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二科刘友章
鼓 胀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二科 刘友章
概迷 定义 鼓胀是以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 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 积腹内,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 腹壁脉络暴露为特征,或有胁下或 腹部痞块,四肢枯瘦等表现的病证。 晚期可出现吐血、便血、昏迷等症
概 述 定义: 鼓胀是以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 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 积腹内,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 腹壁脉络暴露为特征,或有胁下或 腹部痞块,四肢枯瘦等表现的病证。 晚期可出现吐血、便血、昏迷等症
病机: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积腹内。 概 括临床特征: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 暴露 病位:肝脾(肾)
病机: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积腹内。 概 括 临床特征: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 暴露。 病位:肝脾(肾)
源流 (一)关于鼓胀病名的论述 1.《内经》首称鼓胀。 灵枢·水胀篇》:“鼓胀如何?岐伯曰:腹胀, 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 也。” 2.《诸病源候论》称为水蛊。 《诸病源候论·水蛊候》:“此由水毒气结聚于 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名水蛊也
二、源流 (一)关于鼓胀病名的论述 1.《内经》首称鼓胀。 《灵枢·水胀篇》:“鼓胀如何?岐伯曰:腹胀, 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 也。” 2.《诸病源候论》称为水蛊。 《诸病源候论·水蛊候》: “此由水毒气结聚于 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名水蛊也”
3.《医宗必读》称为蛊胀。 《水肿胀满》:“蛊胀者,中实有 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 4.《证治要诀》称为膨亨、蜘蛛蛊。 《蛊胀篇》说“盖蛊与鼓同,以 言其急实如鼓,非蛊毒之蛊也,俗 称之膨亨,又谓之蜘蛛病
3.《医宗必读》称为蛊胀。 《·水肿胀满》:“蛊胀者,中实有 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 4.《证治要诀》称为膨亨、蜘蛛蛊。 《·蛊胀篇》说“盖蛊与鼓同,以 言其急实如鼓,非蛊毒之蛊也,俗 称之膨亨,又谓之蜘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