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一)自主N系统 (除口腔、食管上段、肛门外括约肌外) 1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盆神经) 乙酰胆碱+M受体→促进胃肠运动和分泌 此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 少部分副交感N:肽类物质(血管活性肠肽、 脑啡肽、P物质、生长抑素等),抑制性 2交感神经: NE十B2受体、α受体→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二)肠神经系统 (局部反射系统) 1肌间神经丛:位于纵形肌与环形肌之间 欧氏丛)主要支配平滑肌细胞。 2粘膜下神经丛:位于环形肌与粘膜肌层 麦氏丛) 之间 主要调节腺细胞和上皮 细胞功能
(二)肠神经系统 (局部反射系统) 1.肌间神经丛:位于纵形肌与环形肌之间 (欧氏丛 ) 主要支配平滑肌细胞。 2.粘膜下神经丛:位于环形肌与粘膜肌层 (麦氏丛 ) 之间 主要调节腺细胞和上皮 细胞功能
四、消化道的内分祕功能 由胃肠道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合成与分泌 的生物化学活性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 胃肠激素的作用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调节其他激素释放 3.营养作用
表5-1消化方式一览表 部位 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 口腔 唾液 咀嚼、吞咽 胃液 容受性舒张 紧张性收缩、蠕动 小肠 胰液、胆汁 分节运动 小肠液 紧张性收缩、蠕动 大肠 大肠液 分节推进运动、蠕动、 袋状往返运动、集团蠕 动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食物→食团 一、唾液分泌(舌下腺、下领下腺、腮腺) (一)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无色无味,近中性、低渗,唾液淀粉酶 作用:湿润、清洁保护和化学消化 化学消化作用: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唾液分泌的调节(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副交感N(Ach+M)—分泌大量稀薄的唾液 交感N(NE+B2)一分泌少量粘稠的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