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并序)》导学案 学习重点 1.记:积累本文重点字音及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文中名句 2.读: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 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写:学习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写一篇小短文。 4.练:辨识并理解偏义复词。 阅读识记 、诵记名言警句 文本名 1.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 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二、了解文学常识 1.相关背景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 藏族的《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 标志。它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与《木兰诗》并 称“乐府双璧”。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 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相对严密完备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七 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这个故事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在这 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与刘兰芝拒婚拒嫁,二人双双殉情。当时的人为此事 感伤,作了此诗。 2.文体知识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 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乐府”是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
《孔雀东南飞(并序)》导学案 学习重点 1.记:积累本文重点字音及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文中名句。 2.读: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 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写:学习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写一篇小短文。 4.练:辨识并理解偏义复词。 阅读识记 一、诵记名言警句 文本名句 1.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 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3.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二、了解文学常识 1.相关背景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 藏族的《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 标志。它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与《木兰诗》并 称“乐府双璧”。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 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相对严密完备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七 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这个故事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在这一 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与刘兰芝拒婚拒嫁,二人双双殉情。当时的人为此事 感伤,作了此诗。 2.文体知识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 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乐府”是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
面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它 以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芳香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 三、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1)字音识记 ①自缢(yi) ②箜篌( konghou) ③公姥(mu) ④拊掌(fu) ⑤葳蕤( weiru) ⑥玳瑁 (daimao) ⑦纨素(wan) ⑧窈窕 yaotiao) ⑨明月珰(dang) ⑩婀娜(enuo) ①踯躅( zhizhu ①2便言(@pian) ①3否泰(pi) ④崦埯yan) ⑤怅然( chang) ⑩腰襦(ru) ①白鹄舫(hang) 8龙子幡(in) ⑨鲑珍(xie) 20青骢马(cong) (2)辨形组词 俜伶俜 蹑蹑手蹑脚 ①聘招聘 ②摄摄影 骋驰骋 嗫嗫嚅 「磐磐石 ∫赍赍助 罄罄竹难书 赉赏赉 2.通假字 (1)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 (2)吾今且报府:通“赴”,赶赴。 (3)箱簾六七十:通“奁”,梳妆用的镜匣。 (4)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 (5)府吏见丁宁:通“叮咛”,叮嘱。 (6)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 3.一词多义
面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它 以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芳香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 三、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1)字音识记 ①自缢(yì) ②箜篌(kōnɡhóu) ③公姥(mǔ) ④拊掌(fǔ) ⑤葳蕤(wēiruí) ⑥玳瑁(dàimào) ⑦纨素(wán) ⑧窈窕(yǎotiǎo) ⑨明月珰(dānɡ) ⑩婀娜(ēnuó) ⑪踯躅(zhízhú) ⑫便言(pián) ⑬否泰(pǐ) ⑭晻晻(yǎn) ⑮怅然(chànɡ) ⑯腰襦(rú) ⑰白鹄舫(húfǎnɡ) ⑱龙子幡(fān) ⑲鲑珍(xié) ⑳青骢马(cōnɡ) (2)辨形组词 ① 俜 伶俜 聘 招聘 骋 驰骋 ② 蹑 蹑手蹑脚 摄 摄影 嗫 嗫嚅 ③ 磐 磐石 罄 罄竹难书 ④ 赍 赍助 赉 赏赉 2.通假字 (1)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 (2)吾今且报府:通“赴”,赶赴。 (3)箱簾六七十:通“奁”,梳妆用的镜匣。 (4)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 (5)府吏见丁宁:通“叮咛”,叮嘱。 (6)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 3.一词多义
谢家来贵门:辞别 (1)谢阿母谢媒人:谢绝 多谢后世人:告 始适还家门:出嫁 (2)适处分适兄意:顺从,依照 适得府君书:刚才 「为仲卿母所遣:休弃使回娘家 3)遣县令遣媒来:派 十七遣汝嫁:送 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 (4)取还必相迎取:与“迎”同义,迎接 自取灭亡:得到,招致 幸复得此妇:又,再 (5)复红罗复斗帐:双层 便复在旦夕:回答,答复 会不相从许:定 (6)会于今无会因:相会,聚会 会天大雨:适逢,正赶上 相见常日稀:互相,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 儿已薄禄相:相貌,命相 誓不相隔卿: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是 偏指一方,不译 及时相遣归:我,偏指一方,指兰芝 (7)相好自相扶将:老人家,偏指一方,指焦母 还必相迎取:你,偏指一方,指兰芝 会不相从许:你,偏指一方,指仲卿 蹑履相逢迎:他,偏指一方,指仲卿 登即相许和:他,偏指一方,指媒人 不得便相许:你,偏指一方,指媒人 4.古今异义 (1)共事二三年 古义:共同生活。 今义:在一起工作
(1)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 阿母谢媒人:谢绝 多谢后世人:告 (2)适 始适还家门:出嫁 处分适兄意:顺从,依照 适得府君书:刚才 (3)遣 为仲卿母所遣:休弃使回娘家 县令遣媒来:派 十七遣汝嫁:送 (4)取 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 还必相迎取:与“迎”同义,迎接 自取灭亡:得到,招致 (5)复 幸复得此妇:又,再 红罗复斗帐:双层 便复在旦夕:回答,答复 (6)会 会不相从许:定 于今无会因:相会,聚会 会天大雨:适逢,正赶上 (7)相 相见常日稀:互相,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 儿已薄禄相:相貌,命相 誓不相隔卿: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是 偏指一方,不译 及时相遣归:我,偏指一方,指兰芝 好自相扶将:老人家,偏指一方,指焦母 还必相迎取:你,偏指一方,指兰芝 会不相从许:你,偏指一方,指仲卿 蹑履相逢迎:他,偏指一方,指仲卿 登即相许和:他,偏指一方,指媒人 不得便相许:你,偏指一方,指媒人 4.古今异义 (1)共事二三年 古义:共同生活。 今义:在一起工作
(2)可怜体无比 今义:值得怜悯。 (3)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拘束。 (4)捶床便大怒 古义:古代的一种坐具。 今义: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 (5)再拜还入户 古义:两次。 今义:表示又一次。 (6)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 今义:教育训诫: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7)自可断来信 古义:使者,指媒人 今义:寄来的书信 (8)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处置 今义:动词,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名词,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 做出的处罚决定。 (9)便可作婚姻 古义:结为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0)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 今义: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 (11)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2)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 (3)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拘束。 (4)捶床便大怒 古义:古代的一种坐具。 今义: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 (5)再拜还入户 古义:两次。 今义:表示又一次。 (6)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 今义:教育训诫;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7)自可断来信 古义:使者,指媒人。 今义:寄来的书信。 (8)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处置。 今义:动词,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名词,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 做出的处罚决定。 (9)便可作婚姻 古义:结为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0)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 今义: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 (11)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往来通达 (12)郁郁登郡门 古义:人多的样子 今义:心里苦闷 (13)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14)感君区区怀 古义:形容情意的诚挚。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15)多谢后世人 古义:多多告诉 今义:客套话,表示感谢 5.词类活用 (1)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2)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3)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4)自名秦罗敷: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名叫 (5)千万不复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 (⑦)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享受荣华 6.特殊句式 (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否定判断句,用“非为”表判断 (2)结发同枕席:省略句,句前省略主语“我们” (3)窈窕艳城郭:省略句,句中省略介词“于 (4)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句,应为“誓天不负相” (5)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台阁仕宦” (6)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四、速读感知课文 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今义:指往来通达。 (12)郁郁登郡门 古义:人多的样子。 今义:心里苦闷。 (13)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14)感君区区怀 古义:形容情意的诚挚。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15)多谢后世人 古义:多多告诉。 今义:客套话,表示感谢。 5.词类活用 (1)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2)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3)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4)自名秦罗敷: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名叫 (5)千万不复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 (7)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享受荣华 6.特殊句式 (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否定判断句,用“非为”表判断 (2)结发同枕席:省略句,句前省略主语“我们” (3)窈窕艳城郭:省略句,句中省略介词“于” (4)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句,应为“誓天不负相” (5)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台阁仕宦” (6)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四、速读感知课文 1.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