋室铭》) (5)潭西南而望, , 。 (柳宗元《小石潭记》) (6)《孔孟论学习》中谈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 “ , ”。 (7)苏轼在《水调歌头 中秋》中用 “ , ”表达对经受离别 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9 分) 今年 63 岁的王中苏,是益阳市某印刷厂下岗工人。十八年前,她家经营的客班 车发生车祸,女儿在车祸中丧生,车祸还导致她家欠下了四十余万元债务。为了 还债,她起早贪黑卖炒货与擂茶,不料灾难再次降临,丈夫患脑溢血瘫痪,自己 又得了宫颈癌。但是她没有放弃还债,到 2015 年底,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 2016 年 4 月,王中苏入选“湖南好人榜”候选人名单。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不超过 20 字)(2 分) 答: (2)连日来,湖南多家媒体前往益阳采访王中苏诚实守信的事迹,你作为益北 中学校报的小记者也一同前往采访,请写出你见到王中苏以后该说的话。(3 分) 答:
(3)益北中学团委准备拟一份“学习王中苏,做诚实守信中学生”的倡议书, 请你结合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实际,代团委写两条倡议,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简明 (4分) 答 阅读(50分) (一)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完成10~11题。(5分)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0.“浓睡不消残酒”的“浓睡”是 之意,用在这里不但新颖,而 且很贴切。(2分)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的感情。 B.本词通过主仆对话,表现了女主人娴雅聪慧、侍女率直粗心的特点。 C.这首词语言通俗,全篇没用一个典故,而是用口头语写心中事,明白易懂。 D.“绿肥红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儿繁茂、叶儿凋零的景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 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 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 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 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磅的一项是( )(3分) A.居/庙堂之高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树林/阴翳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13.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是进亦忧,退亦忧 否,非若是也。(《唐且不辱使命》)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3分) 译文: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分) 译文: 15.下列说法不正磅的一项是( )(3分) 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 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3)益北中学团委准备拟一份“学习王中苏,做诚实守信中学生”的倡议书, 请你结合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实际,代团委写两条倡议,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简明。 (4 分) 答: 二、阅读(50 分) (一)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完成 10~11 题。(5 分)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0.“浓睡不消残酒”的“浓睡”是 之意,用在这里不但新颖,而 且很贴切。(2 分)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首词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的感情。 B.本词通过主仆对话,表现了女主人娴雅聪慧、侍女率直粗心的特点。 C.这首词语言通俗,全篇没用一个典故,而是用口头语写心中事,明白易懂。 D.“绿肥红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儿繁茂、叶儿凋零的景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12~15 题。(15 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 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 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 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 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居/庙堂之高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树林/阴翳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13.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是进亦忧,退亦忧 否,非若是也。(《唐且不辱使命》)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3 分) 译文: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 分) 译文: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 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 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 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7题。(5分) 乔布斯的家啥样子 石毓智 ①美国发明家、企业家、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乔布斯,生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之一,他去世之后留给太太劳伦的资产达221.2亿美元,相当于1400亿元左右 的人民币。这次,我怀着一颗崇敬之心,专门寻访乔布斯的家,看他到底是如何 生活的 ②乔布斯家的正面大门,墙和地面都是用普通砖头砌成的。大概是因为像我这种 不速之客会时常光顾,主人家为了隐私,就在门口摆了几盆常青树遮挡,显得美 观而有礼貌。门口也没有“谢绝参观”那样生硬刺眼的牌子。 ③紧挨乔布斯家的邻居,是个深宅大院,树木花草修葺整齐美观,连砌墙铺路的 砖都比乔布斯家的周正。在这个镇上,乔布斯家是相当普通的那种,但也最有特 征,因为乔布斯家的花园里,种的都是苹果树。这其中的奥妙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④乔布斯家主卧房的外墙,是用从别处拆下来的砖砌成的,所以显得破碎不整齐, 有一种年月久远的沧桑感。单看这堵墙,会觉得来到了中国的某个农村,但乔布 斯却非常赞赏建设这栋房屋的建筑师的艺术品位。 ⑤主卧房的窗户极其简单朴素,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窗帘是白色调的,看不出 任何华贵之处。 ⑥门前摆放着两辆车,一辆是吉普,一辆是奥迪,就是一般人家的普通用车。 ⑦乔布斯家的侧门,门板是用普通原木做的,墙壁用碎砖头砌成,甬道也是用不 整齐的碎砖铺的,让人很难想象这里住着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 ⑧乔布斯家的院子里,有一个形状特别的铁结构物件,应该是寓意着东西方文明 的融合:两根垂直的铁棍构成一个十字架,这象征着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而铁柱 子上镶嵌的圆滑的三角形状,也许是代表着佛塔的层级。乔布斯认为,只有将东 西方文明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激发创造力。 ⑨临走时,我突然注意到乔布斯家的烟囱既不高也不大,形状很一般,用材更普 通。此时此景,就是对“低调”二字最好的诠释。(选自2015年12月17日《羊 城晚报》) 16.乔布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他的家却相当 (用文 中多次出现的一个词语填空),可见乔布斯在生活中非常 (用文 中的词语填空)。(2分) 17.本文说明对象是乔布斯的家,为什么要在第③段介绍邻居家的大院?(3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9分) 谦让是一种文明的精神 晏建怀 ①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所谓辞让,就是指谦
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 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 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 16~17 题。(5 分) 乔布斯的家啥样子 石毓智 ①美国发明家、企业家、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乔布斯,生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之一,他去世之后留给太太劳伦的资产达 221.2 亿美元,相当于 1400 亿元左右 的人民币。这次,我怀着一颗崇敬之心,专门寻访乔布斯的家,看他到底是如何 生活的。 ②乔布斯家的正面大门,墙和地面都是用普通砖头砌成的。大概是因为像我这种 不速之客会时常光顾,主人家为了隐私,就在门口摆了几盆常青树遮挡,显得美 观而有礼貌。门口也没有“谢绝参观”那样生硬刺眼的牌子。 ③紧挨乔布斯家的邻居,是个深宅大院,树木花草修葺整齐美观,连砌墙铺路的 砖都比乔布斯家的周正。在这个镇上,乔布斯家是相当普通的那种,但也最有特 征,因为乔布斯家的花园里,种的都是苹果树。这其中的奥妙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④乔布斯家主卧房的外墙,是用从别处拆下来的砖砌成的,所以显得破碎不整齐, 有一种年月久远的沧桑感。单看这堵墙,会觉得来到了中国的某个农村,但乔布 斯却非常赞赏建设这栋房屋的建筑师的艺术品位。 ⑤主卧房的窗户极其简单朴素,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窗帘是白色调的,看不出 任何华贵之处。 ⑥门前摆放着两辆车,一辆是吉普,一辆是奥迪,就是一般人家的普通用车。 ⑦乔布斯家的侧门,门板是用普通原木做的,墙壁用碎砖头砌成,甬道也是用不 整齐的碎砖铺的,让人很难想象这里住着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⑧乔布斯家的院子里,有一个形状特别的铁结构物件,应该是寓意着东西方文明 的融合:两根垂直的铁棍构成一个十字架,这象征着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而铁柱 子上镶嵌的圆滑的三角形状,也许是代表着佛塔的层级。乔布斯认为,只有将东 西方文明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激发创造力。 ⑨临走时,我突然注意到乔布斯家的烟囱既不高也不大,形状很一般,用材更普 通。此时此景,就是对“低调”二字最好的诠释。(选自 2015 年 12 月 17 日《羊 城晚报》) 16.乔布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他的家却相当 (用文 中多次出现的一个词语填空),可见乔布斯在生活中非常 (用文 中的词语填空)。(2 分) 17.本文说明对象是乔布斯的家,为什么要在第③段介绍邻居家的大院?(3 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 18~20 题。(9 分) 谦让是一种文明的精神 晏建怀 ①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所谓辞让,就是指谦
让。孟子把谦让当作了“四端”之一,摆在与四肢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儒家 对谦虚、恭敬、礼让的美好品德不遗余力的提倡。 ②古人谦让的故事非常多。王泰让枣,孔融让梨,蔺相如让廉颇,皆为美谈。当 年,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帮助下,打败了公子纠,当上了齐国国君后,准备任用追 随自己多年又功劳卓著的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诚恳地辞谢说,我是您的一个 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最大的恩赐了。至于治理国 家,并使之走向富强,那大概就只有管仲了。鲍叔牙荐管仲,让人最感动的就是 这种谦让。 ③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却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 干戈。去年,国人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成都违规变道女司机被打事件了。 ④后来,事件随着女司机以致歉信检讨自己行车过程中的鲁莽而逐渐平息,但由 此带来的思考不应就此打住。其中最值得反思的是,在整个事件中,无论男女 甚至后来不断加入指责队伍的网民,不知道内心有没有过一丝谦让。而且,这件 打人事件并非个案,在公共场合中,喧哗、吵闹、加塞、插队等现象几乎随处可 见,口出粗话、拳脚相加也时有发生。 ⑤谦让既是一种美好品德,也是一种有着丰厚积淀而形成的国民自觉行为,是国 民素质的集体体现,更是一种文明的精神。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说:“某人似乎 只谈文明的外表,忽视了文明的精神。那么,究竟所谓文明的精神是什么呢?这 就是人民的‘风气’。这个风气,既不能出售也不能购买,更不是人力所能一下 子制造出来的。”这说明,光有高铁、飞机和摩天大楼这些光鲜的外表,并不等 于文明的精神,就像富豪不等于贵族,玩奢侈品也不等于有品位。 ⑥民族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的文明精神,就构成了整个民族的文明的精神。这 种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文化、传统、教育、社会崇尚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 且日积月累的结果,它需要沉淀,需要浸润,需要众人发力,众志成城 (选自2016年4月11日《益阳日报》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9.从文章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看,下面这段话最适合插入文中的位置 是 (3分) 清朝礼部尚书张英老家亲属与邻居吴家因为宅基地问题发生矛盾,争执不下而至 对簿公堂。张家人写信至京城,将此事告诉了张英。张英看罢来信,随即在信上 批一首诗寄回老家,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 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后,非常惭愧,主动撤讼,还让出了三尺地。 吴家见了非常感动,也让地三尺。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这种谦让,颇见古 人的君子仁人之风。 A.①②段之间B.②③段之间 C.③④段之间 D.④⑤段 之间 20.第③段加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从文章结构和内容上具体分析。(4分) 答 (五)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6分 蚕儿 陈忠实
让。孟子把谦让当作了“四端”之一,摆在与四肢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儒家 对谦虚、恭敬、礼让的美好品德不遗余力的提倡。 ②古人谦让的故事非常多。王泰让枣,孔融让梨,蔺相如让廉颇,皆为美谈。当 年,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帮助下,打败了公子纠,当上了齐国国君后,准备任用追 随自己多年又功劳卓著的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诚恳地辞谢说,我是您的一个 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最大的恩赐了。至于治理国 家,并使之走向富强,那大概就只有管仲了。鲍叔牙荐管仲,让人最感动的就是 这种谦让。 ③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却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 干戈。去年,国人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成都违规变道女司机被打事件了。 ④后来,事件随着女司机以致歉信检讨自己行车过程中的鲁莽而逐渐平息,但由 此带来的思考不应就此打住。其中最值得反思的是,在整个事件中,无论男女, 甚至后来不断加入指责队伍的网民,不知道内心有没有过一丝谦让。而且,这件 打人事件并非个案,在公共场合中,喧哗、吵闹、加塞、插队等现象几乎随处可 见,口出粗话、拳脚相加也时有发生。 ⑤谦让既是一种美好品德,也是一种有着丰厚积淀而形成的国民自觉行为,是国 民素质的集体体现,更是一种文明的精神。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说:“某人似乎 只谈文明的外表,忽视了文明的精神。那么,究竟所谓文明的精神是什么呢?这 就是人民的‘风气’。这个风气,既不能出售也不能购买,更不是人力所能一下 子制造出来的。”这说明,光有高铁、飞机和摩天大楼这些光鲜的外表,并不等 于文明的精神,就像富豪不等于贵族,玩奢侈品也不等于有品位。 ⑥民族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的文明精神,就构成了整个民族的文明的精神。这 种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文化、传统、教育、社会崇尚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 且日积月累的结果,它需要沉淀,需要浸润,需要众人发力,众志成城。 (选自 2016 年 4 月 11 日《益阳日报》)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答: 19.从文章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看,下面这段话最适合插入文中的位置 是 (3 分) 清朝礼部尚书张英老家亲属与邻居吴家因为宅基地问题发生矛盾,争执不下而至 对簿公堂。张家人写信至京城,将此事告诉了张英。张英看罢来信,随即在信上 批一首诗寄回老家,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 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后,非常惭愧,主动撤讼,还让出了三尺地。 吴家见了非常感动,也让地三尺。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这种谦让,颇见古 人的君子仁人之风。 A.①②段之间 B.②③段之间 C.③④段之间 D.④⑤段 之间 20.第③段加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从文章结构和内容上具体分析。(4 分) 答: (五)阅读下文,完成 21~25 题。(16 分) 蚕 儿 陈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