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技术的过去现状及未来译自J.AMER.SOC.HORT.SIC.127(4):462-466.2002作者:JohnD.Williamson(DepartmentofHorticultural Science,NorthCarolinaStateUniversity,Raleigh,NC2769-7609
植物生物技术的过去、 现状及未来 译自 J. AMER. SOC. HORT. SIC. 127(4):462-466.2002 作者:John D. Williamson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Raleigh, NC 2769-7609 )
今天,转基因植物产品终于进入消费者生活之中。但是,今后我们至少还面临以下四个严峻的问题:(1)根癌农杆菌的宿主范围有限,不能包括许多主要的作物,如谷类和小麦等。其它基因转移方法,如基因枪转化(Johnston,1990)或PEG融合(0neiI等,1993)现在正普遍使用,有的代替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化。(2)外源基因或性状的遗传要求胚原基细胞被转化。为此,通常可从单个转化细胞中获得再生植株。遗撼的是许多优良的植物品种被证明难以获得再生植株。(3)对控制许多植物优良性状的分子机制及遗传、生理机制知之甚少,从而为人工操作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况且,大部分基因转化实际上还处于科研水平。(4)行政法规必须要关心生物安全性和遗传改良植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wilkinson,1997):
今天,转基因植物产品终于进入消费者生活之中。 但是,今后我们至少还面临以下四个严峻的问题: (1)根癌农杆菌的宿主范围有限,不能包括许多主要的作物,如谷类 和小麦等。其它基因转移方法,如基因枪转化(Johnston,1990)或 PEG融合(O neill等,1993)现在正普遍使用,有的代替了农杆菌介 导的转化。 (2)外源基因或性状的遗传要求胚原基细胞被转化。为此,通常可从 单个转化细胞中获得再生植株。遗憾的是许多优良的植物品种被证明 难以获得再生植株。 (3)对控制许多植物优良性状的分子机制及遗传、生理机制知之甚少, 从而为人工操作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况且,大部分基因转化实际上 还处于科研水平。 (4)行政法规必须要关心生物安全性和遗传改良植物对环境产生的影 响(Wilkinson,1997)
高效稳定的水稻(釉稻)根农杆菌转化技术方法愈伤诱导NB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加入相应植物生长调节剂共培养第一天(预培养)整个操第三天(刘茵)作过程第五天(俊染、共培养)约需8天第八天(脱茵、筛选)抗性愈伤的筛选与再生成完整植株
生物技术的现状一大田转基因植物
生物技术的现状 ——大田转基因植物
一、病原体诱导的病毒抗性Beachy和同事们(Abe1等,1986)发现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可以抑制或延缓病毒病的发生,于是首次证明了植物通过遗传转化可获得优良的农艺性状。从此表明,许多病毒序列可以产生一定水平的抗病性。病原体诱导的病毒抗性(PDR)基因包括一些非编码蛋白序列,如缺陷干扰型RNAs和DNA,以及非转录RNAs(Beachy,1997;Fitchen和Beachy,1993),和编码外壳蛋白(或病毒的衣壳)、病毒复制酶亚基和病毒运动蛋白的基因。基于PDR的不稳定性,自前的资料还不足以建立对大多数病毒产生抗性的精确的分子机理。然而,除了有助于农业上发展抗病的植物品种外(例如Asgrow的Freedom),PDR还增加了我们对病毒发病机理和疾病的了解。对潜在抗性和致病性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反过来可能会导致能产生持续抗性水平的第二代基因的诞生
Beachy和同事们(Abel等,1986)发现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烟草花 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可以抑制或延缓病毒病的发生,于是首次证明了 植物通过遗传转化可获得优良的农艺性状。从此表明,许多病毒序列 可以产生一定水平的抗病性。病原体诱导的病毒抗性(PDR)基因包 括一些非编码蛋白序列,如缺陷干扰型RNAs和DNA,以及非转录RNAs (Beachy,1997;Fitchen和Beachy,1993),和编码外壳蛋白(或 病毒的衣壳)、病毒复制酶亚基和病毒运动蛋白的基因。基于PDR的 不稳定性,目前的资料还不足以建立对大多数病毒产生抗性的精确的 分子机理。然而,除了有助于农业上发展抗病的植物品种外(例如 Asgrow的Freedom II),PDR还增加了我们对病毒发病机理和疾病的 了解。对潜在抗性和致病性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反过来可能会导致 能产生持续抗性水平的第二代基因的诞生。 一、病原体诱导的病毒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