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一实验课的教学自的与意义植物学实验的目的,在于用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以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培养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二实验室规则1、按学号顺序座位,每人配备与座位号相同的显微镜和解剖镜各一架、解部工具(包括镊子、解剖针、解剖刀一把,载玻片两片)一套、实验登记本。显微镜存放在镜柜内,实验时从柜内取出,进行检查,如发现损坏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对按编号使用的一套解剖工具,在每次实验结束后,应清点无缺失交还,如有缺损,照价赔偿。2、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必须按操作规程细心使用,要加爱护。如发生故障,应即停止操作,并报告指导老师,切勿自行修理或继续勉强使用。如有破损,将按章酌情处理。3、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不准在实验桌面随意刻画、不准随地吐痰,废物应集中一起处理。实验完毕,除将各人自用的仪器收好外,还应将实验所用的标本、切片等归还原处,并填写使用登记卡。全班每次安排3-4位同学轮流做值日,担任清除和整理工作。4、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交谈实验方面的问题时,话声要小。5、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要负责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三实验课要求1、实验前,应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和有关教材、参考资料,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了解本次实验应用的仪器、实验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和步骤。2、在实验开始前5-10min进入实验室,不得无故退到早退。携带植物学、实验指导书、报告纸(全课程约准备40张,每次实验1-2张),预先准备好实验自备用品(2H和HB绘图铅笔、软橡皮、直尺和小刀)等,做好进行实验的准备。3、实验进行时,首先听取教师对该次实验作必要的说明和指示,依靠实验指导书自行操作。在实验进行中遇到问题,要独立思考,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经自已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老师指导。4、进行实验时,必须认真观察实验材料和标本,不要随意移动示范标本的陈放位置。记载、绘图必须详尽、精确,不能草率或抄装。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不得携出实验室,经教师批阅签字后才算完成,不符合要求的作业须修改或重做。5、如因特殊原因,确实不能参加实验,经向教师说明,征得同意后,商定时间另行补做。如无正当理由,所缺实验一律不补,并作旷课论处。1
1 绪 论 一 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与意义 植物学实验的目的,在于用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理论知 识,以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培养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 二 实验室规则 1、按学号顺序座位,每人配备与座位号相同的显微镜和解剖镜各一架、解剖工具(包 括镊子、解剖针、解剖刀一把,载玻片两片)一套、实验登记本。显微镜存放在镜柜内, 实验时从柜内取出,进行检查,如发现损坏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对按编号使用的 一套解剖工具,在每次实验结束后,应清点无缺失交还,如有缺损,照价赔偿。 2、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必须按操作规程细心使用,妥加爱护。如发生故障,应即停止操 作,并报告指导老师,切勿自行修理或继续勉强使用。如有破损,将按章酌情处理。 3、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不准在实验桌面随意刻画、不准随地吐痰,废物应集中一起处 理。实验完毕,除将各人自用的仪器收好外,还应将实验所用的标本、切片等归还原处, 并填写使用登记卡。全班每次安排 3-4 位同学轮流做值日,担任清除和整理工作。 4、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交谈实验方面的问题时,话声要小。 5、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要负责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 三 实验课要求 1、实验前,应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和有关教材、参考资料,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 了解本次实验应用的仪器、实验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和步骤。 2、在实验开始前 5-10min 进入实验室,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携带植物学、实验指导书、 报告纸(全课程约准备 40 张,每次实验 1-2 张),预先准备好实验自备用品(2H 和 HB 绘 图铅笔、软橡皮、直尺和小刀)等,做好进行实验的准备。 3、实验进行时,首先听取教师对该次实验作必要的说明和指示,依靠实验指导书自行操 作。在实验进行中遇到问题,要独立思考,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经自己努力解决 不了的问题,请教老师指导。 4、进行实验时,必须认真观察实验材料和标本,不要随意移动示范标本的陈放位置。记 载、绘图必须详尽、精确,不能草率或抄袭。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不得携出实验室,经教 师批阅签字后才算完成,不符合要求的作业须修改或重做。 5、如因特殊原因,确实不能参加实验,经向教师说明,征得同意后,商定时间另行补做。 如无正当理由,所缺实验一律不补,并作旷课论处
第一篇植物形态解部学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制片、生物绘图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重点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掌握植物徒手制片方法和技术。3.学习生物绘图的基本技术。二、材料与用品马铃薯、胡萝卜、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培养皿、刀片、剪刀、解剖针、吸水纸、蒸馏水、甘油、I2一KI染液等。三、内容和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在植物学实验课中,经常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体内的各种结构。因此,在植物学实验前,必须先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种类不尽相同,但目前使用的多是复式双筒显微镜(参见第三篇第一章),其构造可以分为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图1-1)。光学部分:物镜、目镜、聚光镜、反光镜;机械部分:镜座、镜柱、倾斜关节、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粗调节器、细调节器和载物台。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学显微目镜镜是利用光学的成象原理观察植物体结构的。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各由若干透粗调节螺镜组成,但可看成是一个凸透镜。一镜筒3.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物镜转换器细调节螺旅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光度的调节,一物镜二是焦距的调节。(1)取镜和放镜取镜时应右手握镜群一一载物台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聚光镜颜斜关节不可歪斜,安放时,动作要轻。一般应放在座位的左侧,距桌边5一6厘米处。一反光镜镜柱(2)对光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一镜岸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打开聚光器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图1-1显微镜的构造图静开,用手翻转反光镜,是镜面向着光2
2 第一篇 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制片、生物绘图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重点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植物徒手制片方法和技术。 3.学习生物绘图的基本技术。 二、材料与用品 马铃薯、胡萝卜、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培养皿、刀片、剪 刀、解剖针、吸水纸、蒸馏水、甘油、I2-KI 染液等。 三、内容和方法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在植物学实验课中,经常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体内的各种结构。因此,在 植物学实验前,必须先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种类不尽相同,但目前使用的多是复式双筒显微镜(参 见第三篇第一章),其构造可以分为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图 1-1)。 光学部分:物镜、目镜、聚光镜、反光镜; 机械部分:镜座、镜柱、倾斜关节、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粗调节器、细调节 器和载物台。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 镜是利用光学的成象原理观察植物体结 构的。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各由若干透 镜组成,但可看成是一个凸透镜。 3.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 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光度的调节, 二是焦距的调节。 (1)取镜和放镜 取镜时应右手握 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 不可歪斜,安放时,动作要轻。一般应 放在座位的左侧,距桌边5—6厘米处。 (2)对光 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 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打开聚光器的 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 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是镜面向着光
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弱时用凹面镜。并利用聚光器或虹彩光圈调节光的强度,使视野内的光线既均匀明亮,又不刺眼。双筒显微镜对光比较简单,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转到中央,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打开电源开关,调节亮度控制钮,直到获得所需亮度即可。(3)放玻片将需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夹片夹夹住玻片二端,将玻片中的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4)低倍镜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因为低倍镜视野范围大,容易发现和确定需要观察的部位。A:调整焦点使用低倍镜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旋转粗调节器。使物镜停留在距离载物台约5毫米处。接着用左眼在目镜中观察,同时按反时针方向,向后向内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标本物像为止。B.低倍镜的观察焦点调节好后,可根据需要移动玻片,把要观察的部分移动到最有利的位置上,找到物像后,还可以根据材料的厚薄,颜色,成像的反差强弱等情况进行调节,如视野太亮,可降低聚光器或缩小虹彩光圈,反之,则升高聚光器或放大虹彩光圈。(5)高倍镜的使用观察细微结构时,需要使用高倍镜。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在低倍镜中选好目标,将其调整到视野的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转换高倍镜后,一般只要略微扭转调节器,就能看到清晰的物像若接物镜不是显微镜上原配套镜头,则需重新调整焦点,此时应从侧面观察物镜,并小心地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慢慢下降到高倍镜的镜头几乎要与切片接触时为止,切勿使镜头接触玻片,然后一边从目镜向内观测视野,一边转动细调节器,直到获得清晰物像为止。(6)油镜的使用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体,再换至高倍镜,将物体置于视野中央,并使集光器所收集的光量达到最大。将镜筒上旋,将香柏油加一小滴于集光器与盖玻片上。将镜头缓缓放下,使油镜浸入油滴,靠近观察物体,然后边观察边用细调节器,由下向上调节,找到要观察的物体。观察完毕后,将镜头旋离玻片,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7)显微镜使用后的整理观察完毕,先升高镜筒,取下切片,再扭转转换器,使镜头偏于两旁,擦净镜头,然后降下镜筒,擦净镜体,装入镜箱,4.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存注意事项(1)显微镜是精密仪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地按规程进行操作。(2)要随时保持显微镜的清洁,不用时用塑料罩罩好。机械部分如有灰尘污垢,可用小毛巾或纱布擦拭。光学部分如有灰尘污垢,必须用特备的擦镜纸擦,由透镜的中心向外进行轻拭,切总用手指及普通纸、纱布等擦抹。(3)显微镜观察时,必须开双眼,切勿紧闭一眼,应反复训练自已用左眼窥镜,右眼作图。观察制片时,必须先用低倍镜,看到清晰的物像后,再转换较高物镜进行观察。(4)标本必须加盖盖片,制作带水或药液的玻片标本时,必需两面擦干,再放载物台上3
3 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弱时用凹面镜。并利用聚光器或虹彩光圈调节光的强度,使视野 内的光线既均匀明亮,又不刺眼。双筒显微镜对光比较简单,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 镜转到中央,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打开电源开关,调节亮度控制钮,直到获得所需亮 度即可。 (3)放玻片 将需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夹片夹夹住玻片二端,将玻片 中的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低倍镜使用 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因为低倍镜视野范围大,容易 发现和确定需要观察的部位。 A.调整焦点 使用低倍镜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旋转粗调节器。使物镜停留在 距离载物台约5毫米处。接着用左眼在目镜中观察,同时按反时针方向,向后向内转动粗 调节器,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标本物像为止。 B.低倍镜的观察 焦点调节好后,可根据需要移动玻片,把要观察的部分移动到最 有利的位置上,找到物像后,还可以根据材料的厚薄,颜色,成像的反差强弱等情况进行 调节,如视野太亮,可降低聚光器或缩小虹彩光圈,反之,则升高聚光器或放大虹彩光圈。 (5)高倍镜的使用 观察细微结构时,需要使用高倍镜。 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在低倍镜中选好目标,将其调整到视野的中央,再转动转换器, 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转换高倍镜后,一般只要略微扭转调节器,就能看到清晰的物像, 若接物镜不是显微镜上原配套镜头,则需重新调整焦点,此时应从侧面观察物镜,并小心 地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慢慢下降到高倍镜的镜头几乎要与切片接触时为止,切勿使镜头 接触玻片,然后一边从目镜向内观测视野,一边转动细调节器,直到获得清晰物像为止。 (6)油镜的使用 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体,再换至高倍镜,将物体置于视野中央,并使集光器所 收集的光量达到最大。将镜筒上旋,将香柏油加一小滴于集光器与盖玻片上。将镜头缓缓 放下,使油镜浸入油滴,靠近观察物体,然后边观察边用细调节器,由下向上调节,找到 要观察的物体。观察完毕后,将镜头旋离玻片,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 ⑺ 显微镜使用后的整理 观察完毕,先升高镜筒,取下切片,再扭转转换器,使镜头 偏于两旁,擦净镜头,然后降下镜筒,擦净镜体,装入镜箱。 4.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存注意事项 ⑴ 显微镜是精密仪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地按规程进行操作。 ⑵ 要随时保持显微镜的清洁,不用时用塑料罩罩好。机械部分如有灰尘污垢,可用小 毛巾或纱布擦拭。光学部分如有灰尘污垢,必须用特备的擦镜纸擦,由透镜的中心向外进 行轻拭,切忌用手指及普通纸、纱布等擦抹。 ⑶ 显微镜观察时,必须睁开双眼,切勿紧闭一眼,应反复训练自己用左眼窥镜,右眼 作图。观察制片时,必须先用低倍镜,看到清晰的物像后,再转换较高物镜进行观察。 ⑷ 标本必须加盖盖片,制作带水或药液的玻片标本时,必需两面擦干,再放载物台上
观察,并且不可使用倾斜关节,以免水液流出污染或腐蚀镜体。(5)如遇机件不灵,使用困难时,千万不可用力转动,更不要任意拆修,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要求协助排除故障,以免问题扩大造成损坏。5:显微镜操作练习对显微镜构造和便用方法有初步了解后可进行下列操作练习(1)取“字母”制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按照显微镜操作方法,找到所要观察的物象,此时,放大的物象是否为倒像?把制片向左和向右移动,物象移动的方向与制片移动的方向是否一致。反复多次练习掌握玻片使物象保持在中央的规律。(2)取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置低倍镜下,对好光,观察视野中表皮细胞数目和大小然后转换高倍镜,观察所看到的细胞的数目和大小,与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有何不同。(二)植物徒手制片法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结构时,需将材料切成很薄的薄片,然后制成装片才能观察。植物徒手制片法是我们从事教学、科研及生产技术工作中常用的最简便的观察植物结构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又能随时迅速地观察到植物的生活细胞及各器官内部组织的生活状况和天然的色彩,所以有很大的实用价值。1选材一般选择发育正常、软硬适中的植物器官或组织为材料。材料太硬时,可用1.5%的氢氟酸或用甘油和70%酒精的等量混合液进行软化处理:材料太软时,可用马铃薯块茎、胡萝卜肉根等作支持物,把材料夹在其中进行切片。对有些植物的叶片可卷成筒状进行切片或用三片双面刀片制成简易的切刀进行切片。取材的大小,一般直径不超过5mm,长度以15-25mm为宜。2切片(1)先把欲切的材料用刀片削成大小适宜的段块,并将切面削平,然后将材料和刀片蘸水湿润(以后每切一片都要用水湿润)。-(2)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材料。为防止切片时割伤手指,应使材料上端(切面)略高于食指,拇指略低于食指。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刀片一端,AB置于右手食指之上,刀片与材料切面平行,刀刃放在材料左前方稍低于材料断面的位置(如图1-2A)图1-2徒手切片方法(3)以均匀的力量和平稳的动作使刀刃自左前方向A徒手切片B从刀片上取下切片右后方斜滑拉切,拉切速度要快,不要推前拖后(拉锯式)切割,左手食指向下精微移动,使材料略有上升,从而调动每张切片的厚度。切片过程中右手不动,只是右臂移动,用臂力而不用腕力。(4)切片要薄、平而完整,将切下的切片用毛笔刷蘸水从刀片上轻轻移入培养皿的清水中或直接将刀片浸没于水中使切片漂洗下来(如图2-9B)。4
4 图 1-2 徒手切片方法 A 徒手切片 B 从刀片上取下切片 观察,并且不可使用倾斜关节,以免水液流出污染或腐蚀镜体。 ⑸ 如遇机件不灵,使用困难时,千万不可用力转动,更不要任意拆修,应立即报告指 导教师,要求协助排除故障,以免问题扩大造成损坏。 5.显微镜操作练习 对显微镜构造和使用方法有初步了解后可进行下列操作练习: (1)取“字母”制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按照显微镜操作方法,找到所要观察的物 象,此时,放大的物象是否为倒像?把制片向左和向右移动,物象移动的方向与制片移动 的方向是否一致。反复多次练习掌握玻片使物象保持在中央的规律。 (2)取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置低倍镜下,对好光,观察视野中表皮细胞数目和大小, 然后转换高倍镜,观察所看到的细胞的数目和大小,与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有何不同。 (二)植物徒手制片法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结构时,需将材料切成很薄的薄片,然后制成装片才能观察。植 物徒手制片法是我们从事教学、科研及生产技术工作中常用的最简便的观察植物结构的方 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又能随时迅速地观察到植物的生活细胞及各器官内部组 织的生活状况和天然的色彩,所以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 选材 一般选择发育正常、软硬适中的植物器官或组织为材料。材料太硬时,可用 1.5%的氢 氟酸或用甘油和 70%酒精的等量混合液进行软化处理;材料太软时,可用马铃薯块茎、胡 萝卜肉根等作支持物,把材料夹在其中进行切片。对有些植物的叶片可卷成筒状进行切片 或用三片双面刀片制成简易的“切刀”进行切片。取材的大小,一般直径不超过 5mm,长度 以 15-25mm 为宜。 2 切片 ⑴ 先把欲切的材料用刀片削成大小适宜的段块, 并将切面削平,然后将材料和刀片蘸水湿润(以后每 切一片都要用水湿润)。 ⑵ 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材料。为防止 切片时割伤手指,应使材料上端(切面)略高于食指, 拇指略低于食指。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刀片一端, 置于右手食指之上,刀片与材料切面平行,刀刃放在 材料左前方稍低于材料断面的位置(如图 1-2A)。 ⑶ 以均匀的力量和平稳的动作使刀刃自左前方向 右后方斜滑拉切,拉切速度要快,不要推前拖后(拉锯 式)切割,左手食指向下稍微移动,使材料略有上升,从而调动每张切片的厚度。切片过 程中右手不动,只是右臂移动,用臂力而不用腕力。 ⑷ 切片要薄、平而完整,将切下的切片用毛笔刷蘸水从刀片上轻轻移入培养皿的清水 中或直接将刀片浸没于水中使切片漂洗下来(如图 2-9B)
3临时装片法临时装片法是用新鲜的少量的植物材料(如单个细胞,薄的表皮或切成的薄片等),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再盖上盖玻片做成玻片标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可以保持材料的生活状态和天然的色彩,一般多作为临时观察使用,但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染料染色,制成永久性标本或用某些化学试剂作组织化学反应(具体步骤参见第三章第二章)。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临时装片方法。(1)切片法: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在培养血中挑选薄而透明、完整的切片放在水滴中,取干净盖片自水滴左侧慢慢斜着盖下,以免气泡产生。(2)涂片法:取马铃薯块茎切开,用切口在清洁的载玻片上擦几下,或用解刀在切面上刮些浆液涂在载玻片上,再于混浊处滴一滴蒸馏水,加盖玻片即可观察。(3)撕片法:用于观察薄的表皮细胞,取洋葱鳞叶,从内凹面用刀片划3一5mm2的小格数个,再用镊子撕取一小格透明表皮,置于滴有水滴的载玻片上展平,盖盖玻片即可观察。(4)整体装片法:用于观察小型或扁平的材料,如丝状藻类、菌类、花粉粒等,不经过切片,直接将材料置于载玻片水滴上,盖盖玻片即可观察。(三)生物绘图绘图是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毕业论文和科研报告中,也常需要画一些形态图,轮廓图或细胞结构图,来表示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植物绘图与美术绘图不同,它的具体要求如下:1:注意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先对所观察的结构有明确的了解,并掌握住各部分结特征,选出正常的典型结构,才能画出最本质和典型的正常结构。要依据实际观察到的图像绘图,不要凭假想,不要单纯以书本照抄、照画,以保证形态结构的准确性,达到生物图所具有的科学性。2.合理布局图的位置。绘图前,应根据绘图的数量和内容,合理布局图的位置。图要画在实验报告纸的稍偏左侧,图中各部分结构要向右引出平行线,末端予以注明,引线要齐,注字要工整。3.绘图时先用中软(HB)铅笔绘出轮廓,描轮廓时注意实物或标本各部分的正确比例。然后用较硬(2H一3H)铅笔绘出全图线条。绘图时,要一笔勾出,粗细均匀,光滑清晰,接头处无分叉和痕迹(切忌重复描绘)。结构的明暗程度和颜色的深浅用点的疏密表示,点要圆而整齐,切勿用涂抹阴影或画线条的方法代替圆点。4.绘图及注字一律用铅笔,不要用钢笔,有色水笔或圆珠笔。5.实验题目写在绘图报告纸的上方,图题和所用植物材料的名称和部位写在图的下方,并注明放大倍数。四、作业和综合题1.利用绘图的知识,绘制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2.利用实验室提供材料,练习徒手制片法,并绘出所观察到的内容。5
5 3 临时装片法 临时装片法是用新鲜的少量的植物材料(如单个细胞,薄的表皮或切成的薄片等), 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再盖上盖玻片做成玻片标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可以 保持材料的生活状态和天然的色彩,一般多作为临时观察使用,但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 宜的染料染色,制成永久性标本或用某些化学试剂作组织化学反应(具体步骤参见第三章 第二章)。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临时装片方法。 ⑴切片法: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在培养皿中挑选薄而透明、完整 的切片放在水滴中,取干净盖片自水滴左侧慢慢斜着盖下,以免气泡产生。 ⑵涂片法:取马铃薯块茎切开,用切口在清洁的载玻片上擦几下,或用解剖刀在切面 上刮些浆液涂在载玻片上,再于混浊处滴一滴蒸馏水,加盖玻片即可观察。 ⑶撕片法:用于观察薄的表皮细胞,取洋葱鳞叶,从内凹面用刀片划 3-5mm2 的小格 数个,再用镊子撕取一小格透明表皮,置于滴有水滴的载玻片上展平,盖盖玻片即可观察。 ⑷整体装片法:用于观察小型或扁平的材料,如丝状藻类、菌类、花粉粒等,不经过 切片,直接将材料置于载玻片水滴上,盖盖玻片即可观察。 (三)生物绘图 绘图是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毕业论文和科研报告中,也常需要画一 些形态图,轮廓图或细胞结构图,来表示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植物绘图与美术 绘图不同,它的具体要求如下: 1.注意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先对所观察的结构有明确的了解,并掌握住各部分结构 特征,选出正常的典型结构,才能画出最本质和典型的正常结构。要依据实际观察到的图 像绘图,不要凭假想,不要单纯以书本照抄、照画,以保证形态结构的准确性,达到生物 图所具有的科学性。 2.合理布局图的位置。绘图前,应根据绘图的数量和内容,合理布局图的位置。图要 画在实验报告纸的稍偏左侧,图中各部分结构要向右引出平行线,末端予以注明,引线要 齐,注字要工整。 3.绘图时先用中软(HB)铅笔绘出轮廓,描轮廓时注意实物或标本各部分的正确比例。 然后用较硬(2H—3H)铅笔绘出全图线条。绘图时,要一笔勾出,粗细均匀,光滑清晰,接 头处无分叉和痕迹(切忌重复描绘)。结构的明暗程度和颜色的深浅用点的疏密表示,点要 圆而整齐,切勿用涂抹阴影或画线条的方法代替圆点。 4.绘图及注字一律用铅笔,不要用钢笔,有色水笔或圆珠笔。 5.实验题目写在绘图报告纸的上方,图题和所用植物材料的名称和部位写在图的下方, 并注明放大倍数。 四、作业和综合题 1.利用绘图的知识,绘制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 2.利用实验室提供材料,练习徒手制片法,并绘出所观察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