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粒剂、颗粒剂(冲剂)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 更衣室 原辅料脱外包装 洗玎手消毒「缓冲 生产用水(纯水) 炼密]L合药() 贮料 内包装物 清洁、处理 凉坨 中转 制丸 中转 中 清洁 内包装 的内 包装 包衣 糖浆等制备 缓冲 外包装 晾干 待检产品贮存 般生产区域 成品 高于或等于300000级洁净生产区域 硬胶囊生产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 第七节口服液体制剂认证要点 服液体制剂是指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的供内服的液态制剂。包括糖浆剂、口服液、酒剂、合 剂、煎膏剂、汤剂等。其硬件认证要点如下 1.厂房洁净室内的墙、地面、三花板平整光洁、无裂隙、无脱落粒物质及起壳、不易积尘、不长霉 2.洁净室内水电工艺管线应暗装
26 细粒剂、颗粒剂(冲剂)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 人员 洗手 手消毒 硬胶囊生产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 第七节 口服液体制剂认证要点 口服液体制剂是指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的供内服的液态制剂。包括糖浆剂、口服液、酒剂、合 剂、煎膏剂、汤剂等。其硬件认证要点如下。 1.厂房洁净室内的墙、地面、三花板平整光洁、无裂隙、无脱落粒物质及起壳、不易积尘、不长霉。 2.洁净室内水电工艺管线应暗装。 原辅料脱外包装 缓 冲 贮 料 制 丸 中 转 生产用水(纯水) 凉 坨 制 丸 中 转 内包装 缓 冲 外包装 待检产品贮存 成 品 一般生产区域 高于或等于 300 000 级洁净生产区域 包衣 晾干 糖浆等制备 清洁 的内 包装 物 缓 冲 内包装物 清洁、处理 合药(坨) 中 转 炼密 缓 冲 更衣室 更 衣 室 干 燥
3.非最终灭菌的口服液体制剂的配制、滤过、灌封空气洁净度级别最低为十万级;最终灭菌口服液 体制剂的暴露工序空气洁净度级别最低为300000级。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洁净度级别应与其药品生产环境相 5.中成药口服液体制剂其中药材炮制中的蒸、妙、炙、煅等炮制操作分别在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的 生产厂房(或车间〕内进行,并有良好的通风、除烟、除尘、降温等设施。 6.生产设备与生产要求相适应,便于和产操作和维修,保养。 7.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光洁、平整、易清洗、耐腐蚀不与所加工的药品发生公演变化或吸附 所加工的药品。 8.灭菌设备内部工作情况用仪器监测,监测仪表定期校正并有完整的记录。 9.贮水罐、输水管道、管件阀门等应为无毒、耐腐蚀的材质制造。 10.纯水生产设备能保证水的质量 1.原料、辅料及包装材料的贮存条件不得使受潮、变质、污染或易于发生差错。 附:口服液体制剂生产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 原辅料脱外包装 人员 更衣室 缓冲 洗手 手消毒 缓 贮料 更衣室 生产用水水源 称量、配料 纯不制备 滤过 安瓿、胶塞等精洗 燥 清洁的内包装物 灌装、封口 安瓿、胶塞等清洁处理 缓冲 一般生产区域 灭菌 高于或等于300000级洁净生产区域 灯检 (注:如产品不能最终终灭菌则为100 000级) 外包装 待检产品贮 成品
27 3.非最终灭菌的口服液体制剂的配制、滤过、灌封空气洁净度级别最低为十万级;最终灭菌口服液 体制剂的暴露工序空气洁净度级别最低为 300 000 级。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洁净度级别应与其药品生产环境相同。 5.中成药口服液体制剂其中药材炮制中的蒸、妙、炙、煅等炮制操作分别在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的 生产厂房(或车间)内进行,并有良好的通风、除烟、除尘、降温等设施。 6.生产设备与生产要求相适应,便于和产操作和维修,保养。 7.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光洁、平整、易清洗、耐腐蚀不与所加工的药品发生公演变化或吸附 所加工的药品。 8.灭菌设备内部工作情况用仪器监测,监测仪表定期校正并有完整的记录。 9.贮水罐、输水管道、管件阀门等应为无毒、耐腐蚀的材质制造。 10. 纯水生产设备能保证水的质量。 11. 原料、辅料及包装材料的贮存条件不得使受潮、变质、污染或易于发生差错。 附:口服液体制剂生产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 原辅料脱外包装 缓 冲 贮 料 缓 冲 手消毒 更衣室 洗手 更衣室 称量、配料 滤 过 灌装、封口 缓 冲 灭 菌 灯 检 外包装 待检产品贮 存 一般生产区域 高于或等于 300 000 级洁净生产区域 (注:如产品不能最终终灭菌则为 100 000 级) 人员 清 洁 的 内 包 装 物 成 品 干 燥 安瓿、胶塞等精洗 安瓿、胶塞等清洁处理 纯不制备 生产用水水源
第八节原料药认证要点 原料药系指以化学合成、DNA重组技术、发酵、酶反应方法或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制得,它是加工药 物制剂的主要原料。为了确保制剂队主品的质量,原料药的精制、干燥、包装的操作应符合《药品生产质 量管理规范》要求。其硬件认证要点如下。 1.不同生产工序操作能有效隔离,不得相互妨碍。 2.厂房洁净室(区)内表面(墙、地成、天棚等)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 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不易积尘,不长霉。 3.洁净室(区)的水、电、汽、建筑管线必须暗装 4.生产厂房必须按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划分洁净级别,洁净室(区)内空气的尘埃粒子数和微生 物数应符合规定,结果须予记录 5.原料药精制、干燥、包装生产环境的空气洁浄度级别要求: (1)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査项目的原料药,其暴露环境应为10000级背景下局部100级 (2)其他原料药的生产暴露环境不低于300000级 6.洁净室应气密。 7.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原料药的精制、干燥、包装必须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室内保持相对负 压,并与其制市生产车间分开。 8.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的原料药的精制、干燥、包装必须使用专用的设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 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域严格分开。 9.避孕药品生产的厂房应与其他药品生产厂房分开,使用独立的专用的空气净化系统 10.生产激素类、抗肿瘤类化学药品应避免与其他药品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 11.不合格、回收或退回产品应单独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2.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和贮存的厂房设施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13生产设备与生产要求相适应,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 14.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表面光洁、平整、易清洗消毒。 15.洁净室(区)内设备保温层应平整、光洁、不得有颗粒性物质脱落。 16.10000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不得穿越较低级别区域。 17.灭菌柜应具有自动监测、记录装置、其能力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 18纯化水、注射用水的生产设备能保证水质量。 19贮水罐、输水管道、管件阀门等应为无毒、耐腐蚀的材质制造。 20.贮水罐密闭,排气口有无菌过滤装置,输不管线能防止滞留。并易于拆洗、消毒 21物料应分开,并按规定条件贮存,不得使其受潮、变质、污染或易于发生差错 22.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包括药材)的验收、贮存、保管、使用、销毁等应严格执行国家 有关规定。 附:原料药生产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 待精制品 11分离一一 人员 更衣室 更衣室★ 洗手 缓冲 手消毒 分(包)装 更衣室★ 缓冲 内包 内包 内包 无菌 外包装 装物 装物 内包 装物 内秘无菌原料药生产洁净 清洁 消毒 装物 灭菌 装物区域划分及工艺流 处理 贮存 贮存 程方框图 待检产品贮存
28 第八节 原料药认证要点 原料药系指以化学合成、DNA 重组技术、发酵、酶反应方法或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制得,它是加工药 物制剂的主要原料。为了确保制剂队主品的质量,原料药的精制、干燥、包装的操作应符合《药品生产质 量管理规范》要求。其硬件认证要点如下。 1. 不同生产工序操作能有效隔离,不得相互妨碍。 2. 厂房洁净室(区)内表面(墙、地成、天棚等)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 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不易积尘,不长霉。 3. 洁净室(区)的水、电、汽、建筑管线必须暗装。 4. 生产厂房必须按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划分洁净级别,洁净室(区)内空气的尘埃粒子数和微生 物数应符合规定,结果须予记录。 5. 原料药精制、干燥、包装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 (1)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原料药,其暴露环境应为 10 000 级背景下局部 100 级; (2)其他原料药的生产暴露环境不低于 300 000 级。 6. 洁净室应气密。 7. 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原料药的精制、干燥、包装必须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室内保持相对负 压,并与其制市生产车间分开。 8. 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的原料药的精制、干燥、包装必须使用专用的设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 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域严格分开。 9. 避孕药品生产的厂房应与其他药品生产厂房分开,使用独立的专用的空气净化系统。 10.生产激素类、抗肿瘤类化学药品应避免与其他药品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 11.不合格、回收或退回产品应单独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12.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和贮存的厂房设施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13.生产设备与生产要求相适应,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 14.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表面光洁、平整、易清洗消毒。 15.洁净室(区)内设备保温层应平整、光洁、不得有颗粒性物质脱落。 16.10 000 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不得穿越较低级别区域。 17.灭菌柜应具有自动监测、记录装置、其能力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 18.纯化水、注射用水的生产设备能保证水质量。 19.贮水罐、输水管道、管件阀门等应为无毒、耐腐蚀的材质制造。 20.贮水罐密闭,排气口有无菌过滤装置,输不管线能防止滞留。并易于拆洗、消毒。 21.物料应分开,并按规定条件贮存,不得使其受潮、变质、污染或易于发生差错。 22.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包括药材)的验收、贮存、保管、使用、销毁等应严格执行国家 有关规定。 附:原料药生产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 人员 洗手 手消毒 手消毒 无菌原料药生产洁净 区域划分及工艺流 程方框图 待精制品 缓冲 更衣室 更衣室★ 更衣室★ 精 制 缓冲 分离 干燥(过筛) 总混 分(包)装 缓 冲 外包装 待检产品贮存 内包 装物 清洁 处理 内包 装物 消毒 清洁 内包 装物 贮存 内包 装物 灭菌 无菌 内秘 装物 贮存
无菌原料药生产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图例 般生产区域 100000级洁净生产区域 0000级洁净生产区域 100级洁净生产区域 ★是否淋浴根据生产需要而定 粉碎⌒过筛 待精制品 缓冲 精制 分离 干燥 总混 人员 更衣室 更衣室★ 缓冲 包(分)装 手消毒 缓冲 内包 内包 清洁 外包装 装物 装物 内包 清洁 消毒 装物 处理 贮存 待检产品贮存 一般生产区域 30000级洁净生产区域 ★是否淋浴根据生产需要而定 般原料药的精制、干燥、包装工序生产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 第九节中药制剂认证要点 中药制剂系指以中药材、中药饮片或中药提取物为原料,以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剂型和规格的制剂。 其硬件认证要点如下 1.厂房内地面、墙壁、天棚等内表面应平整,易于清洁,不易脱落,无霉迹,应对加工生产不造成污 2.洁净室(区)水电,工艺管线应暗装。 3.中药无菌制剂生产环境的空气洁交度级别要求: (1)最终灭菌药品10000级:小容量注射剂的配液、过滤、灌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终
29 无菌原料药生产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图例 ★ 是否淋浴根据生产需要而定 人员 洗手 手消毒 ★ 是否淋浴根据生产需要而定 一般原料药的精制、干燥、包装工序生产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 第九节 中药制剂认证要点 中药制剂系指以中药材、中药饮片或中药提取物为原料,以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剂型和规格的制剂。 其硬件认证要点如下。 1. 厂房内地面、墙壁、天棚等内表面应平整,易于清洁,不易脱落,无霉迹,应对加工生产不造成污 染。 2. 洁净室(区)水电,工艺管线应暗装。 3. 中药无菌制剂生产环境的空气洁交度级别要求: (1)最终灭菌药品 10 000 级:小容量注射剂的配液、过滤、灌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终 待精制品 缓冲 更衣室 更衣室★ 精 制 缓冲 分离 干 燥 总混 缓 冲 外包装 内包 装物 清洁 处理 内包 装物 消毒 清洁 内包 装物 贮存 粉 碎 ( 过 筛 ) 包(分)装 待检产品贮存 成 品 一般生产区域 300 000 级洁净生产区域 一般生产区域 100 000 级洁净生产区域 10 000 级洁净生产区域 100 级洁净生产区域
处理 (2)非最终灭菌药品100级或10000级背景下局部100级:灌装前不需除菌滤过的药淮配制:注射 剂的灌封、分装和压塞;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后的暴露环境;10000级:灌装前 需除菌滤过的药液配制;100000级:轧盖,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后一次精洗的最低要求 (3)其他无菌药品10000级:供角膜创伤或手术用滴眼剂的配制和灌装 4.中药非无菌制剂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 (1)100000级:非最终灭菌口服淮体药品的暴露工序;深部组织创伤外用药品、眼用药品的暴露工 序;除直肠用药外的腔道用药的暴露工序 (2)30000级:最终灭菌口服液体药品的暴露工序;口服固体药品的暴露工序;表皮外用药品暴露 工序:直肠用药的暴露工序, (3)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洁净度级别应与其药品生产环境相同 5.非创伤面外用制剂及其他特殊的中药制剂生产厂房门窗应能密闭,必要时有良好的除湿、排风 除尘、降温等设施。 用于直接入药的净药材和干膏的配料、粉碎、混合、过筛等厂房应能密闭,有良好的通风、除 尘等设施,人员、物料进出及生产操作应参照洁净室(区)管理。 6.洁净室应气密 7.100级洁净室(区)和无菌制剂灌装区不得设水池和地漏 8.中药制剂的生产操作区应与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以及动物脏器、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 操作区严格分开。 9.中药材炮制中的蒸、炒、炙、煅等厂房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并有良好的通风、除尘、除烟、降温 等设施 10.人合格、回收或退回产品应单独存放并有效隔离 生产设备与生产要求相适应,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 12.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应表面光洁、平整、易清洗消毒、耐腐蚀,不与的加工的药 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加工的药品,是易产生脱落物,避免污染药品。 13.10000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不得穿越其他较低级别区域 14.灭菌柜应具有自动监测、记录装置,其能力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 15.纯化水、注射用水的生产设备能保证水质量。 16.贮水罐、输水管道、管件阀门等应为无毒、耐腐蚀的材质制造 17.贮水罐密闭,排气口有无菌过滤装置,输水管线能防止滞留,并易于拆洗、消毒。 18.物料应分区,并按规定条件贮存,不得使其受潮、变质、污染或易于发生差错 19.麻醉药品、毒性药材的验收、贮存、保管、使用、销毁等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0.毒性药材应使用专门的设备、容器及辅助设施进行生产 附:中药提取生产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 药材净料
30 处理; (2)非最终灭菌药品 100 级或 10 000 级背景下局部 100 级:灌装前不需除菌滤过的药淮配制;注射 剂的灌封、分装和压塞;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后的暴露环境;10 000 级:灌装前 需除菌滤过的药液配制;100 000 级:轧盖,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后一次精洗的最低要求; (3)其他无菌药品 10 000 级:供角膜创伤或手术用滴眼剂的配制和灌装。 4. 中药非无菌制剂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 (1)100 000 级:非最终灭菌口服淮体药品的暴露工序;深部组织创伤外用药品、眼用药品的暴露工 序;除直肠用药外的腔道用药的暴露工序; (2)300 000 级:最终灭菌口服液体药品的暴露工序;口服固体药品的暴露工序;表皮外用药品暴露 工序;直肠用药的暴露工序。 (3)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洁净度级别应与其药品生产环境相同。 5. 非创伤面外用制剂及其他特殊的中药制剂生产厂房门窗应能密闭,必要时有良好的除湿、排风、 除尘、降温等设施。 用于直接入药的净药材和干膏的配料、粉碎、混合、过筛等厂房应能密闭,有良好的通风、除 尘等设施,人员、物料进出及生产操作应参照洁净室(区)管理。 6. 洁净室应气密。 7. 100 级洁净室(区)和无菌制剂灌装区不得设水池和地漏。 8. 中药制剂的生产操作区应与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以及动物脏器、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 操作区严格分开。 9. 中药材炮制中的蒸、炒、炙、煅等厂房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并有良好的通风、除尘、除烟、降温 等设施。 10.人合格、回收或退回产品应单独存放并有效隔离。 11.生产设备与生产要求相适应,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 12.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应表面光洁、平整、易清洗消毒、耐腐蚀,不与的加工的药 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加工的药品,是易产生脱落物,避免污染药品。 13. 10 000 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不得穿越其他较低级别区域。 14. 灭菌柜应具有自动监测、记录装置,其能力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 15. 纯化水、注射用水的生产设备能保证水质量。 16. 贮水罐、输水管道、管件阀门等应为无毒、耐腐蚀的材质制造。 17. 贮水罐密闭,排气口有无菌过滤装置,输水管线能防止滞留,并易于拆洗、消毒。 18. 物料应分区,并按规定条件贮存,不得使其受潮、变质、污染或易于发生差错。 19. 麻醉药品、毒性药材的验收、贮存、保管、使用、销毁等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20. 毒性药材应使用专门的设备、容器及辅助设施进行生产。 附:中药提取生产洁净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方框图 药材净料