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重要体现 1)另起炉灶一针对旧中国的外交关系而言,旨在划清与旧中国外交的界 限。即不承认国民党与外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是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 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另起炉灶政策外交政策是在49年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确定的.随后 在由周恩来起草、毛泽东修改的《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明确对这 政策作了原则说明. 这一外交政策使新中国在外交上一开始就立于主动地位 周恩来评价说:“这一‘另起炉灶’的方针,使我们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针对旧中国的条约,尤其是不平等条约,旨在 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及其影响 49年2月毛泽东会见米高扬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 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脏了……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 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点清理 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门。”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毀帝国主义在中国 的控制权.” 新中国彻底地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全面清除帝国主义影响。 3)“一边倒”一中国坚定地站在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49年6月30日,《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宣布“必须一边倒”,“不是倒向 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边倒”政策的产物: 毛泽东评价:该条约是又好看,又好吃的东西。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主要内容: 条约包括前言和六个条款。 A、中苏双方宣布,两国加强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而处于战 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
6 2、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重要体现 1)另起炉灶——针对旧中国的外交关系而言,旨在划清与旧中国外交的界 限。即不承认国民党与外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是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 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另起炉灶政策外交政策是在 49 年 1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确定的.随后 在由周恩来起草、毛泽东修改的《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明确对这一 政策作了原则说明. 这一外交政策使新中国在外交上一开始就立于主动地位. 周恩来评价说:“这一‘另起炉灶’的方针,使我们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针对旧中国的条约,尤其是不平等条约,旨在 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及其影响 49 年 2 月毛泽东会见米高扬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 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脏了……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 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点清理 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门。”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 的控制权.” 新中国彻底地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全面清除帝国主义影响。 3)“一边倒”——中国坚定地站在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49 年 6 月 30 日,《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宣布“必须一边倒”,“不是倒向 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边倒”政策的产物: 毛泽东评价:该条约是又好看,又好吃的东西。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主要内容: 条约包括前言和六个条款。 A、中苏双方宣布,两国加强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而处于战 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
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措施 B、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 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磋商; C、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 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D、条约有效期30年。在期满前未有缔约国任何一方表示愿意废除时,该 条约将自行延期5年。 (2)“一边倒”与独立自主方针不矛盾—结盟的独立自主 A、“一边倒”政策是以在对外交往中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为基础 的 中国的双重身份:完全独立的国家;社会主义阵营重要一员。 毛泽东说,一边倒,中国还“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腿走路。” B、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并不排斥与其他国家在平等的基 础上建立外交关系。 C、一边倒是战略联合,战术上是有批评的 新中国在处理与苏联的关系问题上是讲原则的,没有因为联合而失去自己 国家的独立性,也没有盲从和照搬苏联经验。 D、“一边倒”政策是当时新中国生存和发展必然选择 在世界形成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阵营对抗格局的情况下,中国采取左右逢 源的外交政策或保持中立是行不通的.唯一的选择的是“一边倒” 有利于保障新生国家的安全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所以没敢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 考虑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早在1950年1月2日晚,毛泽东在谈到即将签订的中苏新约时说:这一行动 将使人民共和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使资本主义各国不能不就我之范围,有利于 各国无条件承认中国,废除旧约,重订新约,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有利于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 “一边倒”的外交决策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承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创 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有利于获得必要的国际援助
7 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措施; B、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 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磋商; C、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 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D、条约有效期 30 年。在期满前未有缔约国任何一方表示愿意废除时,该 条约将自行延期 5 年。 (2)“一边倒”与独立自主方针不矛盾——结盟的独立自主 A、“一边倒”政策是以在对外交往中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为基础 的。 中国的双重身份:完全独立的国家;社会主义阵营重要一员。 毛泽东说,一边倒,中国还“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腿走路。” B、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并不排斥与其他国家在平等的基 础上建立外交关系。 C、一边倒是战略联合,战术上是有批评的 新中国在处理与苏联的关系问题上是讲原则的,没有因为联合而失去自己 国家的独立性,也没有盲从和照搬苏联经验。 D、“一边倒”政策是当时新中国生存和发展必然选择。 在世界形成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阵营对抗格局的情况下,中国采取左右逢 源的外交政策或保持中立是行不通的.唯一的选择的是“一边倒”。 ——有利于保障新生国家的安全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所以没敢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 考虑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早在 1950 年1 月 2 日晚,毛泽东在谈到即将签订的中苏新约时说:这一行动 将使人民共和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使资本主义各国不能不就我之范围,有利于 各国无条件承认中国,废除旧约,重订新约,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有利于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 “一边倒”的外交决策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承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创 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有利于获得必要的国际援助
1956年9月毛泽东在接见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代表团时非常坦率地说:“苏 联给我国的援助是非常大的。苏联革命成功后遭十几国干涉,而我国革命胜利 的时候,帝国主义并未干涉我们,并不是怕我国人民,主要是有苏联存在,这 对我们鼓励很大。当时若无苏联存在,美国一定要来的。它不仅在台湾,还要 到大陆来。”另外,中国在同苏联的合作中,得到了急需的资金、技术、人才、 管理知识及各种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 的作用。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史上丧权 辱国的惨痛历史教训的总结;是对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维 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是毛泽东的个性和人格力量决定的。 (二)和平哲学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基础 毛泽东说:“我们的外交政策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为了和平建 设的利益,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建立友好关系。” “中国人民需要和平,需要建设自己的国家。我们需要许多朋友,许多外 国朋友的帮助,不管这些朋友是什么国家的,包括美国人和日本人,只要他们 愿意来中国看一看,我们都是欢迎的”。“没有朋友是不行的 1、反对霸权主义,努力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 霸权主义是指一些大国凭借其军事政治优势,对别的国家的内外政策进行 干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国头上,甚至使用军事力量对其他主权国家进行 军事侵略和占领 1)“和平为上”—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最大 利益
8 1956 年 9 月毛泽东在接见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代表团时非常坦率地说:“苏 联给我国的援助是非常大的。苏联革命成功后遭十几国干涉,而我国革命胜利 的时候,帝国主义并未干涉我们,并不是怕我国人民,主要是有苏联存在,这 对我们鼓励很大。当时若无苏联存在,美国一定要来的。它不仅在台湾,还要 到大陆来。”另外,中国在同苏联的合作中,得到了急需的资金、技术、人才、 管理知识及各种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 的作用。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史上丧权 辱国的惨痛历史教训的总结;是对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维 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是毛泽东的个性和人格力量决定的。 (二)和平哲学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基础 毛泽东说:“我们的外交政策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为了和平建 设的利益,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建立友好关系。” “中国人民需要和平,需要建设自己的国家。我们需要许多朋友,许多外 国朋友的帮助,不管这些朋友是什么国家的,包括美国人和日本人,只要他们 愿意来中国看一看,我们都是欢迎的”。“没有朋友是不行的。” 1、反对霸权主义,努力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 霸权主义是指一些大国凭借其军事政治优势,对别的国家的内外政策进行 干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国头上,甚至使用军事力量对其他主权国家进行 军事侵略和占领。 1)“和平为上”—— 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最大 利益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着繁重的建设任务需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 境。为此毛泽东把缓和国际局势和创造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作为新中国对 外政策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外交要为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争取更多时间, 更稳定的国际环境和更多国际朋友。认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中国人民和 世界人民的最大利益 55年5月26日,毛泽东在会见印度尼西亚客人,提出了“和平为上”的外交 主张。他指出:“就是西方国家,只要它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它们合作。我们 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打仗总是不好的,特别是对西方国家没有 好结果的。”因此,“结论还是一个:和平为上。” 60年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不管美国承认不承认我们,不管我们进不进 联合国,世界和平的责任我们是要负担的。我们不会因为不进联合国就无法无 天,像孙悟空大闹天空那样。我们要维持世界和平,不要打世界大战。我们主 张国与国之间不要用战争来解决问题。” 2)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世界大战经过斗争可以避免,世界和平一 定能争取和维护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战争与和平这两种力 量的消长情况,提出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但战争,特别是原子战争有可能 被推迟或被制止,世界人民有力量制止帝国主义发动战争,和平可以得到维持的 观点。直至50年代末,这一观点是不曾改变。 他在会见波兰党政代表团时说:“争取和平是我们的共同目的。现在我们 还不能说和平可以永久地维持,我们先说维持15—20年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原子战争不好,不打这个战争是有可能的。 如何反对世界大战?毛泽东60年在郑州会见亚非拉朋友提出避免打世界大 战要两条腿走路: 条腿:亚非拉人民反殖、反帝。 另一条腿:四国首脑会议(指美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或者大国协商
9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着繁重的建设任务,需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 境。为此,毛泽东把缓和国际局势和创造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作为新中国对 外政策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外交要为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争取更多时间, 更稳定的国际环境和更多国际朋友。认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中国人民和 世界人民的最大利益。 55 年5 月26 日,毛泽东在会见印度尼西亚客人,提出了“和平为上”的外交 主张。他指出:“就是西方国家,只要它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它们合作。我们 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打仗总是不好的,特别是对西方国家没有 好结果的。”因此,“结论还是一个:和平为上。” 60 年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不管美国承认不承认我们,不管我们进不进 联合国,世界和平的责任我们是要负担的。我们不会因为不进联合国就无法无 天,像孙悟空大闹天空那样。我们要维持世界和平,不要打世界大战。我们主 张国与国之间不要用战争来解决问题。” 2)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世界大战经过斗争可以避免,世界和平一 定能争取和维护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战争与和平这两种力 量的消长情况,提出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但战争,特别是原子战争有可能 被推迟或被制止,世界人民有力量制止帝国主义发动战争,和平可以得到维持的 观点。直至 50 年代末,这一观点是不曾改变。 他在会见波兰党政代表团时说:“争取和平是我们的共同目的。现在我们 还不能说和平可以永久地维持,我们先说维持 15—20 年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原子战争不好,不打这个战争是有可能的。” 如何反对世界大战?毛泽东60 年在郑州会见亚非拉朋友提出避免打世界大 战要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亚非拉人民反殖、反帝。 另一条腿:四国首脑会议(指美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或者大国协商
(1)一条腿:人民反对—维护和平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最大利益 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要和平 他在会见来访的外国客人时,曾多次强调:“总之要有时间,要有和平环境, 要有朋友”,他还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朋友,我们要好好团结。此外,还需要 团结资本主义国家的朋友。没有朋友是不行的。” 55年毛泽东在与印尼客人谈话时说:“我们要争取和平的环境,时间要尽可 能地长,这是有希望的,有可能的。如果美国愿意签订一个和平条约,多长的 时期都可以,五十年不够,就一百年,不知道美国干不干。”(外交文选213页) 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有力量: 资本主义国家人民要和平 毛泽东会见澳大利亚共产党总书记夏基时说:缓和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 主义国家的人民都有利。 (2)另一条腿:大国牵制——打仗对谁都无利 丢原子弹谁也害怕,日本人怕,中国人也怕,所以最好还是不打,尽 切力量不打。”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战争的因素之 中国支持欧洲国家反美苏霸权主义的斗争。毛泽东欣赏法国对美国的独立 多次提到要法国带头独立于美国,中国“很欣赏法国的这种独立政策,不能跟 着少数大国转,它们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 需要指出的是,从60年代开始,由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毛泽东逐 渐改变了原先的看法,对战争爆发可能性的估计越来越严重,以致得出“世界 大战不可避免”的判断。显然在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上,对战争的估计过于严重
10 (1)一条腿:人民反对——维护和平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最大利益 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要和平 他在会见来访的外国客人时,曾多次强调:“总之要有时间,要有和平环境, 要有朋友”,他还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朋友,我们要好好团结。此外,还需要 团结资本主义国家的朋友。没有朋友是不行的。” 55 年毛泽东在与印尼客人谈话时说:“我们要争取和平的环境,时间要尽可 能地长,这是有希望的,有可能的。如果美国愿意签订一个和平条约,多长的 时期都可以,五十年不够,就一百年,不知道美国干不干。”(外交文选 213 页) 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有力量: 资本主义国家人民要和平 毛泽东会见澳大利亚共产党总书记夏基时说:缓和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 主义国家的人民都有利。 (2)另一条腿:大国牵制——打仗对谁都无利 “丢原子弹谁也害怕,日本人怕,中国人也怕,所以最好还是不打,尽一 切力量不打。”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战争的因素之一. 中国支持欧洲国家反美苏霸权主义的斗争。毛泽东欣赏法国对美国的独立, 多次提到要法国带头独立于美国,中国“很欣赏法国的这种独立政策,不能跟 着少数大国转,它们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 需要指出的是,从 60 年代开始,由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毛泽东逐 渐改变了原先的看法,对战争爆发可能性的估计越来越严重,以致得出“世界 大战不可避免”的判断。显然在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上,对战争的估计过于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