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酸碱反寇 3.1酸碱质子理论 19世纪后期,阿仑尼乌斯(A.Arrhenius) 提出了离解学说,认为:酸是在水溶液中离 解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是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 根离子(O什)的化合物酸碱作用的实质是 H和O结合成水, 润 园 ✉>I
第3章 酸碱反应 3.1 酸碱质子理论 19世纪后期,阿仑尼乌斯(A•Arrhenius) 提出了离解学说,认为:酸是在水溶液中离 解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碱是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 根离子(OH-)的化合物,酸碱作用的实质是 H+和OH-结合成水
3.1酸碱质子理论 酸:LA产H+A 碱:BOHB++OH 酸碱反应的实质 H+OHH20 超
酸:HA H+ + A- 碱:BOH B+ + OHH+ + OH- H2 O 酸碱反应的实质 3.1 酸碱质子理论
3.1酸碱质子埋论 3.1.1酸碱的定义 1923年,丹麦 Bronsted和英国 Lowry各自独立的提 出:酸是能给出质子 的物质,碱是能接受 质子的物质。或者说 酸是H的给体,而碱 是H+的受体。 ✉✉DT
1923年,丹麦 Bronsted和英国 Lowry各自独立的提 出:酸是能给出质子 的物质,碱是能接受 质子的物质。或者说 酸是H +的给体,而碱 是H +的受体。 3.1 酸碱质子理论 3.1.1 酸碱的定义
3.1.1酸碱的交义 酸 质子十 碱 NH H++NH3 H2S04 H中+ HSO 厨 HP042 H+PO- H2P04 H+ HPO2 H.O H +H2O
酸 质子 + 碱 NH4 + H+ + NH3 H2SO4 H+ + HSO4 - HPO4 2- H+ + PO4 3- H2PO4 - H+ + HPO4 2- H3O+ H+ + H2O 3.1.1 酸碱的定义
3.1.1酸碱的交义 酸碱并不局限于化合物或中性分子,也 可以是正负离子。 酸和碱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在与质子 的关系上,酸给出质子生成碱,碱接受质子 生成酸。 即: HA B+H acid base proton 这种对应的关系称为共轭关系
酸碱并不局限于化合物或中性分子,也 可以是正负离子。 这种对应的关系称为共轭关系。 酸和碱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在与质子 的关系上,酸给出质子生成碱,碱接受质子 生成酸。 HA B + H + acid base proton 即: 3.1.1 酸碱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