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 制作浙江浦江二中 黄旭宝
知其不可而为之 制作 浙江浦江二中 黄旭宝
14-20陈成子(1)弑简公(2)。孔子沐浴而朝, 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 “告夫三子(3)。”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 后(4),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5)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 之后,不敢不告也 「注释」(4)从大夫 之后:孔子曾任过大夫 职,但此时已经去官家 居,所以说从大夫之后 (5)之:动词,往 谦谦君子
14-20陈成子(1)弑简公(2)。孔子沐浴而朝, 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 “告夫三子(3)。”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 后(4),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5)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 之后,不敢不告也。” 「注释」 (4)从大夫 之后:孔子曾任过大夫 职,但此时已经去官家 居,所以说从大夫之后 (5)之:动词,往
陈成子杀死齐简公,这 在孔子看来真是“不可 忍”的事情。尽管他已 经退官家居了,但他还 是郑重其事地把此事告 诉了鲁哀公,当然这违 背了“不在其位,不谋 sA 其政”的戒律。他的请 求遭到哀公的婉拒,所 以孔子心里一定是很抱 怨,但又无能为力
• 陈成子杀死齐简公,这 在孔子看来真是“不可 忍”的事情。尽管他已 经退官家居了,但他还 是郑重其事地把此事告 诉了鲁哀公,当然这违 背了“不在其位,不谋 其政”的戒律。他的请 求遭到哀公的婉拒,所 以孔子心里一定是很抱 怨,但又无能为力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 之衰?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③。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4)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①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接舆,实际 上是假装疯狂的隐士。“接舆”的称呼既不是 江》中 隐上雾是这样,如看的的称晨门”,执杖的 称“丈人”,所以,接孔子车(舆)的就称 “接舆”。 ·②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代人认为,天下 有道时凤凰才出现,天下无道时就隐去。接舆 以凤凰喻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时却不隐去, 是一种德行衰败的表现 ③犹可追:还来得及的意思。(4)辟:同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 之衰?②往者不 可谏,来者犹可追③。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4)之,不得与之言。 • 【注释】 ①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接舆,实际 上是假装疯狂的隐士。“接舆”的称 呼既不是 姓名也不是字,而是以事命名,《论语》中的 隐上多是这样,如看门 的称“晨门”,执杖的 称“丈人”,所以,接孔子车(舆)的就称 “接舆”。 • ②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代人认为,天下 有道时凤凰才出现,天下无 道时就隐去。接舆 以凤凰喻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时却不隐去, 是一种德 行衰败的表现。 • ③犹可追:还来得及的意思。(4)辟:同。 “避
他所喔的内谷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 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合于孔子在《八佾》 篇里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精神。“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不谏”。 用我们的今天的话来说,就叫,过去了的就让 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抓住未来。“来者犹可 追”就是抓住未来 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一个问题 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 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非常危险的 你又还“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 国干什么呢?
• 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 “往者不 可谏,来考犹可追”两句,成为了后 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 合于孔子在《八佾》 篇里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 咎” 精神。“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不谏”。 • 用我们的今天的话 来说,就叫,过去了的就让 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抓住未来。“来 者犹可 追”就是抓住未来。 • 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一 个问题, 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 不可取 的,还是糊涂。因为“今之从政者殆 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 非常危险的了, 你又还“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 国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