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群的群体特征 1、种群占有一定的空间。 2、种群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生长、分化、衰老和 死亡。 3、种群有一定的组成与结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 等,并经常处于动态之中。 4、种群有一定的数量变动规律——种群调节。 5、种群具有一些与种群生态学有关的遗传学特征, 如适应能力、生殖适应性和持续能力等
(三)种群的群体特征 1、种群占有一定的空间。 2、种群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生长、分化、衰老和 死亡。 3、种群有一定的组成与结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 等,并经常处于动态之中。 4、种群有一定的数量变动规律——种群调节。 5、种群具有一些与种群生态学有关的遗传学特征, 如适应能力、生殖适应性和持续能力等
二、种群密度与阿利氏规律 (一)种群的密度(population density) 1、 种群密度定义: 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有机体的数量。因 为组成种群的个体数量是随时间进程而变化的, 因此,这里所指的数量通常是即时数量 (instantaneous quantity)
二、种群密度与阿利氏规律 (一)种群的密度(population density) 1、 种群密度定义: 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有机体的数量。因 为组成种群的个体数量是随时间进程而变化的, 因此,这里所指的数量通常是即时数量 (instantaneous quantity)
迁入 出生率 种群数量 死亡率 迁出 增 加 增 加 减 少 减 少 决定种群数量的基本过程
迁入 出生率 种群数量 死亡率 迁出 增 加 增 加 减 少 减 少 决定种群数量的基本过程
2、海洋生物种群数量统计主要方法: (1)所有个体直接计数; (2)各阶段(不同年龄)与各个类别(不同 性别)的直接计数; (3)连续纪录,已知种群数量,观察其变化; (4)取样调查方法; (5)标志方法,适用于鱼类种群的数量统计
2、海洋生物种群数量统计主要方法: (1)所有个体直接计数; (2)各阶段(不同年龄)与各个类别(不同 性别)的直接计数; (3)连续纪录,已知种群数量,观察其变化; (4)取样调查方法; (5)标志方法,适用于鱼类种群的数量统计
标志方法 假定水域中某种鱼类的个体数为N,其中标 志鱼类个体数为M,再捕鱼数为n,再捕鱼中标 志个体为m,即: N: M= n : m N = M×n /m 水域中某种鱼类个体数被称为彼得逊指数 (Peterson Index)。通常m越大,所得N越可 靠
标志方法 假定水域中某种鱼类的个体数为N,其中标 志鱼类个体数为M,再捕鱼数为n,再捕鱼中标 志个体为m,即: N: M= n : m N = M×n /m 水域中某种鱼类个体数被称为彼得逊指数 (Peterson Index)。通常m越大,所得N越可 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